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如今信息化世界,有了互联网和新媒体,信息来源多,于是就有了鱼龙混杂的现象。甚至出现不少假新闻和谣言。于是我想起最近我发表的一篇有关新闻研究的文章,篇幅比较长,但其中有些内容或许对战友有些帮助。比如,如何处理网上的文章与自写的文章的关系。文章的内容、语言以及留言、点评的分寸如何把握。对文章的信息来源的分析和判断等。
命题新闻中的采访积累
——采写《黄淮海科技大会战回眸》系列报道体会
范 建
高考作文常是命题,按规定的条件、范围、要求去写,不能越界。一旦越界,文章再好也不及格。新闻不是高考,但同属写作,自然也离不开命题。媒体的命题叫“规定动作”。指东不能打西。否则稿子再好也得“枪毙”。
可是高考作文也有越雷池的。叫写成记叙文,却写成诗或文言,自然得零分。但也有特例。有把不让写诗的命题作文写成漂亮极致的诗或文言。叫人拍案叫绝,居然还给满分。但这毕竟是少数。
那么命题新闻有没有这种事?其实也有。本来叫你写成正面报道,你却写成负面的。但虽是负面却是积极的,不仅可以公开发,而且受表扬。这是对“命”的灵活理解和能动作用。
我这里谈的“规定动作”的命题新闻,是用“采访积累”来垫底。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方法。今年6月4日至7日连续四天,我在《科技日报》发表一组(四篇)《黄淮海科技大会战回眸》(简称《黄淮海》)的通讯,便属此类,实践后有些感觉,写出来请大家评点。
由网上相关新闻,从不以为然到引起思考
2011年9月,我在国外出差时,曾看到网上两条有关中国农业大学前校长石元春“贪天功为已有,将黄淮海科研成果窃为已有”等不端行为的报道。对于熟悉黄淮海科技攻关的我来说,其中的原告和被告双方我都认识,有的还非常熟悉。文章指控的内容,不了解底细的人会吓一跳,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文中内容都是老生常谈。是几年前甚或多年前的“陈年老账”。引起注意和思考的,倒是本报的两篇与网上相似内容的“炒人家冷饭”的报道。
从“七五”到“八五”末的十年间,我参与了国家设在冀鲁豫苏皖和京津五省二市的黄淮海(黄河、淮河、海河流域)12个国家级试验区科技攻关的全面报道(主要在科技攻关成果)。与中国农大,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的许多科技人员一起,跑遍12个试验区的山山水水。可以说,对那儿的一草一木熟悉。
今年4月,有关中国农大前校长石元春院士的“问题”,经科技部等单位联合调查组的三个多月调查得出结论。肯定了黄淮海科研攻关的成就。同时也肯定了石元春院士等一批科研人员的贡献。中央多位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都有圈阅和批示。落实到媒体,便有了这样的命题:大力宣传黄淮海精神,宣传科研团队团结协作的奋斗精神。弱化由此产生的矛盾。同时要求,不提调查结果。以减少矛盾激化。宣传了黄淮海精神,自然就肯定了石元春院士的成绩。而所谓的“窃取成果”就不攻自破了。
同样是动作,取向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命题新闻中,如果“规定动作”换成“自选动作”,记者的命题会是“黄淮海成果究竟有没有被窃”?就是把举报与被举报的真相结果公之于众。原先满城风雨说石元春的不是,现在,读者想听这“不是”究竟是对还是错?可现在是上面命题,走的是另外一个路径。不说结果。而是“正面宣传黄淮海科技攻关成就,团结奉献精神”。隐约让读者意会,这“被举报人并没有错。”同样的动作,取向不同,自然得出的结果也不同。上级的命题告诉记者,不是任何新闻都能随便报道,要维护大局,你认为是“新闻”的未必能报。你认为是“旧闻”的倒必须报道。那么,以《黄淮海》一文而言,这种“旧闻”的由头又从何来寻?从而“旧闻”新作。
有“采访积累”的记者完成命题,提倡建立“存货库”
命题新闻先是定调,再对着曲谱吹拉弹奏。至于曲子好不好听,就看你的演奏。
命题新闻一般比较陈旧。按西方的标准,不叫新闻叫宣传。按中方的标准既是新闻又是宣传。且属重要一类的新闻。以科技领域为例,历来的重大科研成果,历年的重大科技事件,不断出现的科技新闻人物等,在媒体的新闻版面重复出现,自然成了旧闻。但因某种需要,又必须重复宣传。眼下就使“网上现扒”有了可乘之机。
命题新闻不能因为它是旧闻就免去了深入采访,不能因为别人写过就投机取巧,命题作文除了也讲“三贴近”,还有一招,就是打开个人的“存货库”,就是采访积累。而这种积累,一般为年长而有经验的同志富有。因此,遇到命题新闻这样的事,最好交这样的记者来完成。
从《黄淮海》系列报道的新闻实践看,似乎是一注解。本人跑农口多年,熟悉这个题材,积累多年相关材料,可以“手到擒来”。看来领导的眼力不错,派我完成确实合适。
想有新闻纸上“一碗墨” 须备笔记本中“一桶墨”
对写作而言,“知识积累”、“学养积累”、“采访积累”是必备的三种功夫。尤其是后一种,对媒体人来说更为重要。可在实践中,我们忽略的往往是后一种。
“采访积累”相比其他积累要辛苦。采得多,用得少,出力不讨好。为此,在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和更多的利益诱惑下,人们总是将它束之高阁。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人们更多地拜倒在搜索引擎下。于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那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新闻。以致于损害了媒体本身的声誉不说,还侵害了他人的劳动成果,最大的硬伤是以讹传讹。面对“石元春窃取黄淮海科研成果”的多家转载,就是明证和教训。
黄淮海科研攻关是我在20年前的亲历亲为。亲眼目睹科研人员的喜怒哀乐。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团结奋斗,不怕苦累,不屈不挠确实存在。可既然是人,在名利的问题上,也很自然地存有矛盾和争斗。我曾储存有数十万字的鲜活素材,因为多种原因,不易在公开的报刊上发表。可是,不能因为不能发表就放弃采访。
我向来主张,在采访中不怕多,就怕少。“书到用时方恨少”。积累得多,总有用到的时候。要想有新闻纸上的“一碗墨”,就要准备好笔记中的“一桶墨”。笔到用时不担心。
面对旧闻新作,记者不应该在网上扒,而是在第一线采,这包括采后节余的存货,过去的没用上,甚至不为人知。今天有用,或重新匡正,或还其本来面目,也成为新闻。
《黄淮海》一文提示我们,“旧闻也能新用”。在强调它积累的重要性同时,需要有意培养专家型记者,尤其是注重发挥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储备功效。多年前,有此传统的《新民晚报》介绍过经验,之所以《新民晚报》形成了自己的一贯风格,就是在老报人、社长赵超构的带动下,发挥过过得硬的老同志作用。他们的“元老”、“清新”的风格和操守成了传帮带的媒体界的良好风尚。
结构布局:虚与实交替,以事为主,用人来串
对于过时的事件宣传,有没有“旧瓶装新酒”的可能?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有没有当前的社会意义?经过思考和选材,我选择了系列报道的形式(四篇各为两千字左右的文章)。结构上取虚实交替。把黄淮海科技攻关的过往事件,放在当前现代农业科技的大背景下来描述。虚写则以党中央关注“三农”,连发8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农业”问题,尤其是今年的“农业科技”。实写则突出和选取仍旧没有过时的“黄淮海农业科研成果”,在新时代大背景下穿插运用。
黄淮海科技攻关已经过去几十年。现在发表,需要找出新闻由头。正好,我利用一周前,国家973项目组和中国农业大学科技人员去黄淮海国家试验区之一的河北曲周试验站考察为由头,和黄淮海科技攻关事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用考察的新闻由头,来搭接黄淮海的旧闻。这样的键接,使黄淮海的新闻宣传能够成立而不至感到突兀。
用恢宏气势把握基调,用多彩画面展现场景
《中国农业的“两弹一星”》,用恢宏的气势背景把握基调。烘托出黄淮海科技攻关是开拓和进取的旗帜。全文使用远景和群像: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史诗。这是新中国农业科研群体写下的壮美诗篇!”文章开始以诗意的语句抒情,是对中国农业科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充满激情的赞颂。
——“像史海钩沉,石元春从尘封的记忆里找出了35年黄淮海科技攻关的影像。”由近及远的镜头,取电影蒙太奇组接,具有形象画面感。
——“这是插在44.4万平方公里, 3.3亿亩耕地上的黄淮海平原上的全国科技标杆;也是一面农业科技的旗帜,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的上空猎猎飘扬。”闪过的仍然是一幕幕壮观的镜头。
——“12个试验区,像镶嵌在黄淮海平原上的12颗明珠闪闪发亮”。科学家的群像展现,经改造和治理后的黄淮海农林牧副的详细数字。使人们看到了中国农业的希望,看到科技人员龙腾虎跃的场景。
像“周总理的关心和支持”、“连续8个一号文件关注农业问题”、“排名第一的001号科技项目”等,都显示了中央对“黄淮海科技攻关”的高度重视。显示出一个农业大国的大气、提气的高屋见瓴气场。
考虑到对众多人物的敏感因素,文章尤其对人名的安排作了剪裁。点到黄淮海科技攻关中人民功臣“有93位农业科学家”这样的数字。从中选取列举“九位获得党和国家一级表彰”的十个人的名字。强调“石元春、辛德惠教授,因在黄淮海科技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分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突出“1994年3月,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项目(001号),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科技界骄傲地把她称为,中国农业界的‘两弹一星’!”
不宣传个人不等于不写人 以事件带人物 群象和具象穿插
《黄淮海》在对人物宣传的把握上,上面要求不宣传个人,而体现集体的奋斗精神。我所理解的不宣传个人不等于不写人。因为任何一件事都是人做的,只是在人与事的处理上,如何掌握轻与重的分寸把握。
如何对事件中的人物进行筛选?黄淮海20多年的科技攻关中,最早有上千人参加会战,数年后发展到上万人。因此,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值得去写。但在科技界有一个现象,成果是大家做的,每个人都会看重。而在报道群体性集体科研的事件中,如果人员名字把握不当,主要的写成了次要的,主要的参与者未提及,平起平坐的又突出了某个人,甚至记者的比喻不当,过于拔高等分寸把握不当,都会引发个人的不快和窝火,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时,被采访人没有这样说,完全是记者的添油加醋,都会让科研人员间发生误会。甚至迁怒于主人翁。比如,《黄淮海》文中提到的中国农大的教授王树安,他作为主创人所领导的“吨粮田”在当时是有了名的。许多地方都在学习。于是,先前的报道,有媒体就把他写成“吨粮田之父”。尽管王教授在业内是个群众关系颇好的老好人,仍有人开他的玩笑说,“老王,你现在成了‘吨粮田之父’了,那我们的‘吨粮田之母在哪里呵?”搞得王树安教授十分尴尬。他说“他是跳到黄河都洗不清。”类似的“激光照排之父”王选,“超级稻之父”袁隆平等提法,都给主人翁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使这些科技领军人物和他的攻关团队间,无意中筑起一道“隔膜”。以此看,写者千万不能只顾自己的一时的“笔下生花”,而不顾给被写者带来一世的“满脸愁云”。
因为这样的“笔下生花”,甚至将团队中原先的良师益友变成了老死不相往来陌客。倘若记写的主人毛病较多或群众关系不好,就有可能带来团队内部的矛盾。尽管科研人员不为名利的思想境界很高,但科研人员也是人,他付出了艰辛,他也需要荣誉。当他的付出比别人要大,或是与他人齐平,却落得个默默无闻。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不好受。
不做人物具象的浓墨重彩 只在群象加点缀
科研人员在攻关中的协作与矛盾,我在黄淮海这一事件中看到不少。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敏感和教训,我所积累的那十多万文字在当时并没有派上用场。于是,《黄淮海》一文中,在选取重点人物的报道中,我把握以事件带人物。突出事而减弱人的份量。不做人物的浓墨重彩,而只做人在群体中的点缀。
比如,《圣洁的汉白玉丰碑》,在记写中国农业大学的部分先谴科研人员在河北曲周试验区攻关时的人物处理上,先列一组群像,“石元春、辛德惠、林培、毛达如、雷浣群、黄仁安、陶一寿这几位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的青年教师” 1973年,第一批来到盐碱土最重的张庄村的情景。在采用农民与教师的对话中,农民实名,教师则虚指。仅有二处在问及来到农村改碱住多久时提到“石元春说:‘400亩重盐碱地改不好我们不走’。”以及“县领导对石元春说:‘让我们也和你们一起搞试验吧。’”其他采取群雕式描述:
——“辛德惠夏天和农民一起挖沟,身上晒起了泡;冬天,黄仁安老师跳进冰冷的河水打坝;一级教授、著名院士(学部委员)李连捷教授和老百姓一起推着独轮车。他们吃的是薯干,喝的是咸水,住的是‘三漏房’。盐碱地的咸水,喝得他们个个拉肚子脱了形。可他们乐在其中,言必谈盐碱。”
然而,在事件中采用人物串的过程中,着重记写了中国农大的一位带头人,辛德惠与妻子的一场生离死别的情节。
——“平时滔滔不绝的辛德惠,此时,望着麦浪翻滚的田野,却默默无语。在为盐碱地付出代价的他,想起了妻子——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刘一樵。‘你要事业我不反对,可你不能不要孩子,你离不开土壤,可你也是父亲……’”
那是她唯有的一次埋怨。
——“作为父亲,他很少想到孩子,作为丈夫,他很少顾及妻子,他将这一疚愧始终藏在心底。现在,他再也听不到她的埋怨了。”
《黄淮海》文中有关石元春的笔墨很少,这对于贡献很大的主持人石元春来说,因为敏感而淡化处理,可能是个委屈。但这样做,可避开矛盾的漩涡。但文中的群像中把石元春排列第一,并在对话中以他的口吻出现,同样起到了肯定他功劳的作用。文中还写道“有关部门指定,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制定《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规划》,石元春作为项目的总主持人。”不言自明道出石元春在黄淮海科研中的主要地位。此地无声胜有声!
《割不断苦难大地的情缘》,记写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河南封丘的攻关实例。文中选取了三代四个人物,熊毅、王遵亲,付积平,俞仁培,像这样三代人的关系在黄淮海的断代史上很常见。因此,选取这样的组合具有它的代表性。而这四个人主要用故事组合。
——为了共同的事业,王遵亲能“手捏出土壤的色泽,就能用鼻子嗅出植物的种类”。
——傅积平在中秋和新婚之夜,因为黄淮海,阻隔着欢聚的“两颗相爱的心”。
——还是因为黄淮海,俞仁培要承受着母子生离而不得相见的苦楚。
这一个个的简述的画面,都表述了只有对黄淮海的情,才能有可爱的老黄淮海人的一颗事业心。
对于牢骚怪话多的王遵亲老人,在接触中开始我并不喜欢,待慢慢与他相处多时,却理解了他。他的怪话也是对科学追求执着的另一种表现。使我真切地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老科研工作者的处事方式。尽管我没能将其溢于纸上,但我却不能省略他!这也告诉我们,在人物的取舍中,记者不能先入为主。
未过时的科研成果有延续性 仍有新鲜血液流淌
水和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精神在传承 辉煌在延续》就是反映为了他们的命根子,中国农大科技人员开展的“四维治水”和“吨粮田”。这个水和地的20多年的老故事,一直延续性到今天。它仍然流淌着新鲜血液。两项成果从20世纪,一直延续到21世纪,并得到发展、应用和完善。
——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四维治水”如今已创新发展成“冬小麦节水、省肥、简化、高产的四统一技术”这一新的节水农业。
——形象的“马扎教授”,是因为要长期奔走在邯郸至北京的火车上所付出的艰辛。正是他的艰辛,换来了吨粮田的小麦晚播“退一”和延长玉米、大豆生长期的“进二”,因此让农民看到了奇迹的效果,于是,农民更相信科技的力量要比龙王显灵管用。
——中国农科院科技人员针对过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靠天吃饭,使“地对天”到“井管地”,又回到按科学办事上轨道来。这使读者看到新鲜血液一直还在发热。
突出成果疑问的争议焦点 作说理性陈述与反驳
文中对“盐碱消失是地下水自然下降”的疑问的陈述与反驳,在于突出举报中的一个焦点问题的争论。
黄淮海科技攻关的主要是治理盐碱地。那么,几十年上万科技人员在黄淮海平原的攻关,如果说“盐碱少了,是地下水位自然下降的功劳”,也就是承认不用治理黄淮海的盐碱地,地下水也会自然下降,盐碱地也会不治而愈。如果这样的推论成立,不仅否定了石元春的成绩,更主要的是否定了国家的重大立项,否定了上万科技人员投身黄淮海大会战几十年的功绩。如果不搞清这个问题,就会造成许多读者思想上的混乱。
文章交待的背景,指出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组织了对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实行综合治理的大型科技攻关项目,是全面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各种办法,使旱涝盐碱得到综合治理。它是集约的大协作,多层面的立体效果,不是哪一个人,哪个单一项目。这是黄淮海攻关的所有科技人员在科研和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正确之路。为此,使得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与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同时,文中再一次提到“石元春为首的一批科学工作者,毫不退缩,他在黄淮海持续坚持攻关研究长达20年中,领衔主持了这支上万人的科研团队,突破性提出了“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域水盐运动”理论,揭示出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共存和交相为害的复杂自然现象。科技团队制定的‘深沟浅井、抽咸补淡、农林水并举、旱涝碱咸综合治理’的方针,经受住实践的检验,结出了丰硕果实。”
于是,科技人员从几十年的科学实践中的总结得出结论,“地下水位之所以下降,正是因为全国上万名科技人员的科技攻关所长期坚持的综合治理”。提纲挈领的结论,正是对前面几项主要成果的呼应。让人看清了地下水位下降不是平白故的自然下降,它是通过科技人员多年的创造发明和艰苦劳作取得的。而天上掉馅饼的事是没有的。
因此,“不能用地下水位下降的结果来否定综合治理的原因”是有力回应。黄淮海平原是旱涝盐碱全面治理和农田生产力水平的全面提高,与因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盐分减少不是一个概念。从而使人们在这场成果的是非面前有了分辨的头脑。
标题需把握风格统一 选择恢宏气势为基调
《黄淮海》这组系列报道的四个主标题,经过科技日报刘亚东副总编与作者共同反复推敲定题。因为是系列,篇与篇互相间强调的是风格统一。每篇以恢宏气势为基调。根据这个想法,对标题先后作了修改。
——《农业的两弹一星》,改成《中国农业的两弹一星”》,便有明快大气之感。
——《校园里的汉白玉碑》改为《圣洁的汉白玉丰碑》,使农大教师在科研上的献生精神和道德情操的品行,通过圣洁丰碑的内涵而得到升华。
——将原先的《割不断心向苦难大地的情》改为《割不断苦难大地的情缘》,使苦难的黄淮海之于辛勤的科技人员,不仅赋于了情,而且形成了缘。
——《精神在传承 辉煌在延续》出笼前,原先有两个标题,一是《科技不再祈求神灵》,二是《在争议声中勇往直前》,都因单薄琐细而不尽如人意。于是,从恢宏气势上放眼,便有了刘亚东眼前的成题。
如此看来,命题新闻在对待“命”的问题上,并不完全一味遵命,按照新闻的客观规律,主动应对,这是对“命”的一种灵活的理解和能动的运用。
原载《科技新闻研究》2012年第2期 9月10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