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我军第一个雷达队在上海成立。1949年7月,为加强上海的防空力量,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团司令部兼淞沪警备司令部成立了防空处,并与上海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成立了“上海市防空治安委员会”,共同组织、指挥上海防空作战及民间防空活动。
淞沪警备司令部防空处于9月抽调部分干部,利用国民党遗留的2部日本造的四式旧雷达和8名技术人员,在上海市安国路76号原国民党高等法院一幢6层楼房,建立了人民解放军第一个雷达队。10月1日,开始担负对空警戒任务。
按:这个雷达队,根据军委决定于1950年11月,北上执行任务,部署在天津大沽口。
1950年10月初,上海防司雷达营组建徐州8中队。为了接收苏军在徐州机场的1部П—3А雷达,于9月30日,由政治指导员张瑞明带队,自上海出发,10月2日晨到达徐州机场,组建了8中队。
按:这个雷达队,根据军委决定于1950年11月,北上执行任务,部署在山东海阳。
1950年10月,上海防司雷达营组建吴淞口9中队。苏军撤出上海后,上海防空司令部考虑到,为防止国民党空军利用长江口超低空偷袭市区,决定加强长江口的低空警戒,在吴淞口组建一个雷达站,成立了9中队。配备了2部日式313雷达。
按:这个雷达队,根据军委决定于1950年11月,北上执行任务,部署在山东荣成。
1950年11月,东北防司雷达第101营五中队一个分队调防。东北防司雷达第101营电讯大队五中队驻清源二道江的313雷达分队,奉命调归京津卫戍区防空司令部建制。进驻山东蓬莱,后成为雷达121营二连,代号为西康部队。
1950年11月24日,军委决定上海防司组建一个雷达营,北上执行任务。军委决定上海防司组建一个雷达营,北上执行任务。该营由3个雷达中队、6部雷达组成,张鸣任营长,刘富春任教导员。该营由上海防司雷达营第1、8、9中队组成。组建后,即北上调归京津卫戍区防空司令部建制。由于徐州8中队只有1部П—3А雷达,又从上海防司雷达营海盐中队抽调1部П—3А雷达,组成为双机中队。这3个中队编为3个雷达连,分别部署在天津大沽口、山东海阳和荣成等地。
1951年1月,雷达121营雷达技术训练队建成。雷达121营从参加当时军事干部学校的大学生中,接收54人进行雷达技术业务培训,为日后投入首都防空工作。分别在南京接收25人,全是上海的大学生;北京接收29人,主要是北京的大学生。
这些大学生,在上海集中以后,除5人被选往探照灯团外,其余人员都由雷达121营负责培训,地点在上海五角场。经过将近两个月的理论学习后,分别安排到雷达141营的南汇、启东、镇海和海盐雷达站进行实习。培训结束后,有多人被留在华东和去了别处,仅有35人于“五一”前回到北京。
1951年4月,雷达第121营与上海防空司令部组建的雷达营合并。京津卫戍区防空司令部雷达第121营在上海完成专业培训任务,返回北京,该营与上海防空司令部组建北上执行任务的雷达营合并,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第121营,王俊杰任营长,崔三英任政委。张鸣、刘富春调任它职。加上由东北防司调来的一个连,共计四个连。驻天津大沽口为一连、驻蓬莱为二连、驻荣成为三连和驻海阳为四连。
1951年4月,雷达第121营组建第五个雷达连。雷达第121营在1951年4月接收了1部313雷达后,在北京景山上试架,近一个月看不到飞机目标后撤回。为加强青岛地区的防空力量,于8月赴青岛建站。从海阳四连调来1部П—3А雷达,组成双机连,阵地开始设在湛山寺,后移至太平角,称为五连,代号为甘肃部队。
1951年9月,雷达第121营第六个雷达连成立。雷达第121营从南京雷达研究所接收了1部美制SCR—270雷达,架设在北京安定门外北苑一座破砖窑顶上,成立了第六连,代号为绥远部队。
1952年春,雷达121营北苑六连及天津大沽口一连移防。雷达121营北苑六连进驻天津大沽口;原天津大沽口一连迁往德州建站,并将1部四式雷达调至荣成三连。
1952年7月,雷达第121营在江苏省连云港建连。雷达第121营在江苏省连云港大浦组建新连,先装备1部313雷达,后又增加美制SCR—270型雷达1部,成为双机连,是为第七连,代号为西藏部队。华北防司在连云港设置雷达连担负对空警戒任务后,华北与华东两个防空区的对空警戒范围,从此开始衔接起来。
1952年夏,雷达第121营的第八连在北京通县组建。华北防司为实施对北京地区的防空警戒和作战引导的需要,从山东海阳调来1部П—3А雷达,在北京通县上码头组建了第八连,代号为松江部队。
历史资料
1952年11月10日,军委下达命令颁布防空部队的新番号。命令规定将防空各兵种部队的番号中加冠“防空部队”四字,雷达部队番号数字中的首位数,改为3(原首位数为1)。如雷达第101营、102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雷达第301营、302营。命令还将华北防司所属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第121营”,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雷达第321团”。
1952年12月底,全国雷达部队已发展到6个营、32个站,共54部雷达。北起吉林延吉,经朝鲜北部,至浙江路桥,雷达探测范围已经基本衔接。
雷达121营下辖8个雷达连:天津大沽口、蓬莱、荣成、海阳、青岛、德州、连云港和北京通县。
1953年1月15日,我军防空部队成立第一个雷达团。华北军区防空部队遵照总参谋部指示,将雷达第121营扩编为团。番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雷达第321团”。副团长王俊杰,副政委崔三英。该团属华北军区防空司令部建制,下辖8个雷达连(没有营级机构)。团部驻北京市。
按:华北军区防空司令部后来建制有2个团。
雷达第321团团部驻北京市,王俊杰任副团长,崔三英任副政委;
雷达第322团团部驻山东潍坊,傅守敬任团长,邵彬任副政委,(政委暂缺)。
1955年7月8日,根据总参谋部决定,防空部队成为防空军,此外,在改称为防空军对空情报兵雷达团时,番号中的第二位数,沈阳、北京、南京3个大军区由原来的“0、2、4”分别改为“0、1、2”,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雷达第321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对空情报兵雷达第311团。
1957年7月,空防合并后开始启用空军雷达兵团称号。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兵第311团。
1964年3月1日起,按成立时间先后顺序编排,空军雷达兵第311团成为空军雷达兵第3团。
按:以上内容摘自黄永富撰《人民解放军雷达兵诞生初期记事——从第一个雷达队到第一个雷达团》(刊于《军事史林》2012年第四期第9—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