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念龙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姚念龙 
部队: 空24师   
部门: 司令部机要科 
职别: 科长 
电邮: sdjnynl@163.com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战友是陈年的酒,越久越醇;战友是清澈的水,越淡越真;战友是远方的客,越走越近;战友是难忘的人,越想越亲。愿战友永远保持年轻的心、纯真的情、强壮的体、幸福的家。忘掉年龄、忘掉恩怨、忘掉烦恼、多想战友。 
所有篇目(共681篇)
 

这是对 姚念龙 个人博客主页第 118674 次访问

 

标题:

题水月楼 

发表时间:

2016-3-20 11:26:30 

更新时间: 

2016-3-23 17:18:31  更新者: 苗全芝

关键词:

战友诗词  

 

题水月楼

乡间一小筑,四季泛尘土。
远离繁华城,只为归真朴。
湖蟹小龙虾,芦柴地锅煮。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3-20 11:26:30| 阅读 1966
评论 (8)
 

标题:

戏吟水月楼(十首) 

发表时间:

2016-3-19 12:56:32 

更新时间: 

2016-3-21 16:22:16  更新者: 陈子才

关键词:

战友诗词  

 
戏吟水月楼(十首)
          
 
水月楼前水月明,举杆钓月宴宾朋。
邀来三两知心友,一壶老酒醉东风。
           
 
水月楼前水月明,把酒仰天数繁星。
数了南辰数北斗,两眼昏花数不清。
           
 
水月楼前亮汪汪,疑是华灯照轩窗。
举头遥望天边月,原来吾身在故乡。
           
 
水云间处水云居,东竹西梅篱下菊。
瓜果梨枣时新菜,头枕芙蓉喝大曲。
           
 
水云间处水云居,早起三杆午睡西。
一壶老酒常入梦,好与姮娥会太虚。
           
 
水云间处水云居,酒罢不知东与西。
拎壶邀月再共饮,王母挡驾忙作揖。
           
 
水月楼在水云间,烟波浩渺碧连天。
赏荷观鱼品湖味,北窗高卧忘忧烦。
           
 
水月楼畔梨花开,花污水映侵面腮。
黑脸老姚树下站,容颜也增两分白。
           
 
水月楼前桃花红,对酒当歌歌不成。
年少谁不桃花面,阳公无义月无情。
           
 
水月小楼立水边,引得群贤竞诗篇。
虽无觞酒流曲水,新版兰亭一网传。

            (姚念龙)
 
 
岁次丙申仲春 於老家水月楼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3-19 12:56:32| 阅读 2090
评论 (7)
 

标题:

元宵节游上九山古村落 

发表时间:

2016-2-24 18:17:42 

更新时间: 

2016-2-29 10:27:55  更新者: 梁世忠

关键词:

战友诗词 文学 摄影  

 

元宵节游上九山古村落

诗 图 文/姚念龙

 

石门石院立石山,石凳石桌石径盘。

东纳峄峰灵秀气,西涵独水浩茫烟。

 千年遗有前宋影,百载尚存晚清颜。 

久置喧嚣无静土,投身郊野化怡然。

 

    2月21日(农历正月十四),一家人驱车约50公里,到济宁东南方向(邹城市石墙镇)去参观一个有1100多年历史的原生态的石头村——上九山古村落。

    上九山村始建于北宋初年,在此定居立村,因南山东有一山泉,基本常年清流,泉旁有一古松树,苍劲挺拔,村民取名为古松村。元初期因户大人多便改村名为段山庄。元末期中原大战毁于战火,明洪武年间(1368年)郑、聂、满三氏由山西迁来定居,因周围有大小九个山头,故取名为上九山村。村位于石墙镇驻地西南8公里,村落呈方形,主街不成规则,全村共有297户,1233人,汉族,现居民姓氏有:郑、聂、娄、满、秦、彭、席、孔等,耕地1426亩,属低山丘陵地带,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杂粮等,真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自然村好地方。
 

1、这就要进入石头世界了 

2、这是入村的石头门洞 

     3、今天虽说有些风,温度也较低,来的人还是不少,下面的停车场已经满了,我们的车只好在上面找了个地方。从这条石板道上慢慢往里走。

 4、全是石头

 5、这种楞石垒起来还是需要很高的技术的

6、这是王家酒坊 

 7、酿酒房

8、院里酒坛 

 9、找不到一块砖

10、石径石墙 

 11、不用水泥粘合一样很坚固

12、主房和配房墙体有些区别 

13、这好像是一个油坊的院

 

 14、上九柳编

15、村内石板路 

16、顺着这条路往里走,看看里面是个什么光景。 

 17、还是石头,只是这段路没用石板铺。

18、真担心这种院墙的稳固性 

    19、这里的石头屋绝对没有整齐划一这一说,都是顺山就势而建。 

    20、经打听,这是一个石匠班的工头家的院子,现在已经改成了宾馆,正房一个大床,偏房两张小床,我问一晚的价格是多少,工作人员说还没定价。 

21、石磨当成了垫脚石,不然一流水一结冰,这路是没法走的。 

22、好像来到了村的中心,这一片比较开阔,也比较热闹。 

    23、果不其然,这里还有一个古戏台,刚才光听到有唱戏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24、春暖花开,在这里喝个茶听个戏,不能不说是一件雅事。 

 25、王记老酒坊。两个小姑娘当了我一把模特儿

26、这里是老学堂。难得的一片较大的平地。 

     27、这里好像是个村部,我没进去,有点文革时期的痕迹,地上还有在石头上刻的路标。

28、石头胡同 

29、到处都能看到长在石头墙上的树 

 30、这是我看到的村里最好的一段路

     31、这里应该就是萧进士大院了。据说萧进士是北宋年间的进士,因无后,现在该村已没有萧姓了。

32、进去看看。这是院内石阶 

33、这里是餐室还是茶室,还是会客室? 

    34、这里是中堂,檀木家具还是原来的真品,包括孔子像都是原来的相貌 

    35、这里是卧室,右侧为床榻。从这些房舍和家具就可以看出,萧进士当年也是风光一时,可惜无后,万贯家产无人继承。

    再往里去就是新开的餐饮了,一看时间已不早,打道回府。

    其实,这一带我以前也来过,周围类似这样的石头村还有几个,包括全是用石头建起的引水渡槽等,反正到了这地方满眼都是石头,连镇名都是石墙镇,你就可想而知了。2015年,这里已被国家命名为3A级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门票80元。好了,就到此吧,如果你有兴趣不妨也来此一访!

 

2016-2-24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2-24 18:17:42| 阅读 5649
评论 (30)
 

标题:

巴蜀自驾游记(九)——商洛会战友 

发表时间:

2016-2-3 21:15:15 

更新时间: 

2016-3-21 20:40:26  更新者: 陈子才

关键词:

战友诗词 文学 摄影  

 

巴蜀自驾游记(九)——商洛会战友

诗 图 文/姚念龙

 

早食巴蜀面,晚泡陕南馍。

飞越大秦岭,风驰如穿梭。

千里会战友,胸中似油泼。

一别紫塞外,两秩九年多。

久也无音信,常念在心窝。

遵化朝夕处,平泉发耳磨。

共饮九龙醉,时炖燕山蘑。

情若亲兄弟,无话不直说。

举杯庆相聚,泪眼舞婆娑。

叙旧意无尽,来年定有约。

 

    2015年10月5日(八月二十三,星期一)

    早5:30起床,早点后,奔西安方向去商洛,看望近30年未见面的老大哥、老首长战友李来治。我和老大哥是1984年底、85年初先后从师司令部到的平泉场站,我从师机要参谋去场站当机要组长,老大哥是由师作战科长到场站当副站长。老大哥为人厚道,处事公平,热情好客,性格开朗。我们在一起工作生活多年,我们一帮小兄弟们都非常尊重这位老大哥,同苦同乐,不分你我,建立了深厚的兄弟友谊。自他1986年转业离开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这次相见,是当年同期平泉场站政委杨富生(转业至河南)帮着牵上的线。

         1、我们一路向东,路上的车并不多。这一路走来,就是10月1号那天体会了一把蜀道难的滋味,其它都还可以。

     2、天有点阴沉,路很好跑,车少,今天是5号,可能还没到高峰期。

     3、从成都到商洛800多公里,全程高速,经广元、汉中穿秦岭隧道到西安南绕城高速,往东南再穿秦岭隧道,于下午5时许到达商洛,一路跑得很消停,也很顺利。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地处秦岭山地。东临河南省,东南临湖北省,北、西北、西南分别与该省渭南市、西安市、安康市接壤。面积约19292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243万。主要生产稻谷和小麦,“岭沟红米”最为出名。是该省核桃、板栗、柿饼、木耳的集中产区。水貂养殖业居全省之冠。有大熊猫、苏门羚、青羊、林麝、水獭、黑鹳等珍稀动物。主要矿产金、银、煤、铝、锌等,钾长石储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名胜古迹有笔架山风景区、柞水溶洞、大云寺等,以及国家级风景区金丝峡、牛背梁、月亮洞等。

    车开到城区后,第一感觉是小城不大,有点山城的味道,后来才知道,原来商洛是2002年才由原来的商县、商州市(县级市)改为现在的地级市。

     4、先到老大哥家坐了一会,见了见嫂子,都没大变样,想起当年我们在部队家属院共同生活的日子,好像就在眼前。老两口也都退休几年了。

    老哥俩多年不见,这杯酒一定要好好喝了。

     5、交谈中才得知老大哥转业回来分到了公安战线,最后是在商洛市国家安全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的,而且工作非常出色,曾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军转干部。

    各拉各的,互不打扰。

     6、知道老姚在比划什么吗?老姚是在比划老大哥的大女儿当年在部队的时候才这么高,周末战友们到老大哥家去蹭饭,老姚撑勺,闺女嫌姚叔叔炒的蒜薹不熟,结果还被老大哥把闺女训了一句:你懂啥!都30多年了,拉起一节,就像在眼前一样。

     7、说着说着闺女过来了,要给姚叔敬个酒,说:原来小时候我们还有这么多故事呢,都不记得了。

    8、二闺女过来了,姚叔,你咋不拉拉我的事?我说:你的事我拉不了,因为我没见过你。引得哄场大笑。

     9、姚叔向孩子们发出邀请,闲暇的时候带上你们的父母到我们山东来转转,逛逛三孔,游游微山湖,姚叔在山东随时欢迎你们。

 10、来,品尝一下咱们陕西的特色

     11、酒场小息,老大哥抽棵烟,我发个微信。看老大哥这抽烟的架式了吧,我说:在部队,只要一看地上的烟头我就知道哪是老大哥抽的烟。老大哥抽烟有个习惯,就是得把过滤嘴咬在嘴里,烟抽完了,过滤嘴也咬烂完了,扔在地上一认一个准。又是一阵哄笑。

     12、还有更绝的,那就是喝酒,有时喝酒喝连了、喝多了,老大哥就要耍点小赖。一是“没指溢酒”法。人家端杯都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一捏就把杯子端起来了,老大哥则是把大拇指摁到杯子里面再端起来,这一摁少半杯酒就被他给摁跑了;二是“扬头背抛”法。当年,战友们年轻气壮,酒喝到二八瓯上,放个雷子那是常有的事,一抬头一扬脖,人家咋着咱咋着,眼都扬脖看天花板了,就没人注意你的洒倒哪儿了。这时老大哥酒杯在嘴边一绕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那琼浆玉液就被他抛到了背后。过后你再看他后面的墙和他的右后背,都快成了“世界地图”了。拉到这一节,老哥俩笑得都不能自已,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已经很晚了,这时天又下起了雨,老大哥把我们安排在了商洛宾馆,老哥俩在宾馆房间里又拉了很长时间,依依不舍。

     13、10月6日,一早老大哥就到了宾馆,还给我们带了一些东西。原准备今天先去参观贾平凹文化艺术馆,然后打道回府,可雨下得不小,就被我婉词谢绝了,吃过早餐,与兄嫂分别,可老大哥非要坚持把我们送到高速口不可。路上还下车为我们又买了些山果。要上高速了,老哥还在雨中向我们一个劲地摆手。

    商山洛水,这应该就是洛水吧。

     14、路上车很少,雨下得也不是很大,到了商南就基本不下了。

     15、从商洛到济宁,880多公里,跑了不到9小时,于17:54到达了济宁收费站。一路平安顺利,从而也安全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为期11天、行程4800公里的巴蜀自驾之旅。

    此次旅行,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快乐,内容也很丰富,当然也有一些惊险。游山逛水,走亲访友,时间自由,行程随意,到了一些参团旅游到不了的地方,当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没去乐山大佛、没到都江堰、青城山等。总之,此次旅行收获还是颇丰,只是这游记写的有点太不给力,沥沥拉拉写了几个月,今天才总算搁笔。

    好了,就这样吧。在猴年来临之际(也是我的本命年),老姚在这里给大家拜年了,愿大家新年有好运,身体倍棒,吃么么香!

    再见!

 

2016-2-3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2-3 21:15:15| 阅读 4556
评论 (12)
 

标题:

巴蜀自驾游记(八)——漫游芙蓉城 

发表时间:

2016-2-3 11:45:22 

更新时间: 

2016-3-21 15:47:56  更新者: 陈子才

关键词:

战友诗词 文学 摄影  

 

巴蜀自驾游记(八)——漫游芙蓉城

诗 图 文/姚念龙

 

十月金秋气透凉,芙蓉城里芙蓉香。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2-3 11:45:22| 阅读 2318
评论 (10)
 
   

共 681  篇,第28/137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5-8-28 3:06:26
Copyright © 2006 - 2025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