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黄新原 
部队: 炮2师   
部门: 4团高机连 
职别: 报话员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回到娘家了,向战友们致敬! 
所有篇目(共109篇)

标题:

儿童节忆旧——我们这代人的童年  

发表时间:

2012-6-1 12:04:00

更新时间: 

2012-6-4 22:56:11  更新者: 罗永志

关键词:

战友 北京  

  [这是对本篇第 4021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儿童节忆旧

 

——我们这代人的童年

黄新原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每逢这天,全社会都在关注儿童,这让我也想起我们这代人的童年。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提起幼儿园,都认为那是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光。当年有个歌,歌词有“好阿姨,阿姨好,阿姨像妈妈……”那时阿姨确实像妈妈,记忆里阿姨比妈妈好象还亲。那时父亲不在北京,弟弟在幼儿园,妈妈是医生,每周只接他一次,而且很晚。周六晚上,所有的小朋友都走了,只有他一个人抱着阿姨给他准备的小包(包里是两件衣服和几块糖),等在幼儿园门口,阿姨不走,陪着他,妈妈每次都是路灯亮了才来。如果遇上妈妈值班,他就只好被阿姨带回家,在阿姨家,他觉得比跟妈妈在一起还高兴,总是有很多好吃的。而且那当“临时妈妈”的阿姨并不是固定的一个,是轮换值班,赶上谁是谁,但谁都像妈妈

一位朋友,家住北京白塔寺,从3岁到5岁都在幼儿园度过,那是一个大四合院,当时托儿费分几种:有每月二块五的:中午不在幼儿园吃饭。这种孩子的家长多在附近工作,中午下班接孩子吃饭,然后再送回来;有三块五的:中午幼儿园管饭;还有五块的:这种是既管午饭,晚上还管送。每天晚上,幼儿园门口停着两辆带篷子的三轮车,一辆往阜成门方向送,一辆往沟沿儿方向送,每辆车上坐4个孩子。幼儿园里一共十几个孩子,中午阿姨熬点稀饭,蒸点包子;平时就在院子里玩,没有什么玩具,也不教识字,因为阿姨也不识字。

50年代后期,在大跃进的热浪中,农村也办起了幼儿园。战友传富描述当时安徽农村的幼儿园:土炕上的孩子们喝着黑绿色的稀菜汤,一个瞎老太太坐在屋门口,一条腿抵着门框,谁也不让出去;战友孔熙回忆他家乡福建农村当时的幼儿园:生产队的幼儿园就设在他家隔壁的院子里,也是老太太看着孩子,这种看孩子的老太太是可以挣工分的

应该说,50年代,不仅在农村,就是在大城市,孩子们的生活都是低水平的。就是在北京,孩子们能经常吃到零食的人家也不多,有的杂货店,会把一分钱一块的水果糖切成两半卖,孩子拿着家长给的一分钱,买上半块糖,外加两个枣或一个沙果,这就已经足以引起小伙伴的羡慕了

孩子的零食也不像今天那么多,基本以农副产品为主,比如当令蔬菜:夏天的西红柿,秋天的萝卜,冬天的红薯都是孩子们的零食。嘴馋的孩子什么都吃,很会自己解决问题,山上的酸枣,地里的玉米杆都吃得很过瘾,树上的槐花、榆钱,能一把一把撸下来往嘴里送。偶尔生病了,妈妈给买个苹果,或买一“牙儿”西瓜,那已经是很高的“待遇”了。春游家长给带上5分钱。如果带个圆面包,那是很“洋气”的事,大多数孩子都是带着糖三角、豆包和糖饼。奶奶如果带你去公园,2分钱门票加3分钱1根冰棍,就会把你打发得像过节,一连高兴好多天。像北京孩子当时记忆中的16分一斤的动物饼干、2分钱一碗的酸梅汤、2分钱一个的米花团,比今天孩子们吃的巧克力、喝的可口可乐要好吃好喝得多。

后来我们上学了,文具和今天比,当然也是低水平的。小学生如果有一个在商店买的帆布小书包,就算是“上上等”了。很多孩子都用家做的书包,尤其女孩子,就是一块花布砸成一个布兜,上面钉两个布襻,就当书包了。因为布的缺乏,有的书包是小碎布连裰而成。文具盒通常是铁皮的,很多孩子是用哥哥姐姐的旧铅笔盒,不少是坑坑洼洼,上面的图案也斑斑驳驳。5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孩子,到60年代前期上小学,已经有了塑料铅笔盒,黄的绿的,透明漂亮。铅笔盒里通常有一把削铅笔的折刀,或者竖刀,竖刀要比折刀便宜,但很锋利很危险,容易削到手。到后来有了塑料转笔刀,是很大的进步,确保了孩子的安全。50年代,孩子们用的铅笔大都是一两分钱一根,谁如果有一根中华铅笔,那也是足以骄傲的事情。铅笔之外,必有一至两个铝皮笔帽,它的功能一是护住削尖的铅笔头不让它折断,还有一个作用,是把削得很短,手捏不住的小铅笔头套在笔帽上,就可以接着用。

除了文具,玩具也记忆很清楚,有木杆上缠着蓝白布条的红缨枪,涂着银漆,带着纸质刀壳的木刀。孙悟空、猪八戒的鬼脸,也是纸做的。在记忆中我曾拥有两件“现代化”玩具:一只带花纹的小陀螺,陀螺的轴实际是块磁铁,把它一转起来,底下放一个铁丝做的五角星,那五角星就会在磁铁轴的沾连下飞快地蹿来蹿去;一支黑色铁皮小手枪,里面可以装砸炮。我把它别在肚子前面,感觉很威风。小时有个抽屉,里面装着玩具,记得有一排子弹壳,一只鸭蛋形的铜质小墨盒,一大把橡皮筋,还有4个红颜色的羊拐,当时男孩儿女孩儿都玩拐,拐以羊拐为上品。

我们这代人的幼儿园

  

评论(共 20 篇):

  评论者: 罗永志

发表时间:2012-6-4 22:56:11

   冯小红把一班和三班的也发给我们看看嘛!   

 

  评论者: 冯小红

发表时间:2012-6-4 22:15:38

新原大哥:那张照片的背景是幼儿园吧?照片里没你,很遗憾。我们那年的毕业班照片,一班和三班的目前都找到了,在我们的同学录上有。只有我们二班的没有,目前找到的同学都没有这照片,更遗憾呀!
栗健有个弟弟叫栗卫曾是我们班的,长得很像。其他有几个女孩儿也有点眼熟,叫不上来。   

 

  评论者: 范建

发表时间:2012-6-4 22:11:19

新原,你有惊人的记忆力,而且记忆留存完整,你可以再写一个五十年代的儿童.我刚出差回来.   

 

  评论者: 罗永志

发表时间:2012-6-4 20:43:42

    魏燕说到在手腕上画手表,这可是小时候经常干的事情,我们还一只手上画一只呢,玩的无聊时还画胡子,画眼镜,有个女孩子也跟着我们画胡子,结果回去挨了一顿好揍。   

 

  评论者: 魏燕燕

发表时间:2012-6-4 19:00:16

   新原哥,我也白忙活了半天,打你的文章上来第一天,我是第一个看到的,(还没有留言)我拿着放大镜看了半天,找那个“小豆芽”也没找着,闹了半天没有你,童年的记忆仍存,我上的幼儿园是条件最好的了,供给制,汽车接送,统一的被褥,统一的围嘴,统一的刷牙缸,统一的饭碗,玩搭积木,盖大楼房,骑小木马,、转小转椅,小秋千,小滑梯,好着呢,长大了上学了,也玩羊拐,去大会堂玩大观园,各种游艺应有尽有,还看电影,玩撒棍,也在手腕上画个表,太逗了,童年的事咋就忘不了呢?那是最美好的时光了!   

 

  评论者: 黄新原

发表时间:2012-6-4 11:25:59

小红,是,叫栗建。   

 

  评论者: 冯小红

发表时间:2012-6-3 22:02:48

上排右一那个大男孩儿是姓栗吗?   

 

  评论者: 闫民校

发表时间:2012-6-3 18:42:29

共同的经历,难忘的记忆,写得太生活了。   

 

  评论者: 闫瑞敏

发表时间:2012-6-3 15:50:40

大家都失望了!呵呵。。。   

 

  评论者: 黄新原

发表时间:2012-6-3 14:31:14

伟力、谢力、永志,你们都白忙活了,抱歉,这里面没有我。这确实是我们的班,但我从来不记得看到过这张照片,直到一次小学同学聚会,有人拿出来,我才看到。记不起为什么没有我了,估计还是因为经常发生的事——我病了。

谢谢徐主任的点评。

谢谢维萍,伍子、小闫、谢力和我一起回忆童年。

谢谢郭果小朋友,你的童年要精彩得多了。   

 

  评论者: 罗永志

发表时间:2012-6-2 16:29:42

  标题:他是你吗?

新原兄,这个小家伙就是你吗? 

 

 

 

  评论者: 罗永志

发表时间:2012-6-2 16:22:22

   看见照片里面的那些孩子,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他们的衣着,发型,辫子,还有阿姨的衣着都是那么亲切,可是我却找不到你在哪里,因为你那时也就五六岁的光景,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这张老照片太珍贵了,这让我一下子想到你可是搞收藏的呀!   

 

  评论者: 谢力

发表时间:2012-6-2 9:55:33

我也是看了半天,也没找到哪个是你。   

 

  评论者: 谢力

发表时间:2012-6-2 9:49:30

宛如昨日,这些我都经历过,花书包、铅笔套、铁皮铅笔盒、拼布沙包、抓样拐、弹玻璃球、扇洋画、踢鸡毛毽、做弹弓、跳皮筋、刻电光纸,玩得花样繁多,有些要自己做,虽然物质缺乏,但是快乐,没有更多读书的压力。现在孩子们真累,玩成了一种奢侈。愿你能写更多的回忆。   

 

  评论者: 龚伟力

发表时间:2012-6-2 9:49:16

新原,你的记忆力真强,儿时的事情记得真细。照片哪个是你?   

 

  评论者: 徐同联

发表时间:2012-6-2 9:23:42

  新原这篇如数家珍感情细腻,故事真实普通的作品真真实实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儿童生活,什么是生活这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好作品,是生活的启迪变作创作的题材,再加上新原的才华和天赋,写出这么让人亲切熟悉的儿时记忆。生活每天都在感动着我们,给予我们真、善、美的启迪,生活最丰厚的艺术资源,精彩的人生故事写不玩,趁年轻写要抓紧写。别像老太太这把年纪了,一天等于一年过都赶不出来了。   

 

  评论者: 陈维萍

发表时间:2012-6-1 22:19:30

作家您好! 照片很珍贵,居然保存的这么好,佩服!文章写的细腻、贴切、真实,因为我们的童年时代就是这样过来的啊!记得我们小时候摔跤,总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哭,没有就爬起来;挺可笑的!记得我们小时候画在手腕上一个假手表向小朋友炫耀,那表针是不会动的,但是它却带走了我们童年美好时光。我们不再年轻,希望大家保持一颗童心,健康快乐的生活!   

 

  评论者: 武燕平

发表时间:2012-6-1 16:53:15

照片太珍贵了,写的也很真实,那就是我们的童年,一幕幕象放电影。   

 

  评论者: 闫瑞敏

发表时间:2012-6-1 15:05:16

作家就是不一样,总能把不经意的事想起来,写出来。这文章也钩起我儿时的回忆。谢谢。   

 

  评论者: 郭果

发表时间:2012-6-1 13:12:53

穷也罢福也罢,童年永远都是最美好的时光!   

 
   

共 20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5 11:55:53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