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王进乐 
部队: 464医院   
部门: 辅助科 
职别: 技师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祝战友们身体健康!


沈阳见!!! 
所有篇目(共1933篇)

标题:

五种“脸色”小心要你命  

发表时间:

2012-6-11 20:01:59

更新时间: 

2012-6-12 11:24:12  更新者: 闫一旭

关键词:

保健,脸色 健康  

  [这是对本篇第 1658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五种“脸色”小心要你命

         http://health.msn.com.cn 2012-06-11 04:15:00 来源: 健康女性 

        http://health.msn.com.cn/healthcare/20120611/04151420592.shtml 

    疾病征兆:鼻类呈红色或紫色

  病情分析: 鼻尖代表了心脏的情况。鼻尖呈红色或紫色可能是血压偏高,或盐和酒精摄取过多。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要避免摄入过多的盐,戒烟限酒,以清淡饮食为主,起居规律。

   应对措施:

   1.控制热能及体重。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多数高血压患者会伴有超重及肥胖。限制热能摄取,使体重减轻后,血压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肥胖者应节食减肥,体重减轻每周1—1.5千克为宜,体重每增加12.5千克,收缩压上升约10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约7毫米汞柱。

   2.限制食盐摄入。食盐摄入量高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也高。每天吃10克盐,高血压发病率约10%;而每天吃20克盐,高血压发病率则为20%,保持低钠 饮食,每天钠量维持500毫克,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疾病征兆:皮肤过于白皙

  皮肤过于白晳,可能是气血欠亏所致。改善这一症状,可以将红枣、花生米用温水浸泡后,用小火煮熟,再加些蜂蜜熬至黏稠。常吃这些食物,可使脸色红润起来。

  应对措施:气血双补法

  气血双补的食物既可补气,又能补血。常用的食物有猪肉、猪肚、牛肉、鸡肉等,常与之相配伍的中药有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等。药物调理需在中医指导下服用。

  1.宜多吃具有补血、补气作用的食物。

  2.宜多食性平、味甘的温热食物。

  3.宜多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类食物。

  4.适当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食物。

  5.蔬菜中铁的含量较低,吸收差,但是新鲜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参与血红蛋白的生成,叶酸缺乏可造成大细胞贫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贫血。因此亦要多吃蔬菜。

   疾病征兆:眼圈发黑、脸色晦暗

  早上起来,如果发现自己面呈此状,表明肾脏负担太重了。要减少用盐量和用糖量,能不加糖的菜尽量不要加糖,用鸭肉煮栗子、烧大白菜等进行食疗。此外,吃啥补啥,可用猪腰子煮汤吃有一定的疗效。

   疾病征兆:耳朵发红

  耳朵代表了肾的状况。耳廓呈红色或紫色说明循环不好。要少饮酒,少吃精细食物,少吃糖,多做运动以促进循环功能。

   疾病征兆:面颊呈褐红色

  面颊发红是高血压的征兆。因此,面部呈此颜色的男人们要注意减少吸烟量或戒烟,经常量血压。

  

评论(共 3 篇):

  评论者: 闫一旭

发表时间:2012-6-12 11:24:12

进乐战友你好,感谢你为战友网转载许多养生保健文章,我代表保健栏目组向你致谢,如果方便你在转载这类文章时,关键词注明保健二字即可,它便自动进入养生保健栏目,这样便于战友们浏览学习,谢谢,我已给你改了一部分,希望你以后发表时注明即可。   

 

  评论者: 王玲芝

发表时间:2012-6-12 11:04:55

你的经验可真丰富啊!看样子学无止境啦...   

 

  评论者: 闫瑞敏

发表时间:2012-6-11 20:34:05

真真快成专家了。
   

 
   

共 3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2 7:09:10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