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志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罗永志 
部队: 雷达33团   
部门: 指挥连 一排二班 政治处 电影组 
职别: 战士 
电邮: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战友万岁

 我是33团指挥连一排二班的罗永志,我的排长是马石柱,我的班长是李新光,副班长是李正田,我1969年3月回老家河北灵寿县当知青,1970年12月入伍到锡林浩特33团,1976年3月退伍回到四川,祝愿咱们空6军以及33团的战友们:幸福安康,吉祥快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万岁!

空军雷达兵万岁!

战友万岁!

锡林郭勒大草原万岁!

二○○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所有篇目(共668篇)
 

这是对 罗永志 个人博客主页第 198220 次访问

 

标题:

民政部文件 

发表时间:

2014-8-18 16:19:02 

更新时间: 

2014-8-18 22:59:47  更新者: 管理员

关键词:

  

      看了尚东军战友的博文后,我想起来了这个文件,假如对哪些战友有帮助的话那就太好了,因为在咱们的空6军里面,有援越抗美的,有援老抗美的,还有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希望能够给战友们带来一点点帮助。

(这个文件是我在名山时看到的,因为名山县8023部队的有200多人,民政部门对在农村的退伍军人每月都发生活补贴,大约是二、三百元钱,准确数字我不清楚,我们局里也有好几个人是8023的,但是拿工资的不发,这个文件在网上能够查到,我上此文主要是想帮助那些生活比较困难又没有得到公正待遇的战友们。)

    

民发[2007]102

 民政部关于落实优抚对象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4-8-18 16:19:02| 阅读 1739
评论 (3)
 

标题:

好玩的图画 

发表时间:

2014-8-14 23:18:58 

更新时间: 

2014-8-16 18:07:18  更新者: 杨小海

关键词:

  

   这是从网上下载的,由于不是一个地方来的,加上时间长了,我已经查不到具体的出处了,特此说明。

请数一数,看看一共有几只海豚?

如果你在远处看,左右的人像就换位了。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4-8-14 23:18:58| 阅读 2283
评论 (7)
 

标题:

刘源上将讲的两个故事 

发表时间:

2014-8-14 23:18:25 

更新时间: 

2014-8-18 21:35:40  更新者: 张万和

关键词:

  

     刘源上将讲的两个小故事令人流泪。
     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刘源上将为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将军反腐倡廉,一身正气,令人敬佩;将军满腹经纶,一肚子的故事,发人深思。
     有一次,将军为总后机关党员干部上党课,深情地讲述了两个小故事,大家听后百感交集,濡湿眼睛。
    

     故事之一: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4-8-14 23:18:25| 阅读 2036
评论 (9)
 

标题:

小孙子两岁了 

发表时间:

2014-8-2 23:57:51 

更新时间: 

2014-8-13 16:12:23  更新者: 林爱国

关键词:

战友摄影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小孙子已经两岁了,挺淘气,也挺好玩,他的言行常常让我们忍不住哈哈大笑,为了带好他,我们老两口可是费了不少的心, 想起了民校战友的话说得太好了,没有孙子想孙子,有了孙子当孙子,发几张小孙子的生活照,给大家伙添点乐!

 这可不是在作秀哦,我可真的是在扫地哟。

 看!我劳动得多认真啊!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4-8-2 23:57:51| 阅读 4611
评论 (17)
 

标题:

中共乃至世界情报史上绝无仅有的“五重间谍” 

发表时间:

2014-8-2 23:56:25 

更新时间: 

2014-8-3 22:29:31  更新者: 罗永志

关键词:

  

  中共党史上的红色间谍很多,但袁殊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因为他竟然是一位奇迹般的身兼五重身份的超级间谍,就凭这一身份,也许就可以称得上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了。

   袁殊(1911-1987),本名袁学易,化名曾达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界、政界,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五重身份。特工身份活动期间,曾提供德苏开战布署及日军二战期间的准确战略情报。1955年因潘汉年案牵连而被押长达27年,1982年平反出狱,19871126病逝于北京。著有《袁殊文集》。

   19114月(农历三月二十九),袁学易诞生在湖北蕲春一户没落的官宦人家。秀才出身的父亲袁晓岚精于算学,热衷排满运动,年轻时即为同盟会会员,为革命活动几乎倾尽家资。母亲贾氏出身于前清盐官巨贾之家,夫家没落之后,她曾带着学易、学礼兄弟两人依靠娘家资助及典当家什生活。贾氏父母去世之后,贾氏带着兄弟两人前往上海投奔夫君,时任国民党驻沪机关要职的袁晓岚却因与学生姘居而冷落贾氏母子。贾氏母子三人遂在上海浦东以教棚户区工人认字为生,兄弟俩曾当街卖过大饼油条,擦鞋擦老虎灶。袁学易的童年生活甚为贫苦艰辛。

   袁晓岚没有在经济上资助贾氏母子,却仍然关心着儿子们的成长。他托友人将学易介绍进上海立达学院,免费入读。在读书的这几年中,袁学易加入“黑色青年”团体,主张建立“无命令、无服从、无制裁的无政府状态社会”。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年仅14岁的袁学易参加了罢工、罢市、罢课大游行,改名袁殊。袁晓岚之友胡抱一,时任国民革命军江南别动军司令,他任命袁殊为其秘书,携其北上南京,加入国民党。“四一二”事变之后,北伐失败,袁殊被蒋介石清党,返回上海。

   1928年,回到上海的袁殊以文艺青年身份加入高长虹主持的崇尚无政府状态的“狂飚社”。1929年留学日本,主攻新闻学。1931年初回国,参加了“联合剧社”的演出,左倾思想日渐显露。1931316,袁殊主持创办了周刊《文艺新闻》,成为左翼文学发刊时间最长的刊物。其间,袁殊以读者来信询问的形式率先报导了“五君子遇害”事件的新闻。193110月,袁殊经由潘汉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20岁。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4-8-2 23:56:25| 阅读 2950
评论 (3)
 
   

共 668  篇,第33/134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5-8-26 5:02:52
Copyright © 2006 - 2025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