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度腊日来,笑语香粥映梅开。
腊八食粥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腊八粥也是最经典的中华传统营养美食之一。
世界上很多地区和民族在用餐前都要做一个仪式,并说上几句话,意思通常都是感谢大自然赐给我们食物,使我们健康生活,让我们愉快地用餐吧...等等。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我们把这些程序都删减了。但腊八节是我国传统过年的序幕,我们好不好就在这一天的用餐前回顾一下腊八粥这营养美食的发祥来源,感谢大自然的恩泽,感谢我们智慧的先祖,感谢为我们提供食物的人!
关于腊八粥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流传较广的是,佛祖释迦牟尼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由于平素他广做善事、备受尊敬,当地村民都把自家仅存的食物做为礼物,依依不舍地前往送行。大家送来的有大米、小米、大麦、小麦、糯米、红米、绿豆、红豆、花生、大枣、核桃、莲子、桂花、高粱、栗子等等。这种情形令释迦牟尼非常感动,他吩咐把所有的食物都汇总起来,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粥,让全村老少共享。由此,腊月初八喝八种粮食合煮的粥,且取其美名“八宝粥”,便传承开来,渐成习俗,此风在我国北方尤盛。近年来,嵩山少林寺依然保留了为大众施粥的传统修为。到寺院食粥,也成了游客们绕有兴致的观光内容。
腊八粥的典故有很多版本,但是,我还是更愿意复述其中最美好的传说。其实关于腊八粥也并不仅仅是个传说,据查,我国先民自古就十分重视喝粥养生,《礼记·檀弓》中就有了关于腊八粥的记载。腊八粥的多种食材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五谷,这些都属于植物的种子,种子为植物一生的精华,蕴藏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蓄积了一个冬季的力量,等待来年生发的季节,去践行繁衍生息的使命。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历来重视天人合一,通过反复实践总结出了“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的顺应自然的养生规则。人体在冬季正属于闭藏之际,与五谷的闭藏之性正相吻合。喝五谷烹制的粥不但只消耗很少的胃气,粥食还能养胃健脾,有很好的养生功效。腊八粥中少不了豆类,中医认为豆类入肾,是补益精髓的。试想一下,如果在冬季里滋养了脏腑,补益了精髓,强壮了体质,那么当第二个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以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迎接新一年的新生活,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有关腊八粥的多重养生功效,让我们一起再重温一遍:
(1)多样、多色、多功效。腊八粥的主料通常有:糯米(白色)、黑米(黑色)、玉米(黄色)、红豆(红色)、小米(黄色)、红枣(红色)、核桃(褐色)、葡萄干(绿色)等,不仅食材做到了多样化,颜色也是五彩缤纷。祖国食疗养生学认为“五色入五脏”,只有多种颜色的食物,才能全面地滋养我们机体的各个系统。而现代营养学认为,只有做到了食物的多样化,才能使营养素之间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健康功效。薏米、山药、莲子、百合、枸杞、板栗、坚果等都可以煮粥,加入这些材料不仅使风味更加丰富多彩,也使功效各有侧重,以适合各种体质的人群,达到有的放矢的食疗效果。比如薏米、山药养胃健脾,百合、杏仁滋阴润肺,核桃、芝麻益智养发,莲子养心安神、板栗健脾补肾等。
(2)不可缺少的杂豆。红小豆、芸豆、饭豆等都很适合做腊八粥,这些淀粉类干豆膳食纤维十分丰富,适量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脂肪、胆固醇的代谢,可防止血糖过于波动,并有助于一些毒素的排泄。杂豆类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比较突出的是含有丰富的钾,钾对于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维持健康血压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两点对于现代人的体质来说,尤为重要。中医认为赤豆性温,绿豆性凉,冬季煮粥绿豆不要放太多。
(3)小米、黄米调节神经。小米和黄米中的蛋白质质量在谷类中是上乘的,小米中富含色氨酸,而黄米中的赖氨酸比较丰富,前者能安抚神经,有利于睡眠;后者能提高大脑神经的功能状态,使人思维清晰、反应敏捷。因此说,小米和黄米都是很好的益智品。
食用腊八粥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
(1)干果不要多放。腊八粥中总要加上一些桂圆肉、葡萄干、蜜枣等材料,可使粥的品味更高,味感更好。只是需要注意,这些干果不要多放,因为含糖量很高,对于现代人的体质不宜多食,而对于已经有糖尿病倾向的人士,就更要节制。
(2)脾胃虚弱者不要多吃粘食。因为有多种粗粮,为了使口感更佳,腊八粥中通常都加入糯米,以增加粘糯的口感。糯米之所以能产生粘糯的口感,是因为其中“支链淀粉”的比例较高。相比起香米和粳米中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在胃内排空较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易消化。因此,脾胃虚弱(胃动力不足)者,尤其是有溃疡性疾病的人,一定不要贪食粘糯的食品。
(3)加碱损失维生素。我国民间有煮粥加碱的习俗,加碱之后粥比较粘稠,也容易烂而节省制作时间。但是,几乎所有的维生素都有遇碱破坏的特点,因此可以说煮粥加碱是一个应当淘汰的做法。
关键词: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