robots
徐兴伟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徐兴伟 
部队: 军直   
部门: 战勤连 
职别:  
电邮: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所有篇目(共91篇)
 

这是对 徐兴伟 个人博客主页第 45181 次访问

 

标题:

进藏见闻(16) 

发表时间:

2007-12-25 20:35:30 

更新时间: 

2008-11-7 14:50:32  更新者: 王建国

关键词:

体验甘巴拉  

  

   这场大风整整刮了四天四夜,我们孤独寂寞无奈无助,半夜三更房顶被掀我们束手无策,缺氧已不在重要,重要的是生存,有的时候我都在想我能不能活着下山?那些日子我们每天只能呆在小小的山头儿上,衣食住行极不方便,更谈不上娱乐活动。初步让我领略了甘巴拉的艰苦,可甘巴拉的战士们面对艰苦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真了不起,堪称伟大。在甘巴拉刮这种大风是经常的,说不上什么时侯就刮让你防不胜防,而且一刮就是几天几夜,你怎样也想像不到它的凶猛,这种风如发生在内地不知会有多少房盖儿被掀掉,多少家禽被吹跑。
    印度正气势凶凶发誓“要雪耻”。当然我们也不势弱,中国军人怕过谁呀,别说你个小印度了。公
平的说正义在我们这边,我们是出师有名。这天我们接到通知:地面部队继续往前开进,清除印军非法哨所,空军实施空中掩护,我和雷达操纵员坐在显示器前监视着空中的一切情况,我们的战斗机挂满弹药,四机编队准时起飞了,我拿着话筒和空中保持联络,这天我们顺利的完成了空中掩护的任务。
   听说甘巴拉有个天葬台,出于好奇我想弄个究竟,闲着没事我就和战士聊起了天葬台的事,有个战士
用手一指说前边不远就是天葬台,他们说由于附近居住的人少,所以很少见到天葬,但有些老兵确实见过天葬,据老兵讲当地的人死后由家人抬着,由喇嘛念经早晨来到天葬台,有专门的人实施天葬,他们将死者的衣服脱下,用藏刀将死者的肉割下,将骨头剁碎粘上酥油扔在地上,远处的鹰闻到味儿后飞来落下将死者的肉和骨头吃掉,吃得一干二净,然后飞上天,这就被认为是死后上天了,这就是天葬...听完战士的讲述一股血醒味儿扑鼻而来,我的心里受到震撼,灵魂受到撞击...。
    甘巴拉的气候复杂多变,有一次甘巴拉山顶被乌云笼罩了两天两夜,我们在云里雾中坚持等待了两
天两夜,难以名状的压抑沉闷拢罩着我们的心头,我们还要完成战备任务,直到乌云散去,乌云散后天气晴朗我们的心情也好了许多。甘巴拉山顶东侧是个马鞍型的坡可以走到对面的山顶,趁着难得的好心情我约了几个人到对面的山上去玩一玩,我们刚走了一半,也就是二十分钟左右,突然一阵大风刮来天气骤变,狂风卷着蚕豆大的冰雹扑天盖地而来,有点恐怖,我一看不好大喊了一声“赶快回去”我们几个人掉头就往回跑,刚跑没两步我们的呼吸就像拉风箱一样吱吱直响,肺部像被数把竹针扎了一样难受我们忘了这里可是缺氧百分之五十呀,歌都唱不了,还敢跑?没办法我们只好快走,快走也不行照样上不来气,大风卷着冰雹打在我们的脸上手上,疼痛难忍,无处躲藏,模糊的营房离我们还很远,我们只好将衣服脱下蒙在脸上,遮住手和脸急急的往回走,我边走边后悔,今天真不该出来,老老实实坐在行军床上比这可舒服多了,我这不是没事找事吗?也好,今天叫我尝道了天气瞬息万变的滋味儿,我们终于回到了营房,这时的感觉就像冲过了枪林弹雨一样,说来也怪我们刚到营房雹子就停了天气也晴了,真气人。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7-12-25 20:35:30| 阅读 3945
评论 (8)
 

标题:

进藏见闻{15} 

发表时间:

2007-12-6 20:31:44 

更新时间: 

 

关键词:

体验甘巴拉  

    甘巴拉山下有几户牧民经常到山上放牧,说是放牧其实只有几头牛和几只羊,他们经常把牛和羊放到半山腰就不管了,跑到我们的营房附近休息玩耍,有时在房沿下,有时在走廊里,也有时进我们的宿舍坐着,这些人中有一个男的约三十来岁,另外四五个小孩儿,有男孩有女孩,约十来岁,他们都不会汉语,大人小孩都穿着传统的藏族服装,给我的感觉好象他们祖祖辈辈都没走出这群山,好象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原始,他们每天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的上山下山,他们也许适应了这种生活方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气候,所以他们到也显得平静安宁,看不出烦恼欲望,也看不出孤独寂寞。虽然我们经常见面但没什么沟通和交流,大家互不干扰互不戒备,有时我们随便开个玩笑或打个招呼他们好像也能听懂,对他们来说我们的营房也算热闹的地方了,一天约中午时分我走出营房看到门旁边有几个小孩儿正围在一起吃东西,我挺好奇走过去问“吃什么呢”小孩儿好象听懂了我的意思,看到我来了冲着我一笑便把头低下了还有点不好意思,孩子们黑黑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特别可爱,我心生怜悯,这么可爱的孩子真应该到内地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伸出手说“给我点儿行吗”一个小女孩看出了我的意思便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小把炒熟的青稞粒微笑着放到我的手里,噢,这就是他们的午饭,我尝了一尝,胡香胡香的,还挺好吃。别白吃人家东西,我回到宿舍拿了几个松花儿蛋分给他们,给我青稞粒儿那个小女孩剥开皮就咬了一大口,嚼了几口后觉得味儿不对劲儿,咧开嘴就往外吐,表情还挺痛苦,好象吃了中药丸子似的。
    甘巴拉的风是有名的,也算是高空风了而且一刮就是几天几夜,所以刮风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可怕的,因为没有测风仪我们不知道风的级别有多大但感觉就像身后过火车一样咚咚作响。又是一连几天几夜的大风,我们不敢在外边呆着,怕被风吹跑,只好躲在屋里,这一呆可就是好几天,没地方去,整天避风无事可做又没有好的娱乐活动,太难熬了,这里没有任何文化体育设施,广播、电视、报纸都没有。干点什么好呢,我约了几个人在屋里玩儿扑克以打发时间,玩的是拱猪,我们玩儿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开始头疼,于是赶紧闭目休息,稍好一些后再看一会儿书,时间不长又头疼了,放下书本还得闭目休息.吃饭的时间到了我们来到伙房打饭,伙房和走廊的玻璃都没有了,伙房里是过堂风,比外边的风还要大,声音也是咚咚作响强大的气流打在我们身上,我们站立不稳大家只好互相掺扶着打完饭回房间吃,这饭吃的太难了,没见过这种吃法.吃完饭弄点水泡着碗筷还得是静静的坐着,那个年龄大一点的牧民正在我的屋里拿个小马杂在门那坐着,身上背着青稞酒桶,手里编着放牧鞭子,也不说话,这时桶里已没水了,我一指水桶他明白了我的意思,拎起水桶就到水池去打水,回来后我送给他一包方便面,他非常高兴的揣到了怀里。这时我看到他要喝青稞酒,正在四下找杯子,我想怎么办,这时只见他找了一个废弃的罐头瓶来用,还行我也松了一口气,想来他们能到雷达站坐坐就是最前位的社交活动了。
    到了晚上狂风丝毫没有减弱,油机停止发电,照明没有了,群山一片漆黑,无事可做,只好早早钻进被窝,想睡觉还睡不着,闭着眼睛听着外面的风吼,你可以产生任何联想-火车急速而过;群狼在四周怒吼;崩山开炮,朦朦胧胧中生存危机和安全危机是这么强烈。这时突然一声巨响把我惊醒,狂风把房顶掀掉了,所幸的是没下雨,不然...?此时我已完全没有了刚上山时的什么头顶蓝天脚踏白云的浪漫和惬意,还有什么极目远眺?现在是什么也看不到了眼前一片漆黑,我快挺不住了,就盼着早点天亮。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7-12-6 20:31:44| 阅读 4468
评论 (6)
 

标题:

进藏见闻(14) 

发表时间:

2007-11-27 18:21:56 

更新时间: 

 

关键词:

体验甘巴拉  

   

    站在甘巴拉山顶,头顶蓝天,脚踏白云,极目远眺很浪漫也很惬意,可很快甘巴拉就向我展示了另 外一面:缺氧,缺水,缺电,缺菜(需要什么缺什么),雨猛风狂,气候恶劣,瞬息万变(不需要什么来什么)我们几乎天天都要面对这些困难,而且还要完成战备任务,因此甘巴拉之行是我军旅生涯最奇特的一段经历。
    山顶有一个小蓄水池,主要用于吃饭和给油机发电以保障雷达开机。水是由水车从山下运上来,路
途之远,之险,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如果赶上大雪封山水车上不来那就麻烦了,因此水显得尤为重要,但缺水又是经常的,每个房间都有一个水桶,这桶水可不是随便用的,主要用于喝,我们一般是不洗脸的,顶多用毛巾擦一擦,刷牙也显得奢侈,有时漱漱口就行了,吃完饭倒一点水泡着碗筷,下顿饭水还留着,接着泡,不管什么水都是循环利用,衣服是不能洗的,留着下山一起洗。
    缺氧百分之五十是什么感觉呢,首先是一种飘的感觉,脚下无根,说话,走路,呼吸,心态,一切
形体动作都要放慢,这样还能维持,如果动作稍快,心里一急,就会呼吸困难,有一次北空通信团的一个战士从通讯车上跳下来动作稍微猛了一点,而且快走了几步这时我看到他身体一晃,脸色苍白,呼吸困难,我赶紧将他扶住找个地方静静的坐一会儿才好一些。有一次成空文工团上甘巴拉慰问演出,有个男高音看到这里的环境后,说了几句激动的话,并说今天我一定为大家唱一首歌儿,战士们说你们能来就行了,不用唱歌,再说这里唱不了歌,这位男高音说你们能在这么艰苦的地方为祖国站岗放哨,我唱首歌算什么,今天就是死我也要唱,见这位男高音坚决要唱战士们也不再说什么,于是悄悄准备了一个氧气袋,这位男高音唱的是“骏马奔腾保边疆”刚唱了头两句就脸色苍白,呼吸困难,一下坐到行军床上,战士们立刻送上氧气袋,几位女演员也在一旁悄悄流泪。
    民族画报的一群记者来到甘巴拉,其中一位领导模样的女同志拉着一个年轻战士的手问道:你今年
多大了?这个战士说:“十八”,这位领导听完后几乎是嚎啕大哭(慈母爱)并说:我的孩子也和你一样大,在家过马路我都不放心而你却在这么艰苦的地方保卫祖国,真是了不起。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7-11-27 18:21:56| 阅读 4162
评论 (8)
 

标题:

进藏见闻(13) 

发表时间:

2007-11-18 17:39:25 

更新时间: 

 

关键词:

体验甘巴拉  

    吉普车开到甘巴拉雷达站,打开车门下车,我看到台阶上坐着三四个兵,终于看到了,他们穿着和我一样的军装,经过几个小时远离人类般的行程我终于见到了的弟兄们,这时我才相信这里真的驻有空军的雷达兵,我忘记了上山过程中的孤独寂寞,此时感觉象在月球儿上相见,那份亲切难以形容,看到年轻的战士们在这里忠于职守,我的心一阵酸楚,我走过去握手问候,他们对我的到来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反映,我来不及多想,急切地寻找甘巴拉——世界屋脊不寻常的生活印记,来到了我的房间,这是四人的房间,摆了两张行军床,一张桌子,一个水桶。安顿好后走出房间观察这里的环境,我好奇的寻找着书中描述的影子,我看到甘巴拉是群山中最高的一座,我站在五千三百七十四米高的山顶极目远眺,看到眼前的一切我立刻视野开阔心胸豁达,此时已没有了人世间的烦恼和恩怨,脚下是清晰立体的群山,群山中飘浮着雪白的云块儿,我也好像飘浮在云中,我有点儿眼晕(这要是掉下去可怎么办哪)远处还看到了耀眼的雪山,这是我头一次站的这么高,看的这么远,就像站在半空中一样,那感觉像在月球上?一种特别的感觉涌上心头,好象我也成了什么人物似的,光秃秃的甘巴拉山顶没有草也没有树,还能看到上山的路,这可真是一条通天的路哇,山下能看到羊卓雍湖,湖边有几户人家,在甘巴拉另一侧的山底下也能看到两户人家 他们被巨大的群山包围着,好象与世隔绝了千百年一样,山顶是营房,进门的第一间是伙房,里边有七八间宿舍,全都是行军床,不寻常的是每个房间都有氧气瓶和氧气袋,看来吸氧急救在这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房间的 一侧是走廊,外墙是白色的,房顶是铝皮包的,有二十来个兵,我看到这些兵头发都很长,很多人都留着小胡子,因为这里是生命的禁区有害健康,所以他们每三个月轮换一次,不远处是雷达,还有油机房,通讯车。山顶没有灰尘,没有污染也没有声音,静的耳鸣,这时我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加聚,身上无力,脚也有些发飘,心中不免紧张,想起来了这里是生命的禁区,缺氧达百分之五十,我这是更加严重的高山反映,看到周围战士们像没事一样,我告诫自己别着急,放平心态,虽说这里是生命的禁区但大家不都活着呢吗,我怕什么,有个战士看出来了,走过来问我用不用吸氧?我说不用,看来大家都在观察我呢。
     吃饭的时间到了,来到伙房我好奇的看着战士们的伙食与内地有什么不同之处,主食是用高压锅煮的大米稀饭,(不用高压锅做不熟,这里水70度就开锅)。副食更别提了,这里苗草不长,只能是蔬菜罐头了,我记得是云豆罐头,西红柿罐头和雪菜罐头,在这就别讲究了跟着吃吧,我没敢多吃,半碗稀饭,几块罐头已经喘的很厉害了。放下碗筷后我真后悔今天不该吃这么多,回到房间我静静的坐着,这时呼吸困难,心跳加聚,头疼脑涨袭扰着我,这就是我上甘巴拉的第一天,不过今天甘巴拉对我还算客气。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7-11-18 17:39:25| 阅读 3539
评论 (5)
 

标题:

进藏见闻(12) 

发表时间:

2007-10-28 7:10:32 

更新时间: 

2014-4-12 14:28:59  更新者: 徐兴伟

关键词:

体验甘巴拉  

   吉普车开过雅鲁藏布江大桥往右转开始上山,由于是上山车速略有减慢,沿着开凿的盘山路转了几个弯后我已被大山包围,顺着车窗往外看,眼前的情景足以让我吃惊,我的天那!这么荒凉,大山全是光秃秃的,形状像馒头,一座挨着一座,又高又大,近处是山远处还是山,山的颜色全是单一的土黄色,没有一点绿.车开了很长时间,越走越荒凉,别说人了,连头牛也见不到,荒凉的让我有些恐惧孤独,别的不用说,单一的颜色就足以让人窒息,在群山之中我们的吉普车微小的像一粒沙石,好象一阵大风吹来就能让我们飘的很远很远,除了车的声音没有任何其它声音,感觉是那么原始,那么远离人类。至于它的荒凉无论是书上还是电视上并没有详细的描述,此时我在想:这样的环境能生存吗?甘巴拉在哪里?真有空军的雷达站吗?在人们开始追求舒适的今天有谁能想到这里驻守着空军的雷达兵。我们无论怎样形容他们的奉献和伟大都是不过份的。
     无论你怎样想,群山依旧是群山,改变大自然在这里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这也让我看到了什么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它是那么的博大,雄漫,伟岸,在这里无论你是谁,总统也好酋长也罢你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你会觉得万般的无奈无助。在这里一切杂念都被净化的荡然无存。群山才是这里的唯一。
     高度的不断的升高,缺氧越来越严重,天气也越来越冷,上山时我还穿着单军装,此时我已穿上了棉大衣,我是那么渺小,群山是那么伟大,一股柔柔的情愫流淌在我的胸怀,似婴孩躺在山母亲的怀抱,而母亲正张开它博大的胸怀迎接着我这远方来的且不孝的儿子,我听到了它的心音,忘记了史命,躺在母亲的怀里,心和它连在了一起,血和它流在了一起......
     吉普车在云中吃力的行驶,在一个右转弯处透过云缝一块儿巨大的蓝宝石突然出现在我的正下方,把我吓了一跳,我问司机这是什么?司机说这是羊卓雍湖,传说中的羊卓雍湖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竟没看出来,怎么样,西藏神奇吗?湖中没有船也没有人,她就像一块美丽无暇的蓝宝石镶嵌群山之中,远处能看到湖中的雪山,湛蓝的湖水衬托出耀眼的雪山,我无法形容她的神奇,也许李白杜甫到此一游才能用神来之笔留下奇妙的篇章。
     远处的一个山头上我看到了一个火柴盒大小的东西,是雷达天线,终于看到甘巴拉雷达站了,这时我才相信这里真的驻有空军的雷达兵,我已不再孤独真是感慨万分,由于中间还隔着几座大山,甘巴拉离我还很遥远,吉普车又开了很长时间我终于来到了海拔五千叁百七十四米高,缺氧达百分之五十,被视为生命禁区的甘巴拉。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7-10-28 7:10:32| 阅读 3730
评论 (8)
 
   

共 91  篇,第14/19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5-5-21 17:05:00
Copyright © 2006 - 2025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