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鲁医生的电话,王松山主任凌晨离世了,顿时脑子里一片空白。
燕燕建议,我们把他的故事写出来,以此来悼念他。
去年,医院60年纪念庆典时我去看他,他告诉我,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为了这一天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安排好了后事,没有了顾虑和遗憾。
在他患病后,手术、化疗终于没有挽留住他的生命,病情不断的恶化。面对死亡,他的淡定、他的坚强,给了我深深地震撼。
他拿出一瓶西洋参给我看,“这是上次手术时你送给我的,我还留了一瓶一直没有舍得吃,是想留个念想”。
我强忍着泪水。因为去看他之前就说好了,谁也不能流泪。
离别时,我们紧紧相拥,彼此都明白,这也许就是最后一次见面。他是医生,从业那天起就面对着病痛和死亡,因此更知道疾病会留给他多少时间。
他是文革前的老大学生,从医学院毕业起就在464医院工作至退休,他将一生献给了他的理想、他的病人和他热爱着的医院。
同他在一起工作,有着尊重、也有着畏惧。记得工作不久的一次值班,有个女孩得了脓毒血症需要输血,但是输血一直不畅,我便找来注射器慢慢推注,不料女孩出现了休克,口吐白沫、眼睛上翻,一时间我慌了手脚,急忙换成液体,急呼王主任。主任马上推来了氧气瓶给病人吸上氧。让我测血压,我带上听诊器,耳朵里面直打鼓,搞不清是自己的心跳还是病人的脉动。主任接过听诊器,测量后告诉我,血压还有,比较低,我紧张发抖的双腿支撑住了要瘫软的身体,没有倒下,镇定了片刻,急忙又转入了抢救中。一个小时后女孩慢慢恢复过来。
我犯了大错,好心差点要了人命。事后主任并没有责备我,而是像兄长一样对我说:“你是因为经验不足,这样的病人输血时要给氧气,防止因红细胞缺氧给病人造成休克。其实当时病人已经测不到血压了,我没有告诉你,因为我怕你一紧张真倒下了怎么办,就咱两二个人抢救,忙不过来”。
我知道,这轻声话语中带着分量、带着希望、带着爱。
他像一棵永远是不会倒下的山松,植根于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手术台前,太多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太多太多被他从死亡的边缘挽回的生命;太多太多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如有来世,我还会做他的学生,接受他的熏陶和教化,再把我们今世的情谊化做来世的师生情。
他并没有走远,他的论文还贴在万方数据库里,可以随时的学习和感悟,在此能寻觅他的成就和对后来人的影响。
他走了,留给了我们思念、鼓励和鞭策,也留给了我们一棵永远不倒的山松般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