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知足 心境淡定
人生如同一场艰难的旅行,跋山涉水,一往直前,一路兴致勃勃,归来满面倦容。不同的是,人生没有回头路,走过来也就走过来了。
回首人生之路,人们都会有遗憾,甚或埋下不了的心结。君可知,不是有富豪叹息自己最后穷得只剩下金钱么?许多仕途跋涉者,不是报怨路途的坎坷不平么?寻常百姓对周围有钱有势者的敬、畏、羡、恨,其中就反映出一种自卑而又于心不甘的心态。那些因贪欲以身试法者“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悔恨,可想而知。人世间的种种纠葛,除了讨还公道、伸张正义,都可从中捕捉到欲望的影子。由此可见,人是最不容易满足的。官场上尤为如此。
笔者也是从体制内走过来的。在中国这个“官本位”影响根深蒂固的社会,职位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身价,以此来衡量其事业成功度,几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可否认,这里面不乏德才兼备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佼佼者,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名符其实。走在这条路上,可争取到实现人生抱负的平台,也可获得相应待遇乃至权力带来的更多好处而出人头地,而且还会显得头有脸受人尊重。官大一级,高人一等。既然如此,谁不希望得到提拔重用呢?于是乎,便生出一些乱象:有的人卖官,有的人投机钻营,有的人暗自较劲,有的人装腔作势,有的人怀才不遇,有的人错失良机,如此等等,不同人的不同状态尽显在其言谈举止之中。人哪,就是这样,总是为名利所累,难以摆脱世俗的困扰。
应当说,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存在的,但它只给予准备更充分的人。心术不正倒行逆施终会碰壁,做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日子难混,是真金放在哪里都会发光。命运中偶然的抛向,其实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只能坦然面对。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大河有水小河满。中国梦是所有国人共同的梦。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赶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年代,我们已经够幸运了,个人的一点小小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在我的经历中,也曾经多次走在十字路口面临抉择,有过对机遇失之交臂的叹惜,有过放弃升迁机会时的纠结,甚至有过失落的隐痛。且不说无数英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舍生忘死,也不说众多志士为了报效祖国的无私奉献,想到许许多多辛勤地付出在既普通又艰苦的工作岗位而默默无闻的人,我终于幡然醒悟,不禁为自己患得患失的狭隘和卑俗心理暗自汗颜。
知足者常乐,道理显而易见,可是做起来绝非易事。因为,知足是相对的,不知足是绝对的。惟此,人们才不断尝试着改变现状。倘若左右攀比,落差大了,心态失衡,就会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自寻烦恼。殊不知,你比别人,也有人比你,你羡慕别人,也有人在仰慕你呢。知足乎?常乐乎?焉能靠一句话轻松了之!
脱离工作岗位后,接触的人仍然不少。我发现,这个时候似乎更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更能听到真实的声音。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人群,整日里辛勤地为生计奔波,办事无门,困难不少,更有甚者,简直惨不忍睹。他们的要求不高,哪怕是办成看似很基本很简单而且本该办理的事情,都会露出满意和感激的笑容。看到他们顽强地支撑着生活,其中不少人照样活得有滋有味,我深受触动,相比之下,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理由不知足呢!
人若知足,心境淡定。
一位老人的一席话,给了我很大启迪。这位老人就是钱钟书夫人、著名作家、今年103岁的杨绛先生。她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是啊,从容淡定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淡定的人是画,一幅清新隽秀的山水画,无论外界风卷云涌、世事变迁,内心总是一派处事不惊、安祥宁静的意境;淡定的人生呈现出的是历尽沧桑却依然随遇而安的美丽;淡定的人生不卑不亢、宠辱不惊。
我默默地品读这位世纪老人的文字,想着她和钱钟书令人动容的婚姻爱情故事,从她致远的文化润泽、超群的平常心态中,看到超尘脱俗的佛心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