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国优秀青年小麦育种专家周晓东
新华网2012年11月24日14:16:46 来源:新华网
周晓东和雷锋同班战友乔安山在新民市的小麦育种基地
央视《新闻联播》里的周晓东战友
2005年夏,黑龙江省克山县遭遇大雨袭击,全县小麦倒伏面积达98%以上,但周晓东在克山农场种植的150亩试验田中,沈春系列“铁秆小麦”没有倒伏,且平均亩产达到840斤。
2008年,周晓东在缩短小麦成熟期的基础上,会同沈阳农业大学教授王述、辽宁省农科院小麦研究室主任吴禹在辽宁地区试验小麦水稻一年两熟的种植,最终当年3月至7月种第一茬小麦、7月至10月种第二茬水稻,代替原来5月至10月单种一次水稻的试验取得了成功,并有效增产33.3%。
据专家按辽宁1000万亩水稻田进行小麦水稻一年两熟测算,如果周晓东的这项技术在辽宁地区推广,可以实现每年小麦增产近50亿公斤,节约近100亿立方米稻田用水,比以往多吸收1620万吨二氧化碳,多释放340万吨氧气,减少沙尘100万吨,使辽宁的天更蓝、水更清、粮食更丰产。
20年来,周晓东钻研小麦育种,培育出137个优质品系,却只发表了6篇论文。
对此,周晓东说,他搞小麦育种,不是为了写论文获奖,最主要是想让老百姓用上良种小麦,粮袋子真正受益,“最大的欣慰就是我选育的种子得到了农民兄弟的自然推广,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20年麦田风雨无阻,从黑龙江到海南,为选育优质麦种,周晓东足迹遍布全国大部,行程18万多里,终于用汗水浇灌出收获的季节。
在由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持的2008年度国家春小麦品种试验总结会上,全国东北小麦晚熟组从2006年试验的14个品系中,周晓东选育的“铁秆小麦”华建“60-1”是两个符合国家新品种审定要求的品系之一。
2009年,全国春小麦早熟组区域试验,12家科研单位提供的参试品种,只有周晓东的“沈太3号”通过实验。
随着填补小麦育种领域的一项又一项国际、国内空白,周晓东在国家小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应邀赴澳大利亚国家小麦中心、昆士兰大学、俄罗斯国家小麦研究所、韩国国家农业科学院、韩国汉城大学、匈牙利国家农科院等访问交流期间,周晓东收到多个国家科研机构、跨国种子集团的高薪聘请,有的甚至提出可全家移民的丰厚待遇,但都被周晓东婉言拒绝了。
周晓东说:“我的研究成果首先要回报我的父老乡亲,因为我不能只想着自己的钱袋子,而忘了乡亲们的粮袋子。”
当看到汶川地震中,一位受灾群众对着电视记者说“最好给我们送一点种子”时,周晓东当即决定向地震灾区无偿捐献适合于当地气候条件的最新的优质小麦种子5万公斤和相关育种资源,以帮助灾区恢复生产。
周晓东说,他是部队培养出来的,要为部队做贡献。只要部队需要,他选育的新品种优先供应部队农场。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周晓东的系列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累计达到200多万亩,为国家增产小麦1500多万公斤,他建立的小麦种源库为国家保存了2万多份即将灭失的小麦余种资源。
今年,黑龙江北安地区先期冰冻时间长、后期洪涝灾害多,但他在此种植的小麦比当地主栽品种亩增产50公斤,水稻亩增产200公斤。
如今,周晓东已投入更高产量小麦选育、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北移等新课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