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校军衔
黄新原
在空六军网上,看到不少有大校军衔的战友,如付站长、郭参谋长、常参谋,还有燕燕。由此想到那些开国的大校。
1955年授衔时,有一个重要概念,叫做“编制军衔”,这是一种理论“基准”:只要是军长,“编制军衔”就是中将。但据当时一些老人回忆,因评衔条件掌握极严,普遍存在实授军衔低于编制军衔现象,当时全军所有在职的军长、政委中,只有几个人被授予中将;师长的“编制军衔”是少将,而当时大多数师长、政委被授予大校。
从1952年开始,军衔制定工作启动。总干部部当时与苏联专家酝酿的方案中没有大校,从上校直接蹦到少将,但后我们否定了苏联的主张,设了大校一级。按当时的规定,授予大校军衔的多为1952年前的正师职干部,也有相当一部分抗战时期入伍的准军职和副军职干部,还有一部分红军时期入伍的副师职干部。全军首次被授予大校军衔的不足1300人,仅为少将人数的1.6倍,可见那时大校的授衔条件相当严格。然而,不想当将军的军人是没有的,大校离将军只一步之遥,所以在这一级别的干部中不少人终生抱憾。何况这些大校中确有不少人既是当将军的材料,也是当将军的职务,只是因为《条例》精神和掌握尺度问题而与将军失之交臂。而且当时在职的军长、政委中,竟也有2人被授予大校;在副军职和准军职军官中,有56人授大校(2人授上校);从一些当时授大校的人的履历看,其中大都有辉煌经历和赫赫战功。这也是1960年后由大校晋升少将有554人之多的原因。但大多数大校因1965年军衔制的取消和1988年军衔制恢复时年事已高,除极个别的,都与将军梦无缘。
我曾和一些对此感兴趣的朋友聊天,他们说,这些不是“将军”的“将军”,有几大遗憾。一是授衔前本来就是“铁定”的将军,有的在建国前就已经是军职,但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自己犯错误,有的是被从严“掌握”,而没有授成将军;加之1955年后有一大批大校和上校一级的干部为充实地方干部队伍,而脱下军装;有的朋友开玩笑说,还有一种,就是眼看少将都到了嘴边上,咔嚓一下1965年取消了军衔制,如果晚一年取消,哪怕半年,就会多晋升多少位将军。再有,1988年恢复军衔前,一些身居高位,按条例肯定可以成为第二次授衔的将军,但也就在此前一两年,都被“批准”离休,“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这虽是玩笑,却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1964年一下提了那么一大批少将且不说,直到1965年“摘牌”前夕,还有少将“诞生”。
现在有不少人对“大校”这一级感兴趣,还因为大校是跨行政级别最多的一级,它包括了从行政12级到行政8级共5个级别。在一般人的常识中,大校通常是11级、10级、9级最为普遍,对此我专门询问了一些老人,一位老人果断地说:“12级大校肯定有,但是否有8级大校,不知道。”巧得很,正好一位朋友电话聊起这事,说:“我父亲就是8级大校,当然64年他提了少将。”
据统计,从1955年至1965年先后授于或晋升大校3193名,到目前健在的还有600人左右。如杨白冰就是1958年晋升的大校,80年代的空军政委朱光,是1960年晋升的大校。附带要说的是,人们只知道1955年的女少将只有李贞一人,岂不知女大校也凤毛麟角,我只知道罗荣桓元帅的夫人林月琴是大校军衔。
就在前天,一位朋友的父亲过百岁生日,总政和老干部局以及干休所的人都来祝贺,据说光组织给的生日费就有一万元。那老人就是个大校。风和日丽时,经常能看到儿女扶他出来走两步,那是个奇特的老人,喜欢西洋音乐,酷爱组装收音机,他那里收藏着从创刊到今天的全套《无线电》杂志。这在那批工农干部为主的老军人中极为罕见。到他家一看,也很有趣,一般客厅的墙上都挂着画,他家迎头看到的却是老两口的大幅照片,老头穿大校军服,老太太穿少校军服。老太太也快九十了。我那朋友说,老太太因为是医生,很有优越感,经常训斥老头,有时气极了还想推他一把,儿女们时刻留神,我朋友说,可不能让她推着,不推,老头还要摔跟头呢。
昨晚,我给那朋友打了电话,向他祝贺老人的百岁诞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