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巴塞罗那“迷人”有两层意思:一是巴塞罗那作为西班牙第二大城市,是全世界热爱旅游的人们最向往的目的地之一,确实风景迷人。第二,这“迷人”二字对于我这个路盲来说,有另外一层含义(后面会说到)。
俺在半年前,也就是2012年8月初,跟婷婷一家刚刚去过巴塞罗那。俺家掌柜的十年前也去过这个地方。所以这次的西班牙之旅原本是避开巴塞罗那,直飞马德里的。后来发现直飞马德里票价较贵,而巴塞罗那的机票价格便宜很多。说真的,我心里正想着不去巴塞罗那真可惜,而嘴上一直不好意思提。因为巴塞罗那有一个地方让我魂牵梦绕。那就是“蓝布朗”大街附近的一家农贸市场。当时在巴塞的时候,起先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离开的那天,我们背着行囊,急急忙忙的赶路,不知怎么就途经并横穿了那个菜市场。因为赶时间,只匆匆走过,竟是非常地惊艳。里面丰富的商品、一眼望不到头的商铺,特别是那些水果蔬菜和鲜榨果汁,色彩鲜艳,摆放有致,让人垂涎欲滴。每每闲聊到西班牙的时候就会痴痴地说起。而俺家掌柜的也觉得他愿意再次造访巴塞罗那,对他来说“巴特罗之家”、“米拉之家”、“奎尔公园”等等都是百看不厌的好地方。就这样我们“志同道合”了一把。
虽然彼此有不同的需求,但是玩和吃本来就是旅行的目的之一。我们商量着白天去掌柜的想去的那些地方,下午晚些时候到我想去的地方。
一天依计进行,除了上午找入住酒店的时候,坐地铁提早一站下车,走了一点弯路,其他无话。傍晚时分来到“蓝布朗”大街,开始计划中后半段的行程。先逛大街,半道儿去“菜市场”,晚饭去一个我知道的也在附近的小饭店喝两杯。
说到“蓝布朗”大街,有必要解释一下,她是一条著名的步行街,由两端的两个非常著名的广场连接。一端起自气质恢弘的“加泰罗尼亚”广场,另一端直通地中海边上的哥伦布广场。
大街之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是热闹非凡。我们也混在人群中,一边感受着西班牙风情,一边留意着我们的目标。对于“菜市场”的方位,俺们两个的记忆是完全相反的,他记得在大街的右手一侧,而我记得在左手一侧,跟我们住的酒店在同一侧。半道上他还指着一个半敞着的大门,说这个就应该是他记忆中的“菜市场”,天哪,根本不可能!这是个什么地方,简直跟我的记忆南辕北辙。我不屑地跟他说,你10年前来的,我半年前来的,再说了,方向不对也就算了,这个破大门怎么会是我梦里的那个“伊甸园”?里面黑漆漆的倒更像是一个破败的废弃的“仓库”!
不知不觉的,从“加泰罗尼亚”广场一直快走到“哥伦布”广场,“菜市场”竟然木有发现。奇怪!
脑子有点乱了哈,再捋捋!夏天来的时候,住在“半岛酒店”,地点就在“蓝布朗”大街边上的一个小巷子里面,离地铁站非常近。出了地铁站,往右就是巷子入口。往里走不到100米,就是“半岛酒店”。干脆我们先找到“半岛酒店”,也许我就能找到其他地方了哈。
但是我们在蓝布朗大街来回走了两三趟,也看到了地铁出口,不知为什么硬是找不到巷子入口啊。“卖糕得”,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像掌柜的说的那样,我记着的地图完成反了?我快速地调整自己的“罗盘”,但是怎么也调整不过来哈。掌柜的也被我搞滴稀里糊涂,赶紧找人打听,真的,人家说菜市场在马路的另一边!但是因为今天是礼拜天,“菜市场”不营业!我说怎么那个破大门看着一点都不像呢,就好比一个浓妆艳抹的老妇人,卸妆之后的本来面目,实在难以辨认啊。要不是我涵养好,非恼羞成怒了不成哈。
换到马路另一边,找到地铁站,定定神,耶,找到巷子口了,也找到“半岛酒店”了。“菜市场”没戏了,人也累得七荤八素,肚子闹翻了天。那就赶紧吃饭去吧。
沿着记忆中的路径去找那个吃饭地方,却找到了一家巴基斯坦人开的烤肉店。天哪,饭店又“搬”到哪里去了?俺们来西班牙,为的是海鲜饭,吃烤肉不是俺们的“菜”呀。真没撤了,人也快累散了。最后一个办法就是去“半岛酒店”试着找酒店前台接待员,一个西班牙老头,问问上次他推荐的地方在哪里。结果到了“半岛酒店”,我依稀认出那个老头的面孔,他却认不出我。而且接待员是两三个老头子之间互相轮班,我也记不清当时是不是他推荐的地方。反正就当是他推荐的吧,上去就问人家,你上次推荐我们去哪里吃饭的呀,那个饭店在什么位置呀?为什么我们去了找不到了。。。。。。那个老先生一头雾水,死心眼的非要我说出是哪一家饭店?叫什么名字!我说师傅,我要知道是哪一家还来找您干啥呀?谁还走这么多冤枉路啊。累滴俺们都不想吃了。掌柜的那张黑脸现在是黑滴伸手不见五指,俺自己也心乱如麻。但是傻乎乎的西班牙老头子太不给力了,他一脸茫然的样子,硬是没搞清我们到底要找什么地方。
为什么非要去那一家饭店呢?主要是因为夏天来的时候,在那里吃得非常舒心,关键是饭菜口味地道,价格也非常实惠合理。这对于巴塞罗那特别是“蓝布朗”大街附近满眼都是接待游客的“旅游饭店”来说,是真正的好去处。记得那一天,我跟婷婷两个人去逛BURBERRY,她的父母提出去海滩晒太阳。约好晚上碰面,到了会面的时候,两位老同志手舞足蹈,兴奋不已,连呼大开眼界。说海边的外国女人,简直太放得开了,身上穿得都挂不住了,特别是很多年纪大的女同胞,胸部都挂在腰上了,皮肤也粗糙难看,竟然一个个都穿得少得不能再少的比基尼。搞滴他们眼睛都不敢乱看。哈哈,为了庆贺他们胜利抵御住了西方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御住了西方美女滚滚而来的胸脯和大腿,我们决定晚上找地地方好好地喝上一杯。当时酒店接待员帮我们推荐的就是这一家当地人常去的、有巴塞罗那地方特色的小饭店。饭店不大,但是生意非常好,食客大多是当地人。就在离“半岛酒店”很近很近的一条小街上。这一次俺也是憋着要在俺家掌柜的面前面前露一手,咱不但在巴塞罗那很熟,而且还认识吃饭的地方哈。所以下午专门在“蓝布朗”大街附近转悠,为的就是大年初一的晚上找一个地道的小酒馆美美地搓上一顿。结果绕老绕去,绕了个七荤八素,根本连饭店的影子都没有找到。
图1:巴塞罗那“蓝布朗”大街一端的加泰罗尼亚广场一角:
图2:“蓝布朗”大街上,婷婷一家三口的背影。
图3:“蓝布朗”大街经典街景之一,著名的“人体雕塑”,其实就是行为艺术,落魄的人为了混口饭吃而已。不要小看这些人,他们是“蓝布朗”大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说能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的人,都得要相关部门申请注册,有了执照之后才可以摆摊设点,而且如果申请得到许可,就算是没有身份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此生存。夏天去和冬天去,两次感觉差不多。
图4:哥伦布广场的哥伦布纪念碑。高高耸立的哥伦布纪念碑上端哥伦布一手捧书、一手指着美洲大陆方向。不过也有人说哥伦布手指的方向根本就不是美洲大陆方向,不过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纪念碑如今已成为了巴塞罗那港的重要标志。这里既是蓝布朗大街的终点,也是海上蓝布朗大街的起点。
图5:夏天时候,我们就住在类似于这样的靠近“蓝布朗”大街附近的小巷子,而我带着俺家掌柜的这次狠狠地又“迷”了一次人。
图6:让我魂牵梦绕的“菜市场”。夏天离开的那个早晨,匆匆忙忙之中留下的她的一组倩影。想必看过之后应该能够理解俺的相思之情了。以我过往的经验,这些东东绝对不会徒有其表,她们的味道一定鲜美极了,绝不会让任何人失望的。
后来,在“蓝布朗”大街,也看到了一个卖果汁的小售货亭。二话不说,花2块钱买了一罐鲜榨的混合果汁过了一下瘾,果然新鲜美味,绝对不负众望。
图7:那个到最后也木有找到的小饭店,也有一张说不清来历的靓照。不过只有酒,木有其他,其实那天点了很多东西,吃得美不胜收,所以才会再次的循迹而去。早知道就拍下她的门楼了,唉,哪承想这么快又来了捏。
找不到这个地方,我们就只好回到喧嚣的“蓝布朗”,随便进了一家装修华丽的路边饭店,吃了著名的TAPAS和PAELLA(也就是传说中的海鲜饭)。说实话,后来在其他城市的境遇,发现这里的味道还是不错的。可惜大概因为太沮丧、太疲劳、太失望,竟然连照片也木有拍。
图8:夏天去的时候坐在这个”大眼睛“巴士上,上上下下,每到一个景点就下来活动一番,再随时上车去下一个景点。票价好像是25块?车上有耳机中文解说。对于不想走路、不想动脑子、不熟悉情况的人来说很方便。不过一天下来,人就变成“巧克力”色了。
图9:‘Diagonal Zero Zero ’零号大厦,一个25层的酒店。
图10:巴塞罗那“电信塔”。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会场附近,有人又叫她“定海神针”,我们坐在“大眼睛”上面,远远地看着她纤细洁白高高耸立的身影,不禁想起了江南的纯情少女。
这次 时间只有一天,我们选择深度浏览巴塞罗那的精华部分,特别是西班牙国宝级建筑设计大师安东尼奥.高迪的作品。格拉西亚大道(Passeig de Gràcia)上相距不远的“巴特罗之家”和“米拉之家”成了首选。
图11:巴特罗之家,这是夏天拍得外景。看起来又细又高的这座建筑,特写拍起来很炫目,耀眼的外墙被五彩的瓷砖装点得绚丽多姿,五彩纷呈。阳光下更是光芒四射。混在路边的两座大厦之间,很容易忽略。不过通常路边都会聚集一大帮人齐刷刷地抬头仰视,有拍照的,有录影的,还有排队的,看到这样的情形想不发现这个地方也难了。巴特罗之家内部曲折蜿蜒、柔美巧妙的线条。看多了这样的作品,连我这个外行也能蒙出来哪些出自高迪先生之手。没啥说的,就是美。不但美,而且还非常的人性化。住在这里面,体验到的是碧波荡漾、八面来风、还是唾手可得?真的难以想象。票价大约是25块?有中文语音导游。
图12: 不远处的”米拉之家“。票价16块左右。因为一楼有个小卖部吸引了我的目光,就放弃了进到“米拉之家”里面的机会。掌柜的一个人进去出来之后说,没有“巴特罗之家”好看。哈哈,外表看起来就是一个怪,但是名气却比巴特罗之家大。这个只有专家们懂了。联合国文化遗产的名分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图13:不得不说的圣家族堂。天哪,这个始建于1884年的建筑,目前仍然是一个大工地,大吊车高高在上,外墙颜色也是有深有浅。设计师高迪先生车祸意外去世之后,图纸也又毁于火灾。从此这座教堂就成了后来人揣摩高迪心思的试验场,就好象红楼梦的后40回。也许就因为这,她更加成为世人追逐的目标。每一个来巴塞罗那的人必朝圣此地,当然了她那高高的尖尖、沧桑的耸立,也是你想逃也逃不掉的风景。
图14:奎尔公园和蛇形广场。一个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到地方。 同样也是高迪的大作。当时据说是高迪先生的贵人、知遇之交兼赞助人奎尔先生为了房地产开发,特地聘请高迪先生领衔主持设计的一组海景别墅。该公园是这个别墅区的广场。后来是遭遇金融风暴还是市场定位不准,房子卖不出去,几乎成为烂尾楼。高迪先生本人还认购了其中的一套。那可是真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想必现在一定是寸土寸金了。
图15:在奎尔公园抓拍的美女们,可以从侧面反映这个城市的精神风貌。
图16:一个美丽的发现。这张图片是我在奎尔公园附近抓拍的,应该是瓷砖烧制的。当时单纯认为好看,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出处和含义,拍了好几张这样的以油画为图案烧制的瓷砖图片。后来我在布达佩斯买了一个德国烧制的挂盘,选的就是这个图案,感觉画中男女主人公缠缠绵绵、浴于爱河的痴情画意“狠”浪漫感人。今天在翻看夏天照片的时候,竟然意外的发现了这张照片,好开心。哈哈,看来人的眼睛对美的东西的感知,不会因为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可有点殊途同归的意思了。我买了挂盘以后,因为好奇这图案到底是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就已经查了一些资料,弄清了这是一幅非常著名的油画叫做“吻”,是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1862——1918) 最富盛名的代表作。画中的男子珍爱的捧着女子的头,深深地印上了一吻,女子的头已经被深吻压得歪向了一边,但是她正闭着眼睛全心全意的感受,丝毫没有觉得自己的脖子已经扭曲了,两个人的身体在拥吻中合二为一,分不清楚彼此的界限,好像融合成一片。半跪在花团锦簇的花坛上,就好像一幅歌颂爱情的祭坛画。《吻》无疑是诠释男女爱情的最美丽的作品。他要表现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的爱,而是人类的普遍的共性之一:对异性的爱。 当然了,后面这一段是我翻阅资料现炒现卖的。
图17:街头的涂鸦:
有人说,巴塞罗那是高迪之城,确实名副其实,他留在巴塞罗那的十八座建筑艺术,如今早已成为巴塞罗那的精华甚至是代名词。从来不会有哪一座城市因为一个人而如此的闻名于世,也从来不会有一个人因为一座城市而流芳百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