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林年福 
部队: 雷达6团 雷达33团  
部门: 政治处 1连 
职别: 电台台长、指导员、副营职干事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难忘军旅战友情!祝战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所有篇目(共223篇)

标题:

红色“井冈山”之旅  

发表时间:

2014-4-23 18:38:06

更新时间: 

2014-5-19 18:15:14  更新者: 林年福

关键词:

  

  [这是对本篇第 3864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红色“井冈山”之旅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到井冈山参观学习的教育活动,三天的行程,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抵达井冈山的当晚,去观看大型实景演出,居然在早春时节看到了满天的繁星,北斗七星连成一线,映衬着演出的无数灯光,那幅场景让我不禁想起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那个场景美极了。除了这浑然天成的美景,更多的是演出带给我们的感动与震撼,在来看演出之前,组织者就提前告诉我们要准备好纸巾,没想到还真的派上了用场,当看到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时;当看到红军战士为转移乡亲,最后倒在血泊之中时;当看到红军为了革命事业,把自己刚出生的婴儿托付给乡亲时;当看到乡亲三送红军到拿山时······一幕幕都无一不戳中我们的泪点,让我们涕泪纵横。

    随后的黄洋界哨口、井冈山红军造币厂、龙潭、毛泽东同志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满山开遍映山红的杜鹃山、革命烈士陵园······时间都已经深深镌刻出一道道无法磨灭的历史印记,无声地诉说着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和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

    一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支撑着当时的红军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保持顽强的斗志和革命必胜的信心?不为名,也不为利,只为了心中的那份信仰,一份共产主义的信仰。信仰是一个人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自我选择和遵从。信仰给予人行动的方向与力量,它从精神上给予人指导与规范。红军的那种坚韧毅力,正是信仰赋予他们的宝贵财富,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挫折时,能保持艰苦卓绝的风范和不屈不饶的斗争意志。更可敬的是,他们能为了革命理想奉献自己的一切,包括家人与生命。如:为了转移乡亲,在炮火中壮烈牺牲的革命同志。伟大女性曾志为了革命,将不满三个月的婴儿托付给乡亲。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的震撼着今天的我们。

    当我品尝着红米饭,南瓜汤时,深深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更懂得且行且珍惜;

    当我倾听着讲解员讲解一根灯芯的历史时,更懂得了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要厉行节约;

    当我了解到红军当时医疗用品紧缺,用菜刀煮过之后用来动手术,更懂得了红军坚忍不拔的意志;

    当真正去了杜鹃山,看过那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了解了那段历史之后,更让我对《映山红》有了更深的情怀;

    当听到腾代远、袁文才、王佐、张子清、曾志等等革命同志的英雄事迹时,更懂得了伟大无私的意义······

    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历史,这样的红色故事有很多,不胜枚举,让我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我认为井冈山精神首先是团结协作的精神,因为这里是会师的地方,毛泽东秋收起义的队伍与当地的袁文才、王佐地方武装的融合是成功的开始,为朱毛的会师奠定了基础,而彭德怀、腾代远率领红五军的到来则是如虎添翼,通过会师真正形成了合力。其次是调查的求是精神,这从毛泽东在井冈山写下的众多革命著作名称就可以体会到,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第三是乐观的革命精神,就是对于符合历史趋势的任何新生事物都要用信心看待明天,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四是无私奉献于民,无畏自我牺牲的战斗精神。只有无所求的奉献与付出,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否则,即使井冈山再怎么有幽深的峡谷、壁立的悬崖、陡峭的尖峰和险峻的隘口,再怎么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地形也无济于事,因为只有人的众志成城,才是正在的万里长城。第五是独立的自力更生精神,在这样一个偏僻与落后的地方,红军一切都是自力更生,医院、学校、铸币厂,缺什么就自己解决什么,不等不靠,绝不坐以待毙与无所作为,而是勇于立足现实,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世界。第六是奋斗与发展中同甘共苦的精神,官兵一致、革命领袖、队伍与人民群众没有等级观念,没有特殊与特权,平等相处,我认为这是井冈山革命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可以试想,如果没有三湾改编,没有确立官兵平等原则,党又怎么可以确立连以上支部?如果不是红军的战斗力因此而提升,又怎么能让红旗打很久而且一直插到了南京总统府?正是因为大家能同甘苦共患难。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在充足的物质条件的诱惑下,信仰正在逐渐流失。人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利益,淡漠,意志不坚定。比如社会上出现的老人摔倒不敢扶,小悦悦事件······在世风日下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弘扬革命的优良传统,践行核心价值观。

    通过这次井冈山之行,更坚定了我作为一名警察的信仰,那就是“忠诚、为民、公正、奉献”。虽然是寥寥几个字,但它在我心中却有很重的份量。

    回到工作岗位后,每当看到那株从海拔1500米的杜鹃山上带回来的映山红,在井冈山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便时刻浮现在我眼前,挥之不去。现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这大概就是“红军传统代代相传,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评论(共 22 篇):

  评论者: 林年福

发表时间:2014-5-19 18:15:14

谢谢艳芳的到访和留言!祝好!    

 

  评论者: 彭艳芳

发表时间:2014-5-17 16:43:35

没去过,以后也去看看受受教育。这个地方高官们更应该去看看。   

 

  评论者: 林年福

发表时间:2014-5-16 21:05:48

谢谢律信参谋长的关注和留言!祝好!   

 

  评论者: 律信

发表时间:2014-5-14 23:17:50

    年福的感触很深,体会更加深刻。看了之后,很有教益。希望井冈山的精神永不倒,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空中。   

 

  评论者: 林年福

发表时间:2014-5-10 19:33:45

谢谢佐森战友的到访和留言!祝好!    

 

  评论者: 曹佐森

发表时间:2014-5-10 7:07:43

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   

 

  评论者: 林年福

发表时间:2014-5-8 19:18:44

谢谢润民战友的到访和留言!祝好!   

 

  评论者: 张润民

发表时间:2014-5-7 16:58:28

井冈山,革命之山,红色之山!接受教育,弘扬井冈山精神!   

 

  评论者: 林年福

发表时间:2014-5-4 15:23:03

谢谢平虎战友的到访和留言!祝好!   

 

  评论者: 赵平虎

发表时间:2014-5-1 15:53:47

井冈山上打游击,永远跟着毛主席!

五一快乐。   

 

  评论者: 林年福

发表时间:2014-4-29 19:38:48

谢谢刘老师、爱国兄的到访和留言!祝好!   

 

  评论者: 林爱国

发表时间:2014-4-29 11:10:04

曾去过井冈山,的确如此!
毛主席最担心的就是井冈山精神丢了,革命先烈的血白流了。   

 

  评论者: 刘祺云

发表时间:2014-4-29 7:36:40

    游记、感受写得好!欣赏+问好!!!   

 

  评论者: 林年福

发表时间:2014-4-28 18:28:33

谢谢伟强、周青、民校、谢力、玉武、玛瑙、同玻、丽君战友的关注和留言!祝好!   

 

  评论者: 闫丽君

发表时间:2014-4-26 19:55:20


写得好!革命圣地井冈山风光无限,精神永存!值得弘扬!   

 

  评论者: 郭同玻

发表时间:2014-4-26 19:08:57

井冈山,革命之山!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评论者: 袁玛瑙

发表时间:2014-4-25 21:59:12

写得好。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评论者: 张玉武

发表时间:2014-4-25 10:34:51

好文!我什么时候也去一次,接受现实教育。   

 

  评论者: 谢力

发表时间:2014-4-24 16:28:32

前几年去过,到了井冈山才感到成为一名共产员的光荣和责任。   

 

  评论者: 闫民校

发表时间:2014-4-24 14:37:02

路线教育,红色之旅,触及灵魂,健康肌体。
年福这篇心得体会是用了心的。很棒!
井冈山有没有贺子珍的介绍?   

 

  评论者: 周青

发表时间:2014-4-24 8:28:00

牢记历史,弘扬井冈山精神。   

 

  评论者: 肖伟强

发表时间:2014-4-23 23:32:17

2004年去过井冈山,的确是传统教育的红色旅游和学习圣地。   

 
   

共 22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4-24 4:54:03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