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八一”建军节 忆往昔峥嵘岁月
在 十 七 师 家 属 工 厂 的 时 光
我1975年1月3日从天津市南开区武装部入伍,当年10月在门头沟斋堂北空通信团教导队(当时北空统一招收的报务员和通信设备维修技工新兵都在此学习培训,然后分配到北空各部队)完成无线电短波维修学习培训,分配到了易县场站通信营修理所,1978年初调远距导航定向台。1979年10月的一天,连部和营部领导先后找我谈话,说师部因家属工厂生产需要,借调我去帮忙。来到师部家属工厂报到,有4个人,其中2个干部,两个战士。先前已有的厂长、政委和两个工程师在家属工厂是专职,共8名军人。 师部家属工厂坐落在11区的一个小山坡上,当时共有飞行员、地勤干部随军家属200多人,(场站随军家属是另个制药厂)家属工厂当时主要生产适合食堂用的绞菜馅机,主要销售17师各单位,再就是让附近城市商店销售部门代销。生产了几年后已滞销。据说,一次38师(天津杨村)领导见到17师领导,介绍了38师家属工厂生产电视机元件很赚钱,生产工艺也不太复杂,建议17师家属工厂也生产这个,后经师部同意,于是又增调我们几个当兵的筹办这个事。
家属工厂王厂长带领我们7人先是来到38师家属工厂学习,有半个多月时间,各有分工。两位工程师(一位姓黄、一位姓陈)负责生产元件设备的设计、制造,我负责生产最后一道工序,使用仪器测试检验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为进一步深入掌握这门技术,后又来到地方辽宁省丹东市一家无线电元件厂学习,厂方见是解放军接待比较热情,但一个星期过了,就是不谈实质性生产技术设备。一天该企业一位技术人员找到我们住的军分区招待所,说愿意无偿把设备图纸和技术告诉我们,厂长听说了真高兴,也就是请这位技术员吃了一顿饭,那时人们还是很单纯的。(包括38师家属工厂后来才意识到,17师生产同类产品不就多了一个市场竞争对手吗,以后达成协议,17师家属工厂主要销往石家庄,不进入京、津地区)。结束丹东市二十来天的学习,我们开始筹备生产电视机里的无线电元件电感器。该元件就是在烤制好的磁芯上缠绕一定规格铜线,再外包一层涂料或注塑烘干完成。
时间一下就到了年底,我当时已入伍5年,父亲身体一直不好,我原先就有年底复员的想法,而且可进天津市公安局(父亲当时在天津轮胎厂工作,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下放该厂劳动与我父亲很熟,后官复原职正管人事,根据我掌握无线电定向操纵、维修技术正适用公安局,答应没问题。)可当时正筹备工厂生产开工,厂长也恳切我再干一年,我毫不犹豫放弃了这年复员进市公安局的机会,把心放在了家属工厂的生产上。我真佩服两位工程师干部,黄工程师精通电气,陈工程师精通机械,按照图纸,七弄八弄经过几次调试,还真就把生产元件的设备制造出来了。而且生产出的电感比38师只有卧式的还先进是注朔立式的。家属们分成四个组,一组将磁粉压烘烤制成不同规格的磁芯;二组将磁芯两头接上电镀铁丝并按规格缠绕上铜线;三组将绕好的电感粘料包装烘烤干;四组也就是我负责的组进行出厂产品测试检验、入盒包装(还有一个其他组仍生产少量绞菜馅机)。电感元件生产工艺最复杂的工序是将磁粉制作成磁芯,烤制不好就要报废,因此由工程师主抓。随军家属多数文化都不高,上岁数的也就初小文化,一些年轻和个别的有初、高中文化。由于生产工艺较简单,也就一个多月时间,家属们就熟练掌握了各道生产工序,我和王厂长将生产出的电感元件先后送石家庄和天津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合格后就正式批量生产了(当时是计划经济,电视还是紧缺货,产品不愁销路)。记得家属们每月工资都一样拿36元,也没什么奖金,那时排级干部工资才52元吧,在当时当地的消费水平,(西山北集上鸡蛋5分一个)每月能拿到这些钱贴补生活也很知足了,家属们的生产热情很高,每天都按时完成任务。
工厂其他干部在家属区有家,最后当兵就我一个,家属们对我也很好,飞行员家属有时还给我捎上几块高级巧克力、牛奶糖。我有时去保定、石家庄和天津出差办事,家属们让我捎这捎那,我都热心给办。记得8月份家属区发生了传染性肝炎,师部要求与部队隔离,我当时每天回导航连吃饭、住宿,一天接师部电话通知让我在家属区吃午饭减少往返,王厂长说让家属们轮流给我派饭,我当时也很高兴,你想,吃家属派饭那能差得了,可再一细想不行,人家丈夫中午也不在家,我一人在家属区吃派饭实在不方便。我说,我还是回连队吃饭好,我会注意个人卫生的。王厂长平时很照顾我,一次跟他出差回部队晚了,王厂长让我到他家,厂长爱人亲自给我做了一大碗手赶面,还卧了两个鸡蛋,我吃得真香啊,感觉就象回到家一样。在家属工厂正赶上过80年春节,腊月29那天,王厂长说,“林子,我给你请假回家过个春节吧,费用工厂报”。三十那天,我突然回到家,父母别提多高兴了,也是我第一次穿军装在家过年。
很快80年底又到复员的日子了,王厂长照顾我想继续留用,说在部队干满八年,回地方进工厂直接就是三级工(而当时工厂二级工已经20多年未调工资),每月让我天津出差购买原材料顺便回家看看,我看工厂生产可以不需要我了,也就谢绝了厂长的好意,八0年底就复员了,家属工厂党支部给了我一个嘉奖鼓励。据厂长说,家属工厂当年盈利20余万,除给家属发工资,还拿出一部分钱为部队基层连队购置了电视,为部分单位战士的床铺铺上了褥毡子,师部领导表扬了家属工厂。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每当回忆起在17师家属工厂的日子,我都会时常想念起厂长、政委、工程师和家属老大姐们,也对自己为办好家属工厂,随军家属能有一份收入,干部能更加安心部队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而感到欣慰。复员后,王厂长和李参谋来过我家一次,告诉我,家属工厂按规定缴税,正办理在地方登记注册,算地方正式企业,家属以后转业到地方可以连续计算工龄,家属们可高兴了。以后就再没有了联系。再后来,听说部队整编精简,十七师番号也给合并没了,随军家属少多了,据说,现在战士提干后大都在城市找对象有工作,也就不再随军到部队了,而家属工厂作为部队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也就自然消亡了。最近网上看了17师战友贴的照片和文字信息,师部家属区和工厂都没了,都被村民种上柿子树了,只剩下一小段残墙断壁和人去屋空的废旧平房,心里很是伤感,但这毕竟是部队建设和当地发展“不破不立”所必须,而又感到些宽慰。
我想念曾朝夕相处的战友!
我热爱曾奉献青春的17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