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平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马建平 
部队: 军直   
部门: 灵丘场站通信营 
职别: 报务员 
电邮: 814607487@qq.com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战友聚会可以畅饮,但绝非酒肉朋友;战友彼此可以帮衬,但绝非利益交换。战友相互可以调侃,但绝非恶意攻击;战友网上可以闲聊,但绝非无病呻吟。战友情,永远的正能量! 
所有篇目(共329篇)
 

这是对 马建平 个人博客主页第 50150 次访问

 

标题:

21 报务缘 上部 

发表时间:

2016-12-24 10:52:28 

更新时间: 

2016-12-26 10:59:00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文学  

21《报务缘》上部

    刚从部队复员回来时自己感觉很茫然,离开了熟悉的部队,离开了习惯的军人生活,突然来了个急刹车,乍一回来,这还真是有点不适应了。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更不知道未来的职业该怎么选,路该怎么走。那会儿,战士退伍回地方,有个基本的安置原则,叫做“哪来哪去”,意思是当兵之前你从哪走的,退伍之后你还回哪。由于参军前我曾是天津第一石油化工厂的工人,按照当时这个退伍军人的安置原则,对我来说最简单的去向就是直接回原单位上班。

那个时候,天津的每个区好像都有一个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专门负责老战士回地方后的工作安排。从灵丘返回天津之后,我先到亲友家都转了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之后就急急可可来到了坐落在杨柳青镇的天津市西郊区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报到。

安置办属于典型的政府机构,一切都遵循着照章办事的原则,他们在接待我之前,估计已经简单了解我的情况,之后大概又翻阅了我的档案,从中得知我原来入伍前的工作单位就在天津市西郊区,于是建议我直接返回原来的工厂报到。“如果我自己能在市内找到其他接收单位呢?”为了弄清楚是否可以自己调换接收单位,我顺便向当时接待我的那位负责人问了一句。“如果有其他单位同意要你的话,我们没有问题,可以直接给你转档。”初步了解安置办的意见和政策之后,我从杨柳青返回了市内。

从西郊安置办回来的当天晚上,我先把打听到的情况和爸爸妈妈说了一下,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想法。“平子,你马上就24了,到了这个年龄,不光要想安排工作的事儿,也该兼顾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妈妈在我们家庭会议商量事情的时候,总是扮演那个定调和把关的角色。

妈妈这么说是有她一定道理的,因为我入伍之前上班的天津第一石油化工厂就坐落在天津市西郊区张家窝公社的周李庄村,那里除了极少数从市内搬迁过来的工厂工人属于城市户口之外,绝大多数本地的居民都属于农业户口。记得当时我从橡胶学校毕业后自己擅自做主报名去了这家坐落在农村的工厂,妈妈就因为担心我有可能会被转成农业户口,跟我发了好多天的脾气。

见我和爸爸都闷头没吭声,妈妈接着说:“万一以后户籍政策有变,再给你整个农村户口,你就别想在城里找媳妇了。要我说咱就先在市内找找接收单位!”。此时妈妈一脸的严肃,与其说是跟我们在商量,不如说是在下达命令。自打那次家庭会议后,我们基本决定先暂时不按常规安置程序回原单位工作,而由父母另外帮我找找别的门路。如果经过多方努力,实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去处,我再回原单位上班也不迟,充其量也就是损失几个月的工资。

印象中老爸平时很少对我的工作和生活安排主动提过什么建议。不过每到我面对艰难和抉择的关键时刻,他总能用实际行动给我提供宝贵的支持。记得刚刚初中毕业那年,天津对71届初中应届毕业生推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毕业分配政策,按学生出生的属相决定分配去向!属马的全部留城就业当了工人,而属羊的毕业生只有极少数可以继续升入高中专或技校接着读书,绝大部分都面临着上山下乡的命运。

我属羊,当时又刚刚从汉沽区调到市内南开区的这所中学,对这个学校的老师一点都不熟悉,按当时这个阵势,估计我下乡的概率很大。更要命的是,当时我妈妈在天津市电影公司政工科当科长,恰好分管动员公司员工支持子女上山下乡的专项工作。我妈作为一名老党员,她几乎没有什么退路,只有“大义灭亲”,以身作则。于是不得不自己主动带头替我向学校报了名,同意支持我下乡。这使当时正焦急地等待毕业分配的我几乎陷入了绝望,我几乎成了一名随时打起背包就出发的准知识青年了。

在此关键时刻我爸出手了。他跟我妈说:“你带你的头进你的步,老子不怕,我做我的恶人!”当天老爸去找了我们学校的校长和班主任。一进校长室,推门便说:“我是抗日的老兵,身上有十多处枪伤,腿部头部都有弹片,是国家的二等甲级残废军人。”随后顺手拉开自己的裤脚露出小腿肚子那道长长的伤疤。“我住五楼,老大、老二都在部队当兵,这个儿子必须留下来帮我往楼上扛自行车! 说完,他啪地一声将自己的残废军人证拍在了校长的桌子上。

老战士的申诉果然凑了效。几天后,我接到学校通知,作为校长亲自批准的特例留城,上了橡胶技工学校,因为当时技校毕业后是国家包分配,实际上老爸这一出手,一下子改变了我被迫沦为插队知青的命运,于是,我幸运地像属马的学生那样,成了留城的工人。

我复员的时候,我爸因砸烂公检法被从公安局踢了出来,阴错阳差到了天津市邮电管理局下属的邮电学校当了班主任。原本他是没有多少门路帮我寻找安置单位的,可碰巧的是,当时邮电学校另一个班的班主任曹萍老师的丈夫是天津市邮局的局长。我爸的人缘不错,偶然在食堂吃饭的时候随便和曹老师在饭桌上念叨了几句,告诉她儿子部队复员在家待业,正在到处寻找安置单位。结果曹老师上了心,就和家里的局长说了情,于是局长大发慈悲和邮局人事科的科长做了交代,同意我进天津市邮局安排工作。(待续)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12-24 10:52:28| 阅读 1952
评论 (2)
 

标题:

葡萄酒悄悄话35 

发表时间:

2016-12-23 10:55:52 

更新时间: 

2016-12-24 7:30:42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保健养生  

葡萄酒悄悄话35

若你是商务人士,或许你有机会参加一些商务酒会。若你是某银行的VIP客户,或许你会应邀参加一个品酒会。无论上述的哪种场合,你可能都有机会同时接触多种葡萄酒。此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简单的饮酒的顺序。顺序把握不当会使酒品失去原有的风格。

品酒的第一个顺序是“先浅后深”。先喝白葡萄酒,后喝桃红葡萄酒,最后喝红葡萄酒。因为颜色浅的酸口重,颜色深的涩口重,酸在涩之前可以很好被感知,但酸在涩之后则舌对酸的敏感度会大大降低。第二个顺序是“先新后老”。新酒果香突出适合先饮。陈年酒结构香气单宁偏复杂,需要细心慢品。第三个顺序是“先淡后浓”,即先品酒体清爽的后品酒体厚重的。厚重的酒体容易造成舌部和口腔的感知“钝化”,若先品了厚重的酒,则后面清爽型的酒品会感觉索然无味。最后一个顺序是“先低后高”,也就是先品酒度偏低的酒,然后再品酒度高的酒。酒度高刺激性强,若先品了酒度高再转喝酒度低的葡萄酒,你会有味同嚼蜡的感觉。就好像先吃了一道辛辣的川菜再吃一道清淡的粤菜一样。了解了品酒的顺序,还应该知道“试酒”是怎么回事。这个我们下次悄悄话聊。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12-23 10:55:52| 阅读 2179
评论 (2)
 

标题:

20 退伍的苦与乐 下部 

发表时间:

2016-12-21 6:56:14 

更新时间: 

2016-12-26 11:05:32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文学  

20 《退伍的苦与乐》下部

决定复员的时候,我还在师部的创作组。很多待写的东西还没有完成,由于自打我回家探亲之后,自己心里已经基本确定了争取年内复员回津的目标,因此再沉下心来写作似乎已经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此时的我心里像长草一样,精神根本集中不起来了。

1978年的老兵复员工作开始后,我得知了同在灵丘场站最要好的两位老乡战友都已经申请复员了。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个艰苦的地方,你身边最近的人,关系最好的人,走动最多的人,无话不谈的人,他们的决定最终成了我下决心复员的“临门一脚”。

决定复员之后,我知道我必须提前做些准备工作,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争取领导同意。由于创作组毕竟是个临时单位,我最终能否被批准退伍,主要还是取决于基层连里领导的意见。

但是毕竟部队讲究的是民主集中制,连里知道我当时是师里宣传科借调的人,如果我向连里提出复员的要求,连首长肯定会率先征求宣传科的意见,于是我决定找找当时举荐我来师里搞文艺创作的恩人金干事。

找他之前,我猜他肯定会劝我留下,他会苦口婆心地告诉我这次上调到师里临时帮忙是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如果塌下心把目前师里交给的创作任务认真完成的话,一定会受到领导重视,一定会有未来向上的空间。事实上当初我刚来这之前,他也是这么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过这番话。

见到恩人,知道他是个实在坦诚的人,我没有拐弯抹角地做什么话题铺垫,直接来了个单刀直入开门见山。“金干事,我上次回家,父母给找了一个不错的单位,如果今年能复员回去的话,未来的工作安排就基本不费什么事儿了。”这是我事先考虑了很久才琢磨出来的一个让他很难拒绝帮我的虚拟理由。不过我知道我目前的创作进程还没有过半,在这个档口提出退伍,确实不近人情,甚至连我自己跟金干事提这事儿的时候,都感觉很难开口。我知道这样的确有点对不起恩人的提携。

不过在听了我想放下创作组的工作争取年内复员的说法后,金干事的回答却让我颇有几分喜出望外。原来考虑再三的障碍似乎一下子变得无足轻重了。 “小马,你的命真的不错!原本军里的文艺汇演安排如果没有什么变化的话,这个时候说出大天来,我也不可能放你走!”“您是说您支持我今年复员的想法?”我听他这么一说,一下子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别搞错了啊,我可不是支持!我只是不反对而已。”见我听了他的话有几分半信半疑,他进一步解释说:“是这样的,最近有消息说今年原先战士文艺汇演的安排有可能推迟到明年了,目前领导没有像前一段那样催促这个事情的进度,不过师里目前还没有决定是否暂停原定的节目创作计划。”听他这么说,我知道他给我透露了最重要的信息,这信息对我目前的退伍决定至关重要。最后金干事给我吃了一剂定心丸:“你放心吧,如果你们连里征求我是否同意你复员的打算,从我这不会阻拦的。”

恩人对我释放了最大的善意,感激之下,我也向他和盘托出了我的小秘密:“咱原定的那个独幕剧其实已经早就写完了,目前已经完成的还有一个快板书,一个三句半。”金干事一听这个,眼睛都亮了。“太好了!你复员的事情,让连长找我吧。”

如释重负的我,第二天就到连里提出了要求复员的想法,我先找了副连长,他当即对我的要求表示理解,说等连长回来后替我跟连长好好说说。几天之后,我如愿得到了连里通知,同意我复员。不知道是王建替我找连长说了情呢,还是金干事帮我找连长说了好话,还是连长指导员最初原本就内定让我复员,反正我大半年的时间都在师里飘着,留下我也不能给连里服务,更不能担负电台值班,于是乎他们就顺水推舟同意了我的退伍要求,总之我是怎么被最终确定当年退伍的,自己也不得而知。

宣布复员后的那些日子,平生第一次得到了类似“国王”的待遇。那些平日让你产生条件反射立刻起床的号音,此时失去了往日的魔力。我们可以看着那些留队的战友们依然顶着星辰出操跑步,而我们则可以继续慵懒地睡在床上;吃饭的时候,其他战士们依然吃大灶,但我们已经开始了每餐至少4菜一汤的优厚待遇。

离队的日子终于来了,虽说一直期待着回家,但此时心里还是充满了难言的酸楚和别离的伤感。离开了几年共同生活战斗的战友,告别了灵丘的荒山野岭,与曾经的军人生活就此拜别,历历在目的军营生活,自此成了干杯的往事。心中的五味杂陈,难以用任何文字表述。想留下的是对仍然奋战在大山里的战友们的祝福,想带走的是那些在部队吃苦积累的经历。

火车徐徐开动了,送行的战友们的身影渐渐地变得模糊了,此时的我已经开始了自己对未来前途的设想与憧憬。不知道路在何方,不知道未来怎样,但自己必须和此时乘坐的火车一样,勇敢地向前,朝着未来既定的目标,一刻都不能懈怠。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12-21 6:56:14| 阅读 2077
评论 (5)
 

标题:

20 退伍的苦与乐 上部 

发表时间:

2016-12-17 7:33:43 

更新时间: 

2016-12-30 11:15:22  更新者: 赵平虎

关键词:

  

20《退伍苦与乐》上部

 记得我们入伍的那个年代,曾有一个响亮的征兵口号深入人心, 叫做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当我们穿上崭新的军装,应征入伍,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部队的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时候,快乐和兴奋几乎是所有新兵的主旋律。然而经过几年部队生活和岁月洗礼,当老兵们人生未来开始面对退伍的决策时,幸福和苦恼开始变奏,甜蜜和苦涩纠缠在一起,确定退伍的和待定退伍的,确定留队和待定留队的,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要素的角力和博弈将基层连队搅起阵阵波澜。

     一般来说战士入伍满二年后思想上就开始了变化,入伍以后自己的综合表现,部队领导对我们的总体感觉与评价,自己对未来人生的规划与安排,探亲时自己的感受与家人的期待,甚至身边要好战友各自的打算等等,无一不对老兵未来的去留产生着微妙的影响。

就我自己而言,来灵丘服役二年中我的思想波动很大。其实,早在北空通信团训练营第一年报务学习时,新兵的激情已经受到了挫折。持械打架的风波,侥幸逃过处分,留北京的梦幻破灭,如此这般的挫折,都在慢慢地侵蚀着我刚入伍时那满满的自信。

  三年来自己也目睹了不少战友面临退伍工作开始后的思想变化。一个来自江西九江的陈姓老兵,原本当时特别不想复员,因为离开部队对他来说就等于宣布他老家种地。他期待着有一天可以得到领导的重视,可以有机会被提拔为干部,从而彻底改变自己未来回乡当农民的命运。然而最后他的期待还是落了空,他的名字最终还是出现在了1977年战士复员的名单中。得知消息后,他心情糟透了,当天几乎没吃一点东西,其他连队的好几个老乡都赶过来陪他说话。

有些城市兵面临退伍抉择的想法恰好和上面那位杨姓战友完全相反。由于感觉自己在部队继续服役已经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加上家人亲友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也特别希望早点回去安定下来,找个工作学点技术,谈个对象结婚成家,开始自己的全新生活。

记得宣布战士复员名单前,盼着复员回家的老战士几乎彻夜不眠。结果当发现自己不在当年复员的名单中,失望到了极点。当然也有特别开心的老兵。想留的最终留了下来,想走的最终被确定复员。这样的结果似乎是众望所归,皆大欢喜。所有的情绪,幸福的,伤感的,开心的,最终都在老战士退伍前的送行聚餐中得到了宣泄。那个时候是老战士还原本来面目的日子。情感不再受压抑,心里话不再憋着,酒可以随便喝,泪可以尽情淌。

每逢复员退伍开始,部队的各级领导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为复员退伍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到很多战士的未来,稍微处理不当就容易激化矛盾,甚至酿成不良后果。

 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大哥早已经退伍离开了坝上张北草原,离开了曾经服役的65军,退伍回到了天津。一次我们在一起吃饭时闲聊,说起了复员的话题,他给我讲了两个天津兵复员的故事,至今还记得特别清楚。

 一个姓车的69年天津兵,由于不习惯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那艰苦的环境和生活,入伍刚过二年就要求复员,车大哥是个野战炮的炮手,培养不容易,所以复员要求一直没被批准。找不到正当理由的他,无奈之下,居然悄悄地从厨房偷了蒸馒头用的碱面,每天像吃药一样吞吃碱面,直到后来被诊断出慢性胃溃疡,这才因病退伍回到了天津,大哥说这是个老兵奉献的“偏方”。

 还有一个是和大哥一起,69年入伍的天津河东区的兵,他姓何,入伍前曾经在地方房管部门当工人。当兵的第一年,老何就因为一点小事和连长吵了一架,得罪了连长,他觉得没有了什么希望,后来就干脆破罐破摔,开始在部队里混日子。老何平日对连里领导意见大,但作为一个普通士兵,只有默默暗地里发牢骚的份儿。直到复员确定之后,在送行聚餐之时,老何为了发泄往日压抑的不满,借着几分醉意不停地给连长劝酒,趁连长半醉的时候,扯着连长衣服领子,顺势把好几盘油腻腻的菜汤倒了进去。

在创作组和徐晓舟聊天的时候,他也曾跟我讲过一起某连队的复员兵因对连长决定让他复员不满,实施报复的事情。当时生活困难,物资匮乏,加上收入也少,干部探家的时候没钱给亲友或家人买什么礼物,于是有的连干部平日利用各种机会收集或积攒部分物资,例如大米、军装、军鞋、罐头等等。东西存多了,就打成一个木箱封起来,留着自己回去或其他老乡回家探亲的时候捎回家里。在这些装箱的物品中,有些是自己省下来的,有些是利用职务之便“收集”的。也有利用手中决定战士入党提干的权利,搜刮的“不义之财”。战士们为了进步,利用探家的机会给领导送礼,当然送了礼物最终在部队入党升迁的战士,自然心安理得。但那些送了礼物并没有得到升迁的战士则耿耿于怀。

 晓舟说的那个连队的战士,就是因为送了礼物但却被意外宣布复员而忿忿不平。临走那天,把一整瓶硫酸都悄悄地倒入了连长平日精心积攒的几个木箱里,连长毁了他的前途,他毁了连长的“钱途”。

 当然,上面说的那些都是老战士复员前的一些极端做法,都是个案,并非普遍现象。至少我本人在部队这几年未曾亲眼目睹因退伍转业引发的什么极端事例。只是在我离开灵丘多年后,听一个战友说起我们副连长,因为爱情,要求转业得不到组织批准,最后甚至不惜通过自贬为战士,伪装精神不正常等极端手段,最终背上处分离开部队的传闻还是相当的震惊。震惊的倒不是他要求转业,而是当时这位副连长几乎是我心中的活雷锋,他曾经是那么受领导重视,那么要求政治进步,那么严格自律。听说了他的事情之后,我心里当时有一种近乎崩溃的感觉,以前曾经的一个完美形象就此轰然倒下。震惊的同时,我也为这位战友为爱情义无反顾的付出深表敬意。(待续)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12-17 7:33:43| 阅读 1450
评论 (9)
 

标题:

19 探家花絮 下部 

发表时间:

2016-12-14 6:57:03 

更新时间: 

2016-12-19 11:06:29  更新者: 贺茂林

关键词:

文学  

19 《探家花絮》下部

小葛身高约1米六多,大脸盘,粗黑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皮肤虽然不是很白,但看上去很健康。当时女兵在街上走,会吸引无数人羡慕的眼光。也许是配上了那身军装吧,小葛整个人看上去颇有几份文艺兵的范儿,其实她是在部队医院当外科护士。小葛是个毫无扭捏,性格爽快,爱说爱笑的姑娘。用天津话说是个看着特别喜兴的姑娘。

那次见面之后,家里给我们不少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两个还一起去妈妈单位的小电影厅去看了二场内部电影。由于我归队的时间很近了,我们相互约定等我回部队之后互相做朋友,彼此通信往来。就这样家里特意安排的几次所谓相亲虽然一无所获,但偶然的一次相遇却找到了那么点感觉。我高高兴兴地留下了她的通信地址,满怀期待地等候着返回部队后开始恋爱的文字之旅。

说实在的,当时虽然对小葛初步印象不错,但我心中一直对发展我们彼此的感情存在着一个大大的不确定性。我在部队就是个大头兵,虽然她也是一个兵,但部队的很多女兵的爱情归宿基本都是做了部队干部的家眷。小葛所在的271医院属于天津警备区管辖,警备区有多少穿四个口袋的军官啊!况且我当时还是在山沟里,人家工作就在大城市,这彼此的差距简直是太大了!另外这次回来之后,我也基本确定了近一两年之内争取复员回来的目标,要是未来结束了军人生涯,回到天津成了不穿军装的老百姓,身边会有可能伴着一位女兵么?我不敢往下想了。对这段未来的感情,只能顺其自然的往下走着看吧,总之,认识了小葛之后,前途依然迷茫。

假期终于结束了,再过二天后我就要返回部队了。家里提前给我买了不少天津特产十八街麻花让我带回去给战友们尝尝。临走前老爸问我是否还需要买什么东西,我拿出了那个小本子,赫然发现我差点忘了临来之前答应恩人金干事的事儿。

于是我告诉我爸说部队的一位首长想让我捎点天津的粉肠。一听是部队首长要,老爸二话没说,立刻出去给买回二斤。当时出售粉肠的商店,为了让顾客买回吃着方便,售货员都会将粉肠切成片,用纸小心包好。临走之前,我将两包切好的粉肠放进了我随身的军用挎包里。

  这些日子,我和爸爸妈妈闲聊的时候也谈到了我的未来。原本他们都希望我能争取留在部队,即便是不能提干,至少争取在部队里解决了入党问题,他们说能解决了组织问题,回到地方相对会有不错的发展空间。听他们这么说我感觉很惭愧,也很对不起父母。我们这哥几个都没有给曾经的老兵父母争光,大哥部队复员回来是个“白牌”,二哥当兵几年回来又是个“白牌”,看我这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不怎么乐观,估计很可能接着给爸妈拿到第三块“白牌”了!不过知子莫如母,妈妈最后还是给我宽了宽心:“在部队努力了就行了,这天时地利人和未必都能随咱的心。你们哥几个,你最爱学习,实在不能留在部队,回来发展也不错!”听妈妈这么说我心里那种愧疚终于稍稍平复了许多。

乘车返回部队的路是那么漫长,离开家的惆怅,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回去面临的复员还是继续服役的挣扎,等等这一切悬而未解的问题都让我心神不宁。

正在我心情糟糕的时候,突然从挂在车厢衣钩上的挎包里透出了一股诱人的香味,那是大蒜、猪肉、淀粉、味精、和各种香辛料合成的香气,哦,对了,是那二包捎给我的伯乐金干事的天津粉肠。此时的我有点饿了,但我知道那是给首长捎回去的心意,自己不能吃。于是我咽了咽口水,打开军挎包,拿出了爸爸给我带着路上吃的一个果子面包。

我啃着面包,但似乎挎包里那粉肠的味道还是一个劲地往鼻子里钻。此时的我抵挡不了那种诱惑,打开挎包,闻了闻那包粉肠。想吃点,但一想到恩人的嘱托,一想到他当时提到让我从天津带粉肠给他时那种渴望的神情,我立刻忍住了诱惑。

无聊的火车,慢的让人心烦的速度,车轮和轮轨碰撞的噪声吵的我连打个盹都不成。终于,在火车行至河北和山西交界的地方,我实在忍不住了,打开军挎包,解开了一包粉肠,拿了一片粉肠贪婪地放入口中!原本我就是想吃一口,结果后面发生的事情几乎完全失控了。一整包粉肠就这样被我一片片的吃掉,而我内心随之而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自责。

   一包粉肠下肚后,我知道我犯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错误,我发誓再也不能吃了!我不能对不起我的恩人,更不能对不起我自己的良心。我的誓言赐给了我力量,终于助我熬到了灵丘!还好,剩下的一包粉肠安然无恙。当我把吃剩下的一包粉肠交给金干事的那一瞬间,我心里充满了愧疚,本来二斤粉肠就不多,作为探亲的礼物就有几分寒酸,再让我吃了一半,看上去就更加少的可怜。

接过粉肠的那一刻,我从金干事的眼神中捕捉到了喜悦和幸福的神情。他当着我的面就迫不及待打开纸包,塞到嘴里几块粉肠,边嚼边冲我说:“你来点?”他客气地让我吃。“这是给你买的,本来想给你捎2斤,走的当天匆忙,店里只剩一斤了,所以就只给你带了这么多。”说话的时候,我心跳的厉害,脸上也有点泛红。至今想起来还心存几分自责。嗨!都是我当时嘴馋惹的祸,我到底没能抗拒贪婪和诱惑,最终将带给恩人的礼物吃掉了一半!

      探家之后,我又继续投入了创作组的工作。回来后,我一直没有勇气给小葛写信,虽然初步认识后的感觉不错,但此次探家之后,心里已经下定了争取早日复员回津的决心!既然有了摘掉领章帽徽的打算,再想和现役的女兵发展感情,就成了“无法达成的使命”,我想我还是别染这一水了吧。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12-14 6:57:03| 阅读 1969
评论 (6)
 
   

共 329  篇,第16/66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5-7-7 19:46:24
Copyright © 2006 - 2025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