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永志战友荐文之我见:
一场上个世纪发生在南中国疆域的局部战争,将无数年青的英灵留在了国境线那边中华曾经的国土上。一场当年“血肉相连、同志加兄弟”的刀兵相见,将父母妻儿的最痛和追忆留给了后人。此乃大国之殇,万众之殇。
战士是可爱的,无畏的,对“大战略”甚至是“无知”的。军号响过之后,无数年轻的躯体和无尽黏稠的血己融入现在异国丛林沟壑的泥土中化做荆棘和火样的山茶花,曾经被炮火硝烟和军刀犁过的战场早己平复得了无痕迹一如太平世界,麻栗坡漫山遍野青春军魂安身的墓碑丛林也己是苔藓附着静溢空灵。
疤,是曾经的伤口。那么,对这样一场发生在特殊时期的战争(改革开放大业初夜的奠基战)、特别意义上的战争(两大阵营站队的重新确认,政治战争大于军事行动)、特色鲜明的战争(社会主义的老大哥教训了同一阵营中的小兄弟--平均一个越南兵的头顶上要承受我近一吨的炸弹)。站在今天看昨天,立足今日谋明天,今天当又该从中获得何种启示、思考、反思和作为---
历史不会在时空的纵轴重现,悲怆亦不应以同样面目再现---大国之血不可白白流淌---反思与作为应是对那些年青英灵们的最好的慰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