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志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罗永志 
部队: 雷达33团   
部门: 指挥连 一排二班 政治处 电影组 
职别: 战士 
电邮: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战友万岁

 我是33团指挥连一排二班的罗永志,我的排长是马石柱,我的班长是李新光,副班长是李正田,我1969年3月回老家河北灵寿县当知青,1970年12月入伍到锡林浩特33团,1976年3月退伍回到四川,祝愿咱们空6军以及33团的战友们:幸福安康,吉祥快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万岁!

空军雷达兵万岁!

战友万岁!

锡林郭勒大草原万岁!

二○○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所有篇目(共668篇)
 

这是对 罗永志 个人博客主页第 197811 次访问

 

标题:

苏联红军东北暴行录 

发表时间:

2015-7-15 16:38:58 

更新时间: 

2015-7-16 16:42:14  更新者: 赵平虎

关键词:

  

     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中国满洲(东北地区)以及北朝鲜,展开粉碎日本关东军的军事行动,同时也在中国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朝鲜部分地区犯下严重罪行。

    俄罗斯哥萨克拉里萨·阿纳托利耶夫娜,1945年曾在中国满洲居住,她曾亲眼目睹苏军在中国东北的一幕一幕暴行。最近,她决定打破沉默,投书俄罗斯《祖国与信仰》杂志,忿然写道:“1945年,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此处为俄文原作者笔误,应为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的苏联红军,开进了中国满洲地区。但是对这些“解放者”在中国的累累罪行,我们至今三缄其口。那些罪孽在身的苏联红军老战士们,至今还躲在奖章和勋章的光环之后不做忏悔,他们面对胸前的奖章难道问心无愧吗?今天,俄罗斯没人敢于承认1945年他们在中国东北的所作所为!面对痛心疾首的历史,俄罗斯人选择了沉默,似乎红军官兵们全都名副其实地为祖国而战了。可他们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行呢?被他们凌辱过的那些中国女孩子呢?别忘了,她们要么自刎而死,要么从悬崖上投河,就因为她们不堪忍辱!根据我的调查,普通苏军士兵抢劫中国的商铺,整箱地把财物带回苏联。而军官却是整个集装箱地往回发运赃物,而就是他们,却口口声声说是为了“解放”中国东北而去的。还有,那些反抗抢掠的中国人遭到苏联红军士兵的打杀,不是亲眼所见,简直难以置信!”

    1945年8月8日莫斯科时间下午17时,苏联人民外交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尚武,向他递交了苏联政府对日宣战书,至此,此前签订的苏日友好条约失效作废。一周之后,苏联红军集结强大兵力,在远东地区发起迅猛攻势,突破库页岛(俄罗斯称萨哈林岛)的日本关东军防线,而后,再突入被日军占领的中国满洲和朝鲜地区连续作战,使的苏联边界以南大部分地区很快落入苏联红军之手。

    在红军和日军激烈战斗的地区,有大量平民伤亡。据记载,有相当一部分是日本在华的移民,即所谓满蒙开拓团成员是在毫无预先警告的情况下,被苏军的炮火所吞没,惨状难以形容。“你要是遇见满洲人,他们二话不说就会把你抢个精光。可要是遇到苏联红军那可就太可怕了,他们直接就把日本人杀死,而且是为了杀人而杀人!我见到很多被刺刀戳穿的尸体,堆积如山……”(摘自罗纳德·斯佩克特的《在帝国的废墟里》,第30页)

    1945年8月14日,苏联红军坦克纵队驶进满洲一个火车站,当时,正有1200名日本难民在列车上等待驶离。他们看到红军的坦克极为害怕,遂委派浅野去和苏军谈判。浅野高举双手向苏军第一辆坦克走去,突然,坦克上的机关枪喷出一道火舌,他被子弹射穿了身体,倒血泊里。接着,苏军坦克便对列车逐车厢地扫射和开炮,结果有大约1000余名日本平民被杀,还有一些人不堪红军的侮辱当场就自绝身亡。(摘自《日本的拘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的劳改》第一部,第30页).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5-7-15 16:38:58| 阅读 2976
评论 (2)
 

标题:

战友! 岁月! 友谊! 

发表时间:

2015-7-15 10:49:17 

更新时间: 

2015-7-19 23:42:44  更新者: 费金鑫

关键词:

  

 

 

    1975年的我和张月华在骑兵2团电影组。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5-7-15 10:49:17| 阅读 2786
评论 (8)
 

标题:

李达当面批评毛泽东头脑发烧 

发表时间:

2015-7-15 10:36:07 

更新时间: 

2015-7-20 17:09:50  更新者: 殷维明

关键词:

  

 

       1958年,湖北鄂城县委门口贴了两条标语。一条是“宁肯少活十年,不愿落后一天”!另一条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时任武汉大学校长兼中国哲学学会会长的李达得知后,认为第一条是表示决心,害处不大;第二条是唯心主义,属于哲学问题。他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有条件的。适逢毛泽东来武汉考察,李达抓住机会,便请时任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兼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梅白陪他去见“润之”。

       李达一见毛泽东,并不寒暄,劈头便问:“润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句话通不通?”梅白赶紧解释说标语是武汉大学学生在下乡搞调查时发现的。毛泽东要梅白写出这个口号来。梅白说,我也收到群众来信,请求公开批判这个口号。我以‘龚同文’名义写了:《论口号不能乱提》。毛泽东看后说:“这个口号同一切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一重性不好理解,一重性是讲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用红军长征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等历史事实来加以证明。

       李达听得不耐烦,打断了毛泽东话,说:“你的时间有限,我的时间也有限。你说这口号有两重性,实际上是肯定这口号是不是?”

       毛泽东当即反问:“肯定怎样?否定又怎样?”

       李达气冲冲地说:“肯定就是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条件。我虽然没有当过兵,没有经过长征,但是我相信,一个人要拼命,可以‘以一挡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要有地形作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无限大的。现在人的胆子太大了。润之你不要火上加油,否则可能是一场灾难。”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5-7-15 10:36:07| 阅读 2111
评论 (6)
 

标题:

陈毅元帅家世揭秘 6兄弟其中两人是国民党将军 

发表时间:

2015-7-14 13:14:05 

更新时间: 

2015-7-15 15:29:31  更新者: 张玉武

关键词:

  

 

    陈毅亲兄弟三人,陈毅是老二,兄陈世禄,字孟熙;弟陈世勋,字季让。有堂兄弟三人:陈修和、陈世杰、陈世亨。

   陈毅的胞兄陈孟熙是国民党少将;堂兄陈修和曾任蒋介石侍从室的副官、国民党兵工总厂的中将厂长。解放战争时期,陈孟熙和陈修和都率部起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18年3月,陈毅和陈孟熙双双考进了中国留学勤工俭学会成都分会留法预备学校。1919年春,陈毅兄弟双双考入前30名内,各取得省政府旅费津贴400元。1919年6月初离川,8月14日在上海登上“麦浪”号海轮,启程赴法。10月10日到达法国南方大港马赛。

   到法国不久,陈毅和孟熙被安排到蒙达尼公立中学。后来,由于参加了里昂中法大学抗议法国当局的斗争,陈毅兄弟俩与102名中国学生一起被法国当局“驱逐出境”了。

   人各有志各奔东西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5-7-14 13:14:05| 阅读 3069
评论 (2)
 

标题:

革命先烈的就义诗 

发表时间:

2015-7-14 8:26:21 

更新时间: 

2015-7-15 15:22:48  更新者: 张玉武

关键词:

  

   

    毛泽东曾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为了激励人们前仆后继,现把一些革命烈士的“狱中诗”和“就义诗”辑录如下:

  杨超(1904—1927),原籍河南
新县,4岁时随父迁居江西德安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中共江西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后任中共德安县委书记。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他曾经辗转南昌、武昌、河南等地工作;同年10月,党任命他为特派员再回江西,不幸在九江被特务逮捕。1927年12月27日在南昌市德胜门下沙窝英勇就义。他在就义时高声朗诵的“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5-7-14 8:26:21| 阅读 2862
评论 (3)
 
   

共 668  篇,第16/134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5-8-23 1:37:51
Copyright © 2006 - 2025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