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不畅”是许多人都会遇上的问题,“我又便秘了”也会被一些人挂在口边,但是不是“排便不畅”就等于便秘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红表示,“拉不出”并不一定就是便秘,老人尤其应该注意:1/3的便秘是由肠道出现器质性病变阻碍大便“出路”引起的。而对功能性便秘,也要分清类型,医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在家自行灌肠、随意购买泻药服用,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拉不出”不一定是便秘
“我这两天熬夜上火,便秘!”日常生活中常听见这样的说法。但王红表示,短期内的排便不畅,在医学上并不属于便秘的范畴。起码症状要出现了6个月、并且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才能下诊断为便秘。
实际上,现在一些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在特别紧张、劳累的情况下,植物神经紧张,就可能出现短时间一过性的便秘。只要注意饮食、休息和锻炼,应激状态改善了,大便也很快能恢复正常。
王红介绍,长时间的“排不出大便”也不一定就是小事一桩,也可能是肠子里长了东西,影响了粪便的排出,“建议自己观察大便的性状,如果上面带有凹槽状痕迹、有血丝、黏液,再加上腹痛、食欲和体重下降、精神状况差等报警信号出现时,就应该当心,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看看便秘是否由器质性病变所引起。”肠镜、CT等检查可用于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变。
2/3的便秘是功能性
肠道肿瘤、息肉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便秘占1/3,通过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没有发现原因的,可以归为功能性便秘。
“不少人知道膳食纤维有助于排便,但想光靠膳食纤维、光吃菜而不吃饭,不一定就能解决便秘问题。”王红介绍,排便需要借助胃肠的蠕动波,便秘的其中一类——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肠道本身就蠕动得慢,光靠增加大便量也不行。“如果把大便比作火车、肠道比作隧道,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就相当于火车‘走得慢’。”
而出口梗阻型则是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度高造成的便秘,则像火车走到了隧道出口,但出口没有收到火车的信号、不开门,当大便来到肛门口时,括约肌不松弛、反而收缩。还有的患者,是慢传输型和出口梗阻型兼有。
通过肛门直肠测压检查是对慢性便秘分型的方法之一。
在家自行灌肠很危险
王红介绍,对于不同类型的功能性便秘,治疗有不同的手段。慢传输型便秘,治疗目的就是加快大便在肠道中的“运输”,医生会给这类患者开肠道动力药,使肠道蠕动加快,多做运动、顺时针搓揉腹部也可以改善症状。
对于出口梗阻型,治疗目的是使大便的传输与肛门括约肌动作协调,使括约肌适时开放,有心理疏导、生物反馈等综合治疗方法。
她特别提醒,有的老年人常年受便秘之苦,形成了在家自己使用花洒灌肠的习惯,“灌进去的水分相当于刺激剂,能使人体产生排便反射,因此每次灌肠后都感到很舒服。但这么做实际上很危险,因为灌肠压力过大会造成肠穿孔。”
注意:泻药不是肠动力药
有的患者得知自己是慢传输型便秘,需要增加胃肠蠕动,便自行到药店买来清泻药、美容茶,喝下去后一会肚子便咕噜咕噜地,有了便意。王红指出,这是一个误区,泻药和医院用于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肠动力药原理不同。肠动力药的原理是增加胃肠蠕动,而泻药是通过增加粪便的体积,让胃肠道感受到刺激、增加排便反射,不能作为治疗便秘的常规用药,长期不规范使用泻药会导致大肠出现黑变病,在肠镜下可以看见肠黏膜发黑。
关键词: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