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飞行训练是分到部队的第三天,当天团里组织进行夜航训练。
早饭时候,黄HG副参谋长说我可以到机场去观摩一下,并提出,以后数字1234567890不能再按照以前的习惯去读了,要读成幺两三四五六拐八勾洞。比方说机场的邮编301716,就要读成三洞幺拐幺六,并且要尽快熟悉此类读法。
上午,司令部的87年兵武ZB到房间给了我两本蓝皮书,一本是《飞行条令》,一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事训练大纲—航空兵飞行训练》,要我尽快熟悉业务。其实这个时候我也不知道我从事的具体业务是什么。
书还没有翻两页,88年兵陈Y又通知我陪着他去送飞行计划,想让我熟悉一下送计划的程序和地点。于是,我们各骑一辆自行车就出发了。之前也见过他们照着作训参谋的计划板用复写纸在很薄的专用飞行计划表上在抄写飞行计划,没想到这个计划表还要送往别的地方。从飞行计划上可以看到每个时间段每个飞行员的飞行科目、飞行时间、所使用飞机、飞行空域及高度等。
第一个要去的地方是在师部大楼三楼的训练科,之后是师指挥所、航行调度室和距离航行调度室不远的右前侧的一个雷达站,共四个地点。没想到这一送就送了两年多,直到上学离开,一直就没有停过。
午休起床后,86年的东北兵刘JM召唤,让我同他一同去机场参加夜航。于是,我们提着记时包,先来到专门进行夜航训练的飞行三大队(有的称呼为独立大队)飞行员的楼下,之后在作训参谋的组织下,同飞行员一同坐大巴去机场。
到机场后,跟着刘班长径直奔向塔台上面,那是我们工作的地方。据说是每天飞行要看风向,刮什么风,起飞线(塔台)就要放在那头,T字布就要放在那头,因为飞机必须逆风飞行。
透过玻璃窗看到起飞线各类地勤保障人员都在忙碌着。在塔台里居高临下那种感觉真好,四周都可以看得很远,一切都感到那么新鲜。
塔台里的人不少,从每个人戴的蓝色菱形袖标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中间有飞行值班员、值班参谋、领航值班员、工程机务值班员、场站外场值班员、通讯值班员、气象值班员、航空军医、航行调度值班员、通讯员以及飞行指挥员两边的标图员和计时员,这些都是坐在塔台前方中间部位的飞行指挥员和副指挥员的助手,也许都算是塔台指挥班子成员吧。
飞行指挥员一般都是师团领导或者飞行大队长、副大队长来担任,机场所有的一切,包括飞机、车辆、人员都在他们的调动之下运转着、忙碌着……一些准备好后,夜航大队的飞行员们整好装备,排着队去起飞线接收飞机。
为了让我熟悉计时员飞行四个阶段的工作细则,刘班长(我们习惯称呼老兵为师傅或者班长)的提示我先熟悉一下计时包里面的东西。有白天抄写的飞行计划表、条令大纲和飞行驾驶员守则、机场使用细则、备降机场的传云图和穿云数据、天黑天亮时刻表、飞行日志、飞行记事本及红色和黑色特种铅笔、小刀、时钟等。
一颗绿色信号弹升空后,飞行按照原计划开始了。无线电里不时地传来“某某某准备好”“开车”“滑出”“记时间起飞”等口令。
刘班长边记录便给我讲解,他记了几个数据后,便让我开始记录。飞机号、飞行员名字和代号、练习号、飞机开车时间、起飞时间、地面时间、云中时间以及教练机怎么记录,歼六甲怎么记录等。通过晚上的第一次尝试练习,大道理基本上清楚,缺点就是不熟练,听不清塔台上无线电传来的各种指令和报告,不知道什么时间来记时,好在有刘班长在边上盯着及时提醒。
晚饭在机场吃,北场大灶的炊事员把饭菜直接送到机场塔台下面。飞行过程中,空勤灶会专门给飞行员送来的点心,我们可以偷偷去吃点,还有冰水。在机场最好的伙食是空勤灶,其次是地勤灶,后勤灶最次,这个从每天的伙食费就可以看得出来。司令部是后勤,我们每天1.95元的时候,据说飞行员是11元,几乎是我们的六倍。
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塔台里的各位领导都很关心我,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是一道杠的列兵,飞行过程中,飞行指挥员、副指挥员、场站外场值班员、政治处主任还有我们一位侯马的飞行员徐SZ等与我唠了许多,感觉他们都很平易近人。
夜幕降临后,机场四周红白绿黄等各种灯光都亮了起来,三四台探照灯车也开进了机场,就停在T字布的前后,随着指挥员操控的塔台上边的各种信号灯的转换,探照灯不时地发电、照射,为着陆的飞机照亮跑道。
随着飞机开车、起飞的轰鸣,一个个飞行计划也在顺利的完成着,塔台里不时的传来空地对话的声音,除此之外,都在安静地从事着本职工作。
午夜,随着最后一架飞机着陆,减速伞放出,我在记时本上写上最后一个时间后,开始收拾东西。当导航连的信号员把一颗红色信号弹发射升空,我们从塔台上下来,与飞行员集合后开始返回我们的驻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