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闫民校 
部队: 雷达33团   
部门: 指挥连 政治处 
职别: 教导员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雷达33团的战友们,你们好吗? 
所有篇目(共129篇)

标题:

芳年华月  

发表时间:

2011-10-9 15:35:28

更新时间: 

2011-10-11 23:50:03  更新者: 罗永志

关键词:

小芳 系列  

  [这是对本篇第 3455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芳年华月》(小芳系列)

第四回

踌躇满志上山下乡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上回说到,盐哥正在生气,电话突然响起,一个男中音问道:“小龙吗?我是老村长,小芳她肿木滴啦”? 龙哥一听是老村长找他,顿时吓得魂飞胆散,接过电话结结巴巴地回答:“老村长,我是小龙啊。小芳她、她很好,我们正坐在那高高的谷堆旁边,共同回忆那过去的事情”。电话那头传来了一声长长的叹息,便没了声音,仿佛老村长也陷入了沉沉的深思---

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发生在那个火红的年代。神州大地东风劲舞,亿万民众群情激昂。红旗红歌红袖章,红星红书红海洋。一颗红心农村去,接受教育最荣光。激情燃烧挡不住,广阔天地摆战场。于是,一群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武汉、沈阳、济南、扬州、济宁、唐山、邯郸、佳木斯、松原、锡林浩特等地的有志青年便来到了冀中西北部一个叫做老兵屯的村子安营扎寨。老兵屯原名叫六岳寨,距五岳寨不远。古时候隶属中山国辖地,现在已被划定为绿色生态红色旅游开发区。举目远望,巍巍太行山蜿蜒百里,滔滔滹沱河千年不息。自古就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解放战争后期,八路军总部和部分中央直属机关就设在这一带。这个村曾经是一个兵站,最高负责人职务是站长,行政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大校。建国后,改为自然村,站长也就变成了村长。小芳是村长在战争年代收养的一个孤儿,村长对她是视如己出,痛爱有加,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要好。龙哥他们下乡那年,小芳刚刚20岁,农夫山泉加上绿色小米,把她出落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小芳小时候跟随前辈渡江占领南京,还在虎踞龙盘皇朝古都住过几年,见多识广,回到农村更是显得非同一般。她扛锄能下地,提笔能作诗,抽空搞装修,业余说相声,多才多艺,纯情善良,天真活泼,人见人爱。没事的时候喜欢对着镜子梳理两个粗粗的羊角辫,微微一笑便显露出两排洁白如玉的牙齿,还有一对浅浅的酒窝,那模样有几分像那个姓史的北京知青。

老兵屯的的村民大都是战争年代从事后方工作或建国后转业复员的军人和家属组成。村民良好的素质使这里养成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醇厚民风。知青们的到来为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带来了活力。乡亲们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孩子,争着抢着往自个家里拽,争不到的就找村长提意见,村长没办法,只好先紧着他们要。龙哥和一位来自重庆的叫罗勇的知青分到了距村长家不远的一户姓徐的大妈家,可把这老太太高兴坏了,说一天不见他们就想的不行,经常把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做给他们吃,以至于到现在龙哥和罗勇也忘不了那位可亲可敬的徐阿姨。

龙哥憨厚稳重,平日里话不多。那罗勇却是大翻大正,个子不高却身体健壮;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好像一天总有使不完的劲,农活本来就苦,口粮又不够吃,别人中午晚上都早早休息了,他却手捧一本红宝书边看边笑。为这,好几次被村里评为学习积极分子,到处做活学活用演讲报告。后来才知道他那是在作秀,屁股底下藏着一本黑皮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一看没人就将黑书换红书,倒是积累了不少破案经验,后来当了刑警还真派上了用场,侦破了不少大案要案,还荣立过一等功。这家伙生来顽皮,从小对舞刀弄枪情有独钟,功夫十分了得,有巴蜀小罗成之名号。什么柯尔特,强力式,123号左轮,20响快慢机,二把盒子,三把短一寸,公安枪,勃朗宁等,长枪有什么三八式马枪,中正式,德国耷耳毛瑟,53式步骑枪,波波沙,卡宾枪,加拿大冲锋枪等等,他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能打得很准了,经常率领一帮小朋友拿着枪对着树上的苹果一通乱射。他打小机灵嘎坏,知道大人们开会中途要休息几分钟去方便,就告诉一群孩子每人都要占领一个厕所的蹲位,占着茅坑不拉屎,憋得大人尿裤子。要说这事不光彩吧,可小家伙们都非常乐意地去完成这项一不怕脏,二不怕臭的“任务”。最可恶的是,他发现伙房后面炊事员种的南瓜长的好大,就想出来一个歪主意来,在每一个大南瓜上面用刀都剜了一个洞,然后命令每个小孩坐在一个南瓜上,任务就是必须往南瓜里面拉一泡屎,完不成任务的不准起来。他还让一个大一点的孩子装扮成纪检书记,专门负责检查劳动纪律, 哪个孩子拉不出来,就必须去厕所抠一坨屎来塞在南瓜里面,然后再把那块南瓜盖上。他最高兴就是看到炊事员切南瓜的那一刻,只见手起刀落,“哗”的一声,里面那臭烘烘、稀汤汤、黑不黑、黄不黄的东西立马就流了一案板,炊事员的身上脸上都是黏糊糊的东西。此情此景令人作呕,他却感到是多么的“幸福”!

就这么一个顽童,经过接受贫下中农的半年再教育,竟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特别是在小芳面前,表现的就像一个成熟的大哥哥。见到小芳挑水就赶紧抢过扁担一口气把能盛二十四桶水的大水缸挑满。分给小芳的地里活他也主动承担一半,有一次还跑到全国最大的那个庄里买了一条红围脖送给小芳。小芳对他也是心存感激。龙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面却佯装不知。

老村长早有自己的打算,悄悄把小芳叫到一边道:“罗知青人好不假,但恐怕难以留驻。我夜观天象,见北斗发亮,群星闪烁,这个人的发展有可能要从北方起步,而且前途无量,他早晚也是要远走高飞的。你到不如和龙知青结成一对,别看这人不吭不哈,可也是水中蛟龙啊。他不但会写诗照相,还会下厨做饭,是天下难找的好男人啊。再说,他老家离咱们这不远,紧靠微山湖,是个鱼米之乡,将来他就是不当官,凭他那下湖采莲子裤衩丢了都不顾的勤劳劲,也饿不着你,也免得你担惊受怕坐高铁高处不胜寒,朝天门码头挤破船浑身出大汗之苦,又能省下不少盘缠。你看行吗”?常言道:铁板有缝隙,隔墙有耳朵。老村长的这番话恰巧被起夜方便的龙哥听个正着,不由得心中暗喜。正是:

  老兵屯里故事多,广阔天地谱新歌。

  自古美女爱英雄,村长成全小龙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高人分解。

 

此文人物原型取自咱网7位战友,如有得罪,还望原谅。

 

对苗知青的批评

站好啦!不是我说你,你也太小心眼了。我和枫梅心有灵犀、配合默契怎么啦?你就吃醋不干活了?你看人家枫梅,一边装修房子,还一边顾着高粱地里的事,你却整天背着个手在公园里头邯郸学步、西施效颦,腿弯得都快赶上四方山下的乔乐布了。像话吗?在山头上你是怎么教育别人的?都是为了革命工作,还分什么男女?闻什么味道?一点政工干部的觉悟都没有。你以为你是赵王啊!这是老兵屯,解领队不是一直教导我们光说大话不办实事、那是不行的吗。稍息!跟我一起把下面的古尸念一遍:
本来就是跑题版,
话说冒然理太偏。
都知大话说得好,
怎能袖手又旁观?
老兵屯里都有份,
你不出山谁出山?
若把村长气坏了,
知青和你没个完。   

  

评论(共 27 篇):

   

共 27  篇,第2/1页 首页  上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6-2 22:55:32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