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那天,在武汉晚报上读到一篇文章,首先被这个题目吸引,看后觉得有些道理,关于养老的话题,看来还是很有学问的,所以,转载给战友们分享。
老年是我们一生中最漫长的时光,童年不过数载,花季转迅即逝,青中年漫长的得你以为永远不会结束,但是,突然间---你老了,你退休了。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已经有74岁,城市人口显然更高寿,大部分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日子都是在老年期度过的。
年轻人往往乐观,觉得活到六十岁就够了,而如何度过六十岁之后的日子,那渐渐衰老、病弱、委顿的身体,不是一句“优雅老去”就能解决的。
而我能不能说,其实每个人的养老都是自己前半生的行为决定的?
儿女不孝,四五个儿女互自推诿,把老人送养老院就不闻不问,批评下一代之前,要不要先问问老人自己,你曾经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或母亲?你有没有给过孩子充沛的爱,是什么让你们之间视同陌人?抑或,你是否肩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让孩子懂得回报,懂得尽责?
老年各种疾端缠身,这固然不幸,却也必须反省:年轻时候有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否超重,到四十多岁就各种三高、痛风?年轻时是否贪凉,从未保护过自己脆弱的关节?儿女远飞的空巢老人,每天只有一台电视和一条小狗傍身,但是也有那么多的例子,讲述的是八旬老人学上网学摄影、养花逗鸟行公益的励志故事......漫长的一生,为什么你一样业余爱好也不培养?
别说我对老人太苛求,因为我已经渐入老境,我知道这就是我将要面对的问题,我要为我的养老负全责。
所有的老年遭遇的果,都能在年轻的岁月中找到那个因。
如果你希望孩子在你老的时候能陪在你身边,哪怕只是每天的一个电话,那你现在就得花大量时间陪他,爱才能滋生爱;如果你想享受丁克的世界,就得为自己攒下足够的钱---不能在年轻时过足吃喝玩的瘾,老了一穷二白却指望别人给你依靠。
年轻人追求潇洒的生活,因为生存压力太大,如果年轻时不能及时行乐,到老了岂不是更凄凉?但你是否想过,“对自己好一点绝对不是“有今天没明天”的心理状态。对自己好,更要包括你对人生更长远理智的规划,从现在到人生终点都要包含进去。
所以,在荷花初夏季节缝制寒衣,养育一个孩子时候,就要看到他的成年。要抵制老年的酷寒,必须,也只能靠我们自己。
叶倾城,女,原名胡庆云,作家,1995年开始文学创作,湖北作家协会会员。国内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的签约作家,其作品在诸多的报杂志中有很高的转载率。著有《情感的第三条道路》、《住在内衣里》、《我的百合岁月》等多部散文集,《原配》、《麒辚夜》等多部长篇小说。“写作之于我,越来越像一桩宿命,一份天赐的枷锁,但我愿意背负这沉重,直至永远。”她如是说。为此,她笔耕不辍,期冀有朝一日成为文坛常青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