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是那洒满天空的星斗,那么父亲就是儿那登天的梯,母亲就象一弯明月,引着儿女去采摘无限的爱……
我的父亲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奇章村,爷爷于齐东是关东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在孜戊岛中学做校长。奶奶于钟氏是医生,那时家境很好,我父亲他们姊妹五人,身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后来因为爷爷不甚染上烟瘾,至始家道中落,加之当时处于动荡的年代,落魄的家庭不堪重击,爷爷和奶奶相继去世。父亲才12岁就成了孤儿,饱经了人世的沧桑。于14岁就只身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投奔大姑家里,那时大姑有5个孩子生活非常的艰苦,懂事的父亲就去一边打工一边读大学,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在省外贸局商品检验科工作。
我的母亲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走马浮西村大庄,老爷李兴岱,姥姥吕蔬珍都是老实的庄稼人。全庄70多户人家,那里离北京200多公里。母亲生就男儿性格从很小就非常勇敢坚强,是那里的儿童团长,曾多次冒着枪林弹雨为前线送粮和运送伤员。18岁加入共产党,是个刘胡兰式的女强人。她独自一人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江北糖厂做化验员,在工作中参加哈市职工业余大学,学化学,因成绩优秀被分配在黑龙江省轻化研究所工作。
我的父母是通过媒人的介绍走到一起的,父亲长的很象孙道林,母亲象王晓棠。当时大家都说他们是最完美的结合,那时都在支援边疆,父亲就报名参加了支边活动。来到双鸭山钢铁厂,当时大家都劝母亲不要跟着去边疆,因为那里非常的艰苦,去了就很难再回来,可是母亲怀着对父亲的爱,毅然的踏上了边疆的土地。在钢铁厂工作还不到两年,因工厂效益不好,那时大炼钢铁,可又没有销路。工厂倒闭,因父亲是厂车间主任,母亲是化验室的主任。当时因为人员不好分流,双职工的就留一人重新分配。所以要求党员带头,那时母亲为了支持父亲的工作,响应党的号召,就主动地提出退职。组织给母亲开了一张证明,并说不管你什么时间想要上班,都可以,到时就拿着这个去找政府,一定会好好安排你的。于是父亲就去税务局上班。那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实行插队落户,父亲响应号召报名参加支边队伍。我的父母来到升昌公社国庆大队。
来到边远的乡村,生活非常的艰苦,说起房子,难免想起父母刚到东北时的情景,这些,都是后来听母亲讲的:听母亲说当时刚到农村,看到那些简陋的房屋,衣不遮体的儿童。心情非常不好。农村的生活还是非常艰苦,但那里的乡亲淳朴、善良,热情好客。他们把自己的房屋让出来,自己住东屋,我父母住西屋,两家共用一个厨房。没事时经常相互串门,到也不寂寞,邻里关系很融洽。父亲被分配在大队做会计,父亲是个非常认真的人,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待人热情随和。和乡亲们处的非常好,管理的帐目条理分明,--
夏天时农活很多,父亲也经常跟着去铲地、锄草。一人一根垄父亲铲的很慢,乡亲们就热心地来接垄,看到他们在劳动中有说有笑,话语虽然很粗俗,但都非常耿直、善良。一天劳动虽然很辛苦,却也乐在其中。
母亲说刚到那里父亲跟他们去麦地锄草,看到很大的一片麦田非常高兴,就说今年的韭菜长的很好呀,只是不知道这么大的一片何时能吃完呦?把那些乡亲们笑的前仰后呵,很长时间还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此类的笑话还出过很多……
冬天时,就在家里歇冬,那时乡亲们都愿意来我家串门,大家坐在火炕上听父母讲城里的故事,父母也听乡亲们讲什么地方有狐仙呀 ,鬼怪之类的趣闻、佚事……
转过年来乡亲们就帮父母盖新房,那时是用土坯、茅草,盖了两小间房子。每年的秋天都要重新抹遍墙,为了冬季取暖。那个小村离山很近,夏天时母亲就和乡亲们去山里采蘑菇、采山菜、采黄花、采榛子。冬天去山上砍一些小杂树、榛子树用做冬日取暖。村边还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妇女们都在那里洗衣服。朴实的生活也充满了甜蜜。
只是刚去那里时,母亲非常不适应,加之心情不好,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又累又忙又郁闷,染上了黄胆性的肝炎。那是个富贵病,不能生气,还要吃好的,有营养的东西。当时家里很穷很苦,父亲要在外面忙,回来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给母亲买药就要去10里外的镇上,那时没有车,来回走路非常辛苦。
十里的乡间小路,一半田间路,一半草甸子里的泥路,那时的路好难走啊!母亲讲这话时,我们还不太懂得父亲的辛劳。现在想起来,真是心里一阵阵地难过。
尽管生活是这样艰难,可父亲还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父亲用自己的顽强与各种困难抗争着,父亲把对母亲的爱融在行动中,默默地、真诚地悉心照料着,在父亲的精心照顾下,母亲的病也慢慢地好转起来。
父亲在外面与人为善,在家里也是和蔼可亲。在我的记忆中,好像父母从未吵过。偶尔父亲说话声高,或发脾气,母亲都能体谅父亲的难处。常常看到她们相互沟通,相互关照的情景。父亲对我们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现在回忆起来,已说不清有多少次在父亲的怀里听父亲讲革命的道理,讲为人之道。父亲常常和我们说要好好念书,做个有知识,有能力,为国家做贡献的人……。父亲的善良品德浅移默化着我们,父亲的谆谆教导一直是我们的前进动力。
75年我们回到镇上,父亲在镇里主抓农田水利,经常下乡,常年在一线蹲点。很少回家,母亲独自在家里操持家务。那时我们姊妹三人非常小,母亲不但是我们的慈母,还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父母很关心我的学习。读小学的时候,每当我考到好成绩向他们报喜时,妈妈总是会高兴地夸奖我,而爸爸却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对我说:“这不算什么,是老师试题出的简单罢了,千万不要骄傲,还要努力学习呦。”爸爸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一点一点地前进。当然,妈妈对我的夸奖也同样在鼓励着我,使我前进。我们姊妹三人能有今天的成绩都是母亲的功劳,父母是我们最崇拜、最尊敬、最爱戴的人……
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我们家也回到了城里,父亲在农业局主抓农业技术推广,那时母亲也非常想工作,于是就拿着当年组织给写的证明,到政府去找领导。母亲说“一些冤假错案都已得到平反,我做为党的一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也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一路坎坷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如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国家也正是需要人之际,做为一个党员我应该充分发挥党员
的先锋模范作用。恳请领导认真考虑。”此后不久,母亲就来到粮库做化验员。母亲非常地珍惜这次的工作,所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在工作中不断地创造出优异成绩。
粮食局成立了盐业经销公司,母亲做为一把手走上了新的岗位,母亲的毛笔字写的非常好,自己写了一个座右铭贴在办公室--“严以律己,诚以待人,精以求业。”时时的勉励自己奋发图强。几年来公司在母亲的悉心经营下,成绩优异,多次被市里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正当母亲初展抱负之时,最后一次允许接班,以后就在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母亲无限留恋地离开了工作岗位,不得不提前退休了。让我的小弟接班来到粮食系统……
我的父亲也是怀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积极热情地投身到工作岗位中。他对党的工作竞兢兢业业,党叫做什么从无怨言,努力把工作做好,他的经历非常的坎坷,他抱着对党的无限忠诚,默默的为党工作着,甘当人民的老黄牛。父亲展现在人前是名利场上甘无我,智行道上不让人。他不喝酒。不抽烟,闲暇的时候就看书读报,他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古今中外的书刊。他有时也一边品茶,一边观看我母亲的书法,他和母亲风风雨雨一把伞,坎坎坷坷两相挽。相濡已沫,相亲相爱,他给人以和善宽容的性格。我想我之所以平易近人,热爱文学,待人友善大概是秉承父母的传统吧。
现在父母都退休在家,记得父亲刚退休在家时,也是非常的不习惯,于是就决定去朋友那里经商,那是一家很大的公司,父亲就做他们的营销经理。先后在北京、烟台、大连等地忙忙碌碌。三年下来,在外面虽然很辛苦,却也增长了不少阅历,只是没有挣着什么钱。母亲在家里操持家务,我们也都在父母的关爱下长大成人,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家家都过的很好。想想我们的成绩是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培养与教育,是在他们的严传身教下取得的,我爱我的父母,我爱这个值得骄傲的家。
去年我那年迈的老父亲得了脑血栓,我弟弟给联系医院,找最好的脑科主任亲自治疗,看着儿女们围前忙后,孙儿也把最好吃的拿给爷爷。我的父亲很感动,现在父亲能够在母亲的搀扶下锻炼走路了,平时因为儿女们都上班。就只有母亲来照顾父亲,母亲一天要给父亲按摩两次,还要给父亲按时吃药、泡脚,又要陪父亲在楼区里散步。母亲把爱融在默默的关怀中,悉心地照料,呵护着。看到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辉下相亲、相挽,执手人生路,相伴到白头。父母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是我们前进中的动力,是我们的人生路上的航标灯。我爱我的父母.
养儿才知父母恩,到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之年,在我们这些子女都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能进行理性思考的时候,我才深深的感觉到,父母亲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生命和身体,还有热血心肝和铮铮铁骨,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多的是勤奋质朴,谦虚谨慎,与人为善。与时俱进的精神动力,而这些才是一个人傲立于世的无价之宝,是不断前进,不懈奋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和财富源泉。关于父母的话题总是说不完,对于父母的感情总是写不尽,我爱我的父母,他们在我心目中永远高大伟岸,父母的爱护,关怀和勉励将伴我信步风雨人生。
2005年3月17日姐姐隐者写于书剑梅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