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刘祺云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刘祺云 
部队: 军直   
部门: 宣传处 
职别: 新闻摄影干事 
电邮: http://hdlqy@sina.com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亲情、友情、战友情,情深意长! 
所有篇目(共904篇)
 

这是对 刘祺云 个人博客主页第 197669 次访问

 

标题:

我的摄影作品--电脑制作篇 

发表时间:

2009-3-5 18:36:55 

更新时间: 

2009-7-12 12:09:31  更新者: 刘祺云

关键词:

交 流  

    这里发了几幅摄影作品是经过电脑制作后的效果。摄影近十年来发展很快,传统的摄影方法受到严重挑战,数码摄影已经开始占领摄影各个阵地,数码摄影又与微机电脑紧密相连,传统的暗房已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光会摄影还不行,还得学会使用电脑里的软件来调整图片,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甚至一张废片,经过电脑软件的处理,就可能变成一张成功之作。我已经六十多岁了,虽不能学的怎么精了,但还是学一些点基本的东西,来找点乐趣吧。欢迎战友来交流!

            《甘南牧民》

            《虎子》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9-3-5 18:36:55| 阅读 5548
评论 (7)
 

标题:

我的摄影作品--人物风情篇 

发表时间:

2009-3-4 18:13:52 

更新时间: 

2009-3-5 19:53:39  更新者: 谷宇平

关键词:

交 流  

    在沈阳战友王本祥的建议下我计划分类发几张摄影作品,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个平台与爱好摄影的战友进行交流,也希望战友们看后多给提出宝贵意见!

             《回眸》

            《伙伴》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9-3-4 18:13:52| 阅读 5470
评论 (8)
 

标题:

用照片“书写”历史----之一 

发表时间:

2009-3-3 22:44:56 

更新时间: 

2009-6-13 16:58:18  更新者: 刘祺云

关键词:

(我的像册)  

     这大概是我最早的照片了,约在58年拍摄于读高小期间,那时侯不象现在拍摄容易,因为家里的生活多数很困难。后来全国进入了大跃进,成立了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大办食堂,接着进入了三年自然灾害。

    61年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粮食紧缺农村已经有人饿死。我只好辍学去谋生,16岁的我来到河北最南部与河南交界处的岳城水库当民工,在这里干了一年多的时间。

     62年下半年,我响应党的号召从城里下到农村插队。哪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如邢燕子、周明山等。我在农村干了三年,帮助村里成立了俱乐部、建立了团支部。我们村里文艺节目在那三年里年年在县里拿名次。我于65月12月应征入伍来到了北京空军遵化基地,被分配到了电影组搞美术工作。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9-3-3 22:44:56| 阅读 5512
评论 (6)
 

标题:

从几张小画想起 

发表时间:

2009-3-3 14:18:54 

更新时间: 

2009-3-4 11:06:50  更新者: 王本祥

关键词:

回 忆   

    今天到仓库翻东西突然翻出几张水彩小画,日期记载是1978年1月,那我还在部队呢。我当年就是部队按绘画人才挑到(遵化基地)部队的,任务是为部队的电影组画幻灯和电影广告。其实到部队后画幻灯的任务多一些,文革一开始我到空军政治部文化处学习画油画,回到部队就开始画毛主席像和工农兵形象的宣传画了;接着为部队“万岁”馆画油画,就连“万岁”馆门厅里的毛主席石膏像也是我塑的,因为我在北空大院也学过泥塑。69年部队举办的打倒新沙皇展览,任务也交给了我,从画到写基本是我一个,最后连讲解也是我,嗓子也讲哑了.....。

那时侯打一天不画画手就发痒。后来调到军宣传处开始摄影报道工作,没有时间绘画了,只好忍痛放下我的绘画爱好,当然还不时练练手。转业到地方后,有一句话叫“头三脚难踢”,为了打开局面,做好本职工作,家里又上有老下有小,渐渐淡化了绘画,一拖30多年过去了。现在退休了,总想把绘画拣起来,摄影跑的心也野了,还得慢慢收心啊!

     今天将我转业前练手的几张小画发到这里,与战友们共玩.......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9-3-3 14:18:54| 阅读 4518
评论 (5)
 

标题:

从1972年12月在沈阳带兵时的留念照想起 

发表时间:

2009-2-26 17:16:38 

更新时间: 

2009-6-10 13:58:20  更新者: 刘祺云

关键词:

回 顾  

     1972年12月我随北空接兵团来到沈阳市,当时我在团部当干事,印象是住在辽宁医学院的招待所里,吃饭也在学校里。为了解各个接兵点的情况,经常在沈阳市的区县来回跑。为找文艺兵听说新城子农村有个青年手风琴拉的好,我和接兵团朱政委骑自行车在冰天雪地走了20公里,到那里去家访,这个小伙子后来不负众望,在部队干的非常出色,被任命为遵化场站的站长,他叫王守强。为了寻找一个绘画人才我翻了很多档案,终于发现了一所学校的青年张英是我需要的人才,我专程到学校与本人见面,使他顺利过关,到部队后分在我们的电影组。转眼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子现在也都熬到了白发。每当看到我在沈阳的留影照片,就回想起这段难忘的记忆。

       辽宁展览馆

         在沈阳故宫 --接兵团通信员、本人、司务长刘买成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9-2-26 17:16:38| 阅读 5526
评论 (3)
 
   

共 904  篇,第179/181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5-7-7 11:49:02
Copyright © 2006 - 2025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