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袁玛瑙 
部队: 空17师  空军九江场站 
部门: 易县场站政治处 
职别: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军旅生涯,这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战友的称呼,把彼此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走进空六军网上家园,让我们共同细诉昨天、今天和明天····· 
所有篇目(共76篇)

标题:

我眼中的乡下人  

发表时间:

2012-8-3 16:18:32

更新时间: 

2013-3-3 22:25:57  更新者: 袁玛瑙

关键词:

文学  

  [这是对本篇第 6128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我眼中的乡下人

 

  凡是树木,无论大小高低,根都植于土壤。

  大多国人,倘若寻宗问祖,根都源自农村。

  我的祖籍在长江以北的湖北省黄梅县,那里是一片广袤的乡野。很小的时候,我曾随母亲回过祖籍地,乡间的清新气息,淳朴的乡情民风,农村生活的艰难困苦,在我幼小的心灵深深地留下最初印象。

  在九江城里人眼中,江北人,即乡下人,都是些土得掉渣的“乡巴佬”。尽管看不起“乡巴佬”的,也只不过是城市平民,但从那种说话神态中,无不显示出城里人的优越感。

  其实,我们很多人原本就来自农村,或者是农民的后人,与乡下人都有脐带关系,相互之间的联结源远流长、千丝万缕,在这农村人口众多、小农经济延续了几千年的辽阔国度血脉相承。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空军九江场站担任政治处副主任,因负责处理军民关系,在工作上与当地乡村干部和农民有较多接触。

  记得一次飞行训练时,一架飞机进入螺旋状态,栽在瑞昌高峰乡,将一条堤坝砸一个大坑,并毁坏农田的一片青苗。事故给当地造成的损失需要作出补偿,部队方由我来处理这件事情。当时,此地的群众对军队还处于“全国人民学解放军”时期的那种感情。我在事故现场听说,飞行员跳伞落在树上而后滑下来,当时精神恍惚,很快就有老乡用自行车将其驮到家中。这家人对飞行员的遭遇极为关切,仔细询问摔着没有?身上有哪里不舒服?还特意为他做了一碗热乎乎的荷包蛋。当商淡补偿之事时,村支书实打实地说明填坑所需的力资以及被毁青苗的价值,提出的要求之低,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这位老支书说,村里有人要我多算些钱,这怎么行?该多少,就是多少,怎么能昧着良心做事呢!。乡里人的这种质朴和善良,使我深受感动。

  而部队驻地附近的农民,见的世面和场面相对多一点,每当发生军民纠纷,处理起来往往就比较棘手。对方索要的诸如医疗、护理、营养、误工之类的费用以及其它名目繁多的补偿费,让人听得头皮都发麻,真有点象有人戏言的“翻身靠共产党、发财靠飞机场”的味道。个别村干部唯恐要求得不到满足,见我又是九江老乡,还用乡下人的那种狡黠神情同我调侃:“袁主任嘞,莫看不起我们村干部啊,这个事情,我们想搞代(大)就搞(大)、想化小就化小哩”,叫人哭笑不得。在这里,我也看到乡下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秉性。

  不过,现在仔细想起来,何止是乡下人,城里的不少人同样也是如此。实际上,从市井到官场,我们周围的人无论外表是什么,骨子里都是农民。因为,我们的血管里都流徜过乡下人的血液。难道不是么?。

  乡下人过惯了苦日子。而从乡下走出来的,有相当多的人却很有出息,这是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我想,也许困境能使人更容易励志、更懂得珍惜吧。农民的子孙,自然也不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他们打从上学接受教育起,就有跳出农门的强烈欲望,深知要改变人生和命运全凭自身的努力,因而往往比许多城里人更加发愤、更能吃苦。事实上,在我们周围,来自农村的优秀人士和成功人士的确大有人在,有的甚至是或曾经是关乎自己前途和命运的人物。在这些人面前,作为先前一步进城的城里人,还有什么资本嘲笑这些曾经的乡下人呢?

  我家很早就随祖父从江北逃荒落在九江,后来大姑、二姑和伯父先后返回老家,母亲的娘家也在老家附近。除了父母,叔父和细姑都是在九江成的家。我们这一辈人成家一段时期后,家中的老人大多相继离世。平时只要有机会,我们会塞点小钱,拿点旧衣服和旧家什,接济乡下亲戚。如今,乡下的日子也逐渐好起来,这种接济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了。相反,我们有时下乡,还会从他们家中带回新鲜大米和蔬菜。大米是成袋的,不管他们怎样推让,我们都执意付钱,唯有这样才觉得心安。

  今年,我又去过一次江北。乡亲们用颇为得意的神色告诉我,现在没有农业税了,种粮国家给补贴,粮食蔬菜可以自给,出门打工能挣钱,村里人差不多都有了新房,日子比以前是好过多了;只是年轻人多数长年在外打工,地里的事有些顾不过来;只要人勤快,我们乡下人的日子不见得比一些城里人差。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往后的日子。透过他们饱经风霜黝黑而粗糙的面孔,我看到一代又一代农民身上那种劳动人民的品质和本色。还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看到,在大开放的环境下,在奔小康的过程中,乡下人的心怀越来越宽敞、目光越来越开阔了。

 

 

  

评论(共 37 篇):

  评论者: 袁玛瑙

发表时间:2013-3-3 22:25:57

谢谢平虎、景斌、枫梅和念龙的到访和留言。   

 

  评论者: 姚念龙

发表时间:2013-3-3 20:34:38

乡下人怎么了?哪个城里人不吃乡下人种的粮?   

 

  评论者: 鲁枫梅

发表时间:2013-3-3 20:00:14

写滴忒好咧!   

 

  评论者: 胡景斌

发表时间:2013-3-3 14:10:34

     真实。   

 

  评论者: 赵平虎

发表时间:2013-3-3 8:37:25

现在没有农业税了,种粮国家给补贴,粮食蔬菜可以自给,出门打工能挣钱,村里人差不多都有了新房,日子比以前是好过多了;
而我们城里人亚历山大呀,房子、车子、妻子、孩子、票子等等都需要我们努力工作努力赚钱

 

 

   
 
   

 

  评论者: 袁玛瑙

发表时间:2012-10-14 22:06:39

  谢谢世忠、新原、子才、伟强、燕燕、伟力、黎晴、年福和玉武战友!   

 

  评论者: 张玉武

发表时间:2012-10-1 16:49:00

  标题:祝双节快乐
 

  评论者: 林年福

发表时间:2012-10-1 8:19:22

佳作!欣赏了!祝节日快乐!   

 

  评论者: 史黎晴

发表时间:2012-10-1 1:06:57

  祝福玛瑙节日快乐!   

 

  评论者: 龚伟力

发表时间:2012-9-30 17:01:51

玛瑙战友,写得好:在大开放的环境下,在奔小康的过程中,乡下人的心怀越来越宽敞、目光越来越开阔了。祝双节快乐!   

 

  评论者: 魏燕燕

发表时间:2012-9-30 16:02:36

农村人咋啦?开着奔驰宝马种地去,城里人呢?回家看报纸去吧!农村人有出息的多了!   

 

  评论者: 肖伟强

发表时间:2012-9-30 15:36:13

祝袁大哥中秋、国庆双节快乐!   

 

  评论者: 陈子才

发表时间:2012-9-30 11:12:25

祝袁主任双节愉快!阖家幸福!   

 

  评论者: 黄新原

发表时间:2012-9-30 10:27:37

祝玛瑙节日愉快,全家幸福。   

 

  评论者: 梁世忠

发表时间:2012-9-30 9:51:03

   劲赏佳作!祝玛瑙及家人双节快乐!   

 

  评论者: 袁玛瑙

发表时间:2012-8-4 18:28:53

  谢谢徐主任的鼓励,谢谢玉武、进乐、金鑫和谢力的点评留言。你们谈到的情况和看法,使我对农村、农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是此文发上来后我意外的收获。   

 

  评论者: 谢力

发表时间:2012-8-4 13:49:46

本不应是个沉重的话题,而今说起来则很沉重。正是由于城市与乡村的经济收入差异造成了许多的不公、不平和歧视,尤其是农民工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改革,一天天好起来。如今南方的一些地方出现了万金难求一个农村户口的现象。   

 

  评论者: 徐同联

发表时间:2012-8-4 9:24:38

本来想好好看看玛瑙的文章,因为我喜欢玛瑙写的东西。最近太忙太累,眼老昏花,力不从心。说到乡下人,我的孩子填表都是填滦南县方各庄村。这是根,不能忘。就是总理、总书记,也的填籍贯,所有老根都是乡下人。城里乡下应该是平等的。鱼水情深。   

 

  评论者: 费金鑫

发表时间:2012-8-4 0:27:29

    文章观点很到位。
    十几年前,由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我所生活的这块土地上的大多地方国有企业“关停并转”,许多职工下岗并重新面临职业与如何生存的选择。可能由于地理位置或观念等诸多因素,此时杭嘉湖平原农村民营经济和自由贸易已相当发达,许多农家的生活水平已超过了城镇上的人。观念转得快的下岗职工有的学着乡下人样儿做起了自由贸易,有的到农村民营企业打工或在城镇开起了“林家铺子”,有的蹬起了三轮车。固步自封又抱着已经没了优越感的人儿,靠那些有限的养老金度日。而今,十几年过去了,生活水平已有天壤之别。有几位乡下人由于经营有方并善于抓住时机,企业规模越做越大,成了上市公司,还有一些公务员退下来或下海为其打工……其中有我们过去的战友。
   人的观念其实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必须与时俱进哦!   

 

  评论者: 王进乐

发表时间:2012-8-3 20:32:01

好文章。

我们都是乡下人的子孙,这个世界就是由乡下人建设的,有功啊!   

 

  评论者: 张玉武

发表时间:2012-8-3 18:25:15

  刚看到玛瑙战友您这篇好文章。我眼中的乡下人写的真好,我是农村出来的,至今父母兄妹全家还在农村。你分析的很好,有些市井小民却是看不起农村人,傲气凌人,层次低下。
  现在我们地区农村农转非没人转,因为农村富裕起来了,有庄园,有旅游,有农民养老金,尤其农村平房改造农民都住上了楼房,占用土地政府每户补给180万,很多富豪市民到我们农村买别墅住。
  很爱看玛瑙老友的文章,很有吸引力,让人身临其境。祝好!   

 

  评论者: 袁玛瑙

发表时间:2012-8-3 16:12:36

  感谢范建、兴伟、民校、永志、张万和老指导员、黎晴大姐、鼎武、燕燕、国富、子才、全芝、新原、长海和先庆诸位战友的光临!
  你们的评论和见解,既充实和深化了此题的内涵,又有许多超越本文的独到发现和思考,给了我很大启发。见到这么多网站精英或腕级人物关注此文,老指导员打字尚在熟练阶段,也有篇幅不小的留言,倍受鼓舞。谢谢大家!   

 

  评论者: 曲先庆

发表时间:2012-8-3 15:39:05

满身乡土气,开篇警世言。很好的一篇文章,寓意深刻。   

 

  评论者: 吴长海

发表时间:2012-8-3 14:04:43

中国的农民是伟大的,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几乎都是农民组成,中国的工人几乎都是农民组成。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为了祖国的强盛贡献也是巨大的,看看北京的建筑那一个不是农民建?看看北京7·21水灾中农民救人,救灾的事迹多感人!········农民是中国的脊梁!他们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善待,只是现在还不尽人意。   

 

  评论者: 黄新原

发表时间:2012-8-3 11:16:06

我们可以说没有谁是根不在农村,农村出身的城里人,从第一代起,都经历了艰苦的奋斗,多数人没混出来,沦为城市贫民,混好了的,变成了上等城市人,但底色还是农民。到第二代,尤其第三代,没有了这种底色,也就失去了奋斗精神,富不过三代,就是这意思。过去的城乡差别,是经济基础决定的,农村人仰视城市人,等到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仰视就改成平视了,如果再发展下去,就改成俯视了。今天就已经有农村户口的人,不愿意“农转非”,很多农民企业家在使用典型的城里人给他打工。这种城乡的异化,在今天,如果不出现社会大动荡,还会继续下去。   

 

  评论者: 苗全芝

发表时间:2012-8-3 11:12:42

凡是树木,无论大小高低,根都植于土壤。大多国人,倘若寻宗问祖,根都源自农村。-----所言极是!!!写得太好了!!!

  
   

 

  评论者: 陈子才

发表时间:2012-8-3 10:28:39

    袁干事,不,应叫袁主任.您的文章写得太棒了!"农民的子孙,自然也不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他们打从上学接受教育起,就有跳出农门的强烈欲望,深知要改变人生和命运全凭自身的努力,因而往往比许多城里人更加发愤、更能吃苦。"确是这样!您的文章致所以能引起热议和产生共鸣.佳因您说出了农民子弟的心里话,不愧为一篇好文章!拜读学习了,谢谢!   

 

  评论者: 蔡国富

发表时间:2012-8-3 9:26:26

哈哈哈哈,从大家的回复来看,我们还是农村来的多呀!城里人咋不来说说呢?进城三代后要算城里人的呦。   

 

  评论者: 魏燕燕

发表时间:2012-8-3 8:19:49

+   真的不能看不起乡下人,很多才子都在农村成长,比如刘和刚,戴玉强,大衣哥,不都是农村人嘛?他们的成就是城里人多少人不能比的,勤劳,勇敢,善良,能吃苦,很多很多的优秀品质值得城里人学习,像有些小市民,小混混,狗屁不行,生活在城里有啥用啊?
   有一首歌小时候在幼儿园里学的:“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农民伯伯从早到晚冒着风雨,忙呀忙呀忙呀忙,忙到了黑夜里,我来的不容易呀,不呀不容易。”如果没有农村人,城里人吃个屁!   

 

  评论者: 杨鼎武

发表时间:2012-8-3 2:41:53

好文章。   

 
   

共 37  篇,第1/2页 下页  末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2 7:16:47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