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11月20日 星期四 阴
昨晚孙宏与苗妹李仕君约好早晨去拍照,7:30分叫我,我刚起床,让她们先走吧,等我出去时已八点多,找到河边,看见苗妹在洗菜,拍了几张照片后,苗妹告诉我们上午最后一班车就要发车了,我们急忙地跑回旅馆,取行李,一路小跑,把老外跑的追不上,一阵乱喊,老追上汽车。一路上因累无语到了凯里买上去榕江的车票。与孙宏和她母亲告别,她们返回贵阳,明日回北京了。我和俩老外吃过米粉,去榕江的汽车出发,苗寨在车的两侧渐渐远去。到了雷山客运站又上来几个人,虽然不是背包客,但在言谈中得知是同路人。一个是大连人叫赵慧,在贵州贞丰的外企矿山工作,工作28日休28日,公司报销往返贵阳——大连机票,令人羡慕的职业。一个是吉林通化人苏红杰,在广州作外贸生意,因金融危机外单锐减出来散心;另外是吴姓俩父女,江苏南通人,女儿大学学业已完属待毕阶段。女儿吴莹刚刚出书《独角戏》,应属奖励游。各自说出自己的行程,基本一致,决定一起去增冲,队伍扩大到7人。考虑停洞包车困难临时决定榕江下车。匆忙中,冲锋衣落在车上,发现时已晚,不是心痛钱,接下的日子,下雨、御寒怎么办?
下午4点到了榕江县,经过讨价还价,以180元的价钱包了一台小面。路况不好,土石路泥泞,我真佩服司机小申技术好,人也好,到往洞乡还有5公里到增冲,路就更差了,塌方随时处可见,刚走出不远,车就陷在泥里,天已经黑了,我用头灯照明,大家纷纷搬来石头,经过一翻折腾,连推带拖,终于把车子拖了出来。到了增冲村已经是7点多了,能住的只有几家,我们住的雷远辉家,是退伍军人,在乡里做协警,大概相当于我的老K,条件还算可以,住宿每人15元。在他家吃的晚餐,有鱼,现杀的鸡,一家人很热情,夫妻二人和两个孩子,女儿已经初中毕业,去了温州打工,4个月后刚刚被父母叫回来,准备让她去护校读书。一看便知是个在外面闯荡过的人,开朗、活泼、时尚,已经没有了侗女的痕迹,还有一男孩,已经6岁了,但很矮小,看上去也不过3、4岁的样子。吃过饭后,大家围着火盆烤地瓜,很有意思。
大家陆续上楼睡下了,我洗了袜子,在火盆边烤着,渐渐地有了睡意,于是上楼,我和司机住在地上,伴溪水的哗哗声进入了梦香。
侗寨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公共建筑物,是侗寨的标志,几乎村村寨寨都有鼓楼。历史悠久、造型美观、结构独特、用途多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民族民俗文物价值。鼓楼的来源,众说纷纭。民间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曾扎营侗乡,为方便指挥,在营寨中修筑高亭,内置铜鼓,以鼓声传令,遂流传成为鼓楼。另有一种说法更加神奇,系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遗迹。但我想应与战争有关。
增冲在一个山拗中,一条清澈的小溪绕寨流过,寨子四周青山环抱,幢幢民居依山傍水。一进寨就能看见高高的鼓楼,增冲鼓楼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高20余米,底宽约10余米,呈宝塔形双葫芦顶,共十三层八角。鼓楼内的大厅是空的,中有火塘,火塘四周设有宽大的长凳和靠背长椅。最特别的是鼓楼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水塘,可能是防火用的吧。鼓楼倒影在水塘中,上下呼应别有味道。鼓楼、花桥、村庄、田园连成整体,相照辉映,如花似锦,别有洞天。增冲村鼓楼的美已被发行了《侗族建筑》邮票,其中首枚就是“增冲鼓楼”,邮票的发行把增冲鼓楼这一侗族建筑明珠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