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走近你
我从学生时代就喜欢文学作品。啃小说,看民间传说、寓言童话,品诗歌散文与醒世箴言,从中受到启蒙,获得知识,领悟世界和人生,滋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渴求。
文学是无声的音乐。如果把音乐比成激情飞扬的泉流,文学就是润物无声的雨露。捧上一本好书,犹如久旱的禾苗喜遇甘霖,可以慢慢地、细细地吮吸,尽情地摄取其中的养份。
记得最早读到的小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和《青春之歌》。初看长篇,遇到的生字、生词很多,只能囫囵吞枣。尽管如此,小说引人入胜的吸引力,仍使我沉浸其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我被书中主要人物的精神和品质深深打动,从而懂得人类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理想信念。
在“文革”初期无法上学的日子里,我曾向堂兄借阅过由弋宝权翻译的《普希金文集》,一度迷恋上里面的诗句。于是,将其中的诗篇抄录在笔记本上,还学习模仿写下一些抒情的文字,可谓“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现在想起来不由暗自发笑,那些词不达意的稚嫩文笔,当时怎么会让自己自我陶醉。
随着读书数量的增多和人生历练,我越来越发现,印在纸上的铅字,竟是如此的美妙和神奇。每当翻阅文学精品,丰富的语汇、变幻的句法和隐现在字里行间的韵律,就会吸住眼球。里面的语言绚丽多彩,或幽默恢谐,或庄重典雅,或朴素自然,或华丽奇幻,或含蓄深沉,或简洁明快,或雄浑豪放,或清新婉约。这些语言象生命活水流进我心田,如溪流涓涓,如湖波荡漾,如江河奔腾,如大海汹涌。那种灵魂被触摸、慰抚、滋润和撞击进而得到升华的感觉,微妙至极,魅力无限,回味不尽,是任何有形物质都无法代替的。
我时常想,如果自己也能随心所欲地创作,该是多么幸福。看来,人生之梦最容易借助文学开始、也最需要文学来破译呵!
说起来我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开始从事机关文字工作,对于文学似乎伸手可及。实际上,所付文字大多是受命应时之作,枯燥乏味,难显个性。即使有一点灵气,反而容易在连篇累牍的官话套语中窒息和湮灭。
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既然长年与文字打交道,何不学着用文学语言写点东西呢?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我确实留意过文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无奈先天不足、后天缺补,实在力不从心。原本有可能与文学结缘,却在漫长的岁月中与其失之交臂,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纵观今生,不觉已走向老年。脱离工作岗位后,虽说自由自在,衣食无忧,内心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自从注册登陆空六军战友网,见到战友们纷纷用博客表达心声,这才意识到自己心中的所缺所求,重温起失落的梦。
我越来越强烈地想表达自己。可是,一看到好的作品,就自惭形秽,不敢贸然动笔了。即便是被某篇作品打动,想形成赏析的文字,也怕遭践了那份敬慕之意。
我在无法言表的痛苦中挣扎,忽而又仿佛望见远处的亮光。其实,大千世界,人生多彩,美与好处处都有、无所不在,美丽的词句就在真情实感之中。我相信,只要用心,只要执着,终归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
啊,文学,梦中的情人,我愿用余生来走近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