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军 粮 城 1970年,高炮4团自张贵庄东移,进驻军粮城一带,一至到现在,42年历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输送到全国各条战线,在各地发出光和热,产生了巨大效能。这些战友有的已退休;有的还在奋斗中。 刚到军粮城,到处是稻田。不少连队,螃蟹爬入宿舍;泥鳅就在炮周边。修阵地;建营房,搞训练,作战备;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水田改旱田,部队好过,农民倒霉,仅有的“机米厂”也停产了。 张贵庄路以北,荒漠一片,只见芦苇不见人,冬季偶有骑“铁驴”拾柴草人,艰难前行,大风警报:10.1国庆节刮到5.1节。 原房东来电话说, 现在,荒漠变成大工厂,开发区,保税区,东丽区,我在的9连,及4连,5连等集体搬迁,住上高楼大厦。 指的军粮城(军粮城是五六个村庄的统称)也好,“三会海口”也好,确切地点究竟在哪呢?经过多年的历史考古发掘,最终考证出,当年最早的漕运港口遗址就在如今的军粮城西北的刘家台村附近,考古工作者们习惯上将其称为“唐城”。“唐城”这座古文化遗址有可能在唐代以前就形成了,而且一直保存到清初。(清康熙13年《重修天津县志》:“基址尚存”,就是说那时还存在着遗址的城垣旧迹。)唐城遗址在现在的刘台村西南面,距离现在的军粮城大约二、三里左右,那里有一片高出地面1米的土台子,这座土台子略呈方形,长320米宽250米,据当地人讲,建国后还有土城遗址的轮廓。近些年来,由于村民挖土和开垦荒地,再加上城市建设用土,原来的土台子已经不够完整了。在这里居住的老年人,习惯将那片土台子叫做“西门”。这就更加证实了这座古文化遗址的可靠性。城址遗存散布了大量瓷、陶碎片,均为唐代瓷器,数量最多的是青釉瓷碗,深肚实心圈足,为唐代早期出品。据说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大量瓷器碎片的存在,影响了农民正常的开垦使用,才得以使唐城遗址保存了下来。据考证在城址东南的塘洼、杨台等地,还有多处唐代墓葬,曾出土了带有青龙白虎浮雕的大理石棺,唐代流行的海兽葡萄铜镜和大批唐代风格的胡人俑、陶制明器等。考古队在军粮城刘家台附近还发掘出唐代的石棺葬和砖墓葬,有大量胡奴俑、奏乐俑、骆驼俑、人首俑、人首鱼身俑和马首俑等随葬品出土,从墓葬主人的豪华生活,也反映了在唐代时军粮城发达的程度。另外还有一个传说,在刘家台东南的塘洼村,就是当年因修造唐城而挖掘成的一片洼地,最初叫唐洼后改为塘洼。 时间到了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后,江南海运逐渐减少,到宋朝出现了以白沟(相当今大清河及海河一线)为界,宋辽对峙的局面。宋辽分治南北百余年,致使三会海口失去了南北转运的功能。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北迁夺界河入海,海岸线逐渐东移,军粮城一地作为海港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
|
|
|
|
评论者:
殷维明
|
发表时间:2012-6-10 10:47:48 |
|
|
说起军粮城,就想到小站米,真好吃! |
|
评论者:
刘祺云
|
发表时间:2012-6-9 22:13:24 |
|
|
67年我在这里修建农场,农场旁边有一条天津出来的污水河,芦苇荡里有很多螃蟹水蛇。当时我们每天穿越天津市运砖,手指头还磨出了血,经常去天津站吃混沌。当时正是文革市区到处是标语。农场建成后第一年就收获30万斤水稻,我又来这里采访拍照片..... |
|
评论者:
王进乐
|
发表时间:2012-6-9 19:19:28 |
|
|
军粮城既熟悉又难忘的“城”。是我们新兵连集训的地方,现在都是港口开发区了,变化真大! |
|
评论者:
徐同联
|
发表时间:2012-6-9 10:10:22 |
|
|
军粮城是北空农场,个师以上单位都有地种稻子。现在早已是港口开发区了。 |
|
评论者:
邹存强
|
发表时间:2012-6-9 10:03:41 |
|
|
军粮城是我一生一世,想忘也忘不了的地方,军粮城给我了很多的快乐,也给了我一生一世的忧伤。 |
|
评论者:
黄新原
|
发表时间:2012-6-8 21:19:15 |
|
|
军粮城于我,是个难忘的地名,当时连队回国,就住在军粮城张贵庄。下了公共汽车,还要走40分钟。远外是陆军的130大炮,近外是老百姓的庄稼。骑车去团部换电池,周日请假去塘沽吃小馆,苦中有乐,关键是无论苦乐,永远难忘。谢谢战友! |
|
评论者:
王锦球
|
发表时间:2012-6-8 10:38:41 |
|
|
空军高炮四团已恢复在空军的建制内,团部内旧时的东西已越来越少! |
|
评论者:
王锦球
|
发表时间:2012-6-8 10:36:34 |
|
|
军粮城,曾有我一段成长的记忆; 军粮城,更有我前年重游的感慨; 军粮城,还是我脑海中的军粮城, 军粮城,似乎缺少了与时代同步的景象! |
|
评论者:
陈子才
|
发表时间:2012-6-8 10:26:49 |
|
|
军粮城——好熟悉好亲切的名字,我在那里曾经住过一段时间.第一次是76年冬,在我们部队农场带新兵.搞训练(我带的是汕头澄海入伍的新兵)住了三个月;第二次是79年春参加空军在军粮城(原五七干校地方)举办的政工干部教导队学习,时间四个月.军粮城给我的印象是宽广辽阔,一望无边的盐碱地和芦苇荡,是种植水稻的好地方,河田里鱼虾也不少.不愧为鱼米之乡!那里的农民也很勤劳肯吃苦也挺善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带兵的经历和教导队学成后的收获!军粮城是肋我成长帮我进步的好地方!永远忘不了!谢谢尚股长的佳作勾起我的回想!多谢啦!祝夏安! |
|
评论者:
闫民校
|
发表时间:2012-6-8 8:14:15 |
|
|
小站米,晶莹剔透。是条河沟就有鱼虾。都成了历史。 |
|
评论者:
范建
|
发表时间:2012-6-7 22:29:13 |
|
|
见文长知识.不知军粮城还有没有四团遗留下的部队.记得那时有个四团的农场,是在什么地方.我还在那里种过地呢.请赐教. |
|
评论者:
袁玛瑙
|
发表时间:2012-6-7 21:44:14 |
|
|
说起军粮城,就想到小站米。粮食市场早就放开了,市场上唯独见不到这种米。很想再尝一尝。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