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火门!
--致本祥兄
关于本祥兄当没当过机关大灶经委会主任一事,已经不主要了,我到您的网页上看了一下老照片,我想的人和事肯定就是您!另外我还常见您从张师傅手里接过勺子给大家打菜,这分明是有点身份的人才能干的。
这里讲一个故事跟您有关。
1983年夏天,我回东北老家探亲,与曾在空36师108团机务2中队当过炊事员的复员战士我家四弟一起做饭,无意中说了一句“打开火门”,这引起我四弟的强烈不满:“二哥,你是干部,俺是老炊,但你不能埋汰俺们炊事员!”我说:“老四,这是一个典故,决没有瞧不起炊事员的意思。”我四弟的战友们复员后从来不说在部队当过炊事员,往大了说是空36师的,往小了说是机务2中队的,好象说当过炊事员就是干了多大丢人的事儿;在家里谁也不说。见四弟情绪渐渐平复,我就娓娓道出了这个真实的故事:
地震后在党峪驻防期间的一个元旦,机关大灶包饺子。那会儿包饺子都是各单位来人帮厨,经过半天的折腾,饺子包好了,就等着吃了,大家兴高采烈!当年部队供应有不少粗粮,大家都不爱吃,尤其是南方人。所以每次吃细粮时都往死里吃,吃粗粮时则少吃。这样本可以每天吃两顿的细粮,也只剩一顿了。至于说吃饺子,更是得等到重大节日。大家看着炊事班长亲自放水煮饺子,倍感郑重。那年头做饭可真不容易,烧火的和掌勺的不在一起。掌勺的在厨房里边,烧火的在房外烟囱柜子边上一个坑里,又没有鼓风机,火候全靠这个“火头兵”的技术。“火头兵”蹲在灶坑里,观察火候,适时加煤、捅火、掏灰、封火。因为烟熏火燎,“火头兵”都戴着口罩;因为灰尘太大,“火头兵”都穿着雨衣;因为灶坑在室外防护不好时有雨水进来,“火头兵”都穿着雨靴。而“火头兵”的技术关键,就是控制火门。火大了,就稍微打开一点火门,火小了就把火门关严。本来火门和灶门是一组都是铸铁的,聪明的炊事员把火门改造成玻璃的,这样好观察火候。此时,炊事班长手握笊篱,大锅盖盖得严严的。一群十七八、二十郞当岁的机关战士则团团围在大锅旁,眼巴巴地看着一大锅水由冰冷变得冒热气,再由热气变成滚开。这个时间太长了,仿佛有一个世纪!炊事班长把一大盖子饺子倒进锅里,用笟篱把饺子顺水推开,然后又倒进一大盖饺子,如是者三。大家等啊,盼着快点开锅。可是那是寒冬腊月,屋子冷、锅体冷、水冷、饺子也是冷的。终于开锅了,老班长打开锅盖,顺水推起饺子,又盖上。大家都想帮一把劲儿,叫锅快点开,早点吃上饺子。只见一个大家认为是王主任的师哥高喊一声:“打开火门!”以敦促外边灶坑里的“火头兵”加大火力!结果是一道适得其反的口令!过了一小会儿,在外边灶坑里控制火候的“火头兵”老邓抖着满身的灰尘走进厨房。老班长见了大骂!小老邓很冤:“不是你喊的打开火门吗?”等“火头兵”再次把火烧开,锅里已经不是饺子了。
从此以后,在我们圈里“打开火门”就成了“外行”、“瞎指挥”、“不懂装懂”等词的代名词。我跟我四弟解释清楚以后,勉强得到他的谅解。但我们在党峪时期热火朝天的部队生活,时常唤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无论是酸、是甜、是苦、是辣,都已经不重要了。
前几天,当我在网页上见到本祥兄当年的师哥照,立马就又想起了这件事。不知本祥兄还能记起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