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马建平 
部队: 军直   
部门: 灵丘场站通信营 
职别: 报务员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致辞: 战友聚会可以畅饮,但绝非酒肉朋友;战友彼此可以帮衬,但绝非利益交换。战友相互可以调侃,但绝非恶意攻击;战友网上可以闲聊,但绝非无病呻吟。战友情,永远的正能量! 
所有篇目(共329篇)

标题:

7 《老乡的温情》上部  

发表时间:

2016-9-16 20:33:03

更新时间: 

2016-9-16 20:33:03 

关键词:

文学  

  [这是对本篇第 1023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7《老乡的温情》上部

连队报务员值班的日子有时非常紧张,但有时却也百无聊赖。时间松懈的时候,除了正常的报务值班外,每天的日子有点像转动着的轮子。生活中感觉到轮子在循环往复运动着,耳畔时常传来轮轴的摩擦声,有时,我们知道在轮子在转动,但究竟它转了多久,转了多少圈,你可能既不关心也不知晓。

无论生活紧张还是松懈,每个战士几乎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软肋,那就是想家!记得刚刚接到入伍通知时,在家中等候出发的我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走。那个时候的我,似乎早就厌倦了在父母身边的生活,只盼着立刻奔赴部队,盼着立刻投入全新的军人生活,一天都不想在家里待了。当时的天津,这个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似乎对刚刚穿上军装的我,已经失去了魅力。

然而,让我当初没想到的是,仅仅在离家一年之后,便开始了对家乡,对父母的无尽的思念。临走家人的嘱托,入伍前亲朋的聚会,兄弟间开怀豪饮,甚至连家乡的邻里和街道,此时都成了记忆中的奢侈品。被思乡之情折磨的我,慢慢地回忆着入伍前的生活片段,我像沙漠中的骆驼一样,一点点地消耗着驼峰中存贮的营养和热量,幸福美好的回忆支持着我在酷热的沙漠中前行。

刚刚入伍的时候,年轻的战士们有些是年纪青青的小伙,有些是刚刚离开家乡的姑娘,有些是刚刚迈出校门的学生,有些甚至是首次离开父母的孩子。初到异地,环境陌生,水土不服,战士们来自天南海北,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生活不习惯,彼此不熟悉,还要学习军事技术和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四周的一切几乎在瞬时同时发生了突变,战士们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冲击。

想家似乎是伴随着服兵役的整个过程。刚入伍时想家,当兵当久了想家,伙食不好时想家,身体不舒服了想家,队伍里干久了想家,和战友闹别扭了想家, 立功授奖时想家,挨了批评时想家,久不探亲想家,探亲回来时更想家,家里没女朋友时想家,有了女朋友后更想家……. 总之,江河归大海,路路通罗马,想家似乎牵动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而思想和情绪的变化似乎都可以在无尽的思乡之情中找到原因和答案。

事物总是相生相克的。想家和因为想家产生的各种矛盾,以及各种矛盾衍生的思乡之情,自然也有它的天敌。那就是老乡。部队里老乡的概念,并不是指那些操着浓重的西北口音,头上戴着羊肚子毛巾的农民,部队战士们所说的老乡是特指来自同一地域入伍的战士。他们拥有共同熟悉的乡音,一样的饮食结构,相同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晚上或周末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三五成群地去看看工作在其他连队的老乡,找他们去耍耍,唠唠家常,说说家乡话,一起分享点家乡带来的特产,或者结伴去县城吃碗苦荞凉粉。甭管你当兵前是来自工厂还是学校,也甭管你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只要大家入伍前同属一地,哪怕是同在一个省,都可以彼此成为老乡,都可以缓解乡愁。

当年我来灵丘的时候我们连一起分来了五位天津的报务员,76年初又分来了几个,可是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一起,平日里值班的时候几乎把要说的,想说的话都差不多说完了,因此,我一直希望结交其他连队的老乡。

灵丘场站的天津人似乎很少,除了我们连里的几位,我还认识了通信营修理所的技工许宝琪和辛文正。许宝琪和我同龄,入伍前家住天津南开区,是应届高中学生兵。宝琪为人单纯朴实,聪明好学,是个有志向的青年。和他同在通信营修理所的辛文政则完全是另一种人。年龄比我们大几岁,入伍之前来自工厂,社会经验多,老成圆滑,风趣幽默。这位大哥,神聊起来,天南地北,云山雾罩。身上带着几分江湖气,一双笑眯眯的小眼睛,讲起笑话来,浑身上下每个毛孔似乎都能马上入戏。

我最佩服的就是老辛的交际能力,他能在瞬间将生人变成熟人,将熟人变成朋友,将朋友变成挚交。甭管在场有多少人,只要他在,他总可以先声夺人,瞬间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当然,这位大哥的气场之高,除了他讲起话来声情并茂,绘声绘色之外,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夸大事实,将一说成十,十说成百。人性大概都是这样,当你听到一件事情等于一粒芝麻的时候,你可能会不屑一顾,但当你听到的故事相当于一个又大又甜的西瓜时,你肯定会兴趣盎然。当然了,经常夸大事实并不是件容易事,最有可能遭遇的风险就是穿帮。但辛大哥从来不怕穿帮,因为他还有另一个解围的绝活,那就是自嘲。在这位大哥的社交词典里从来没有尴尬和不好意思。

我和老辛曾经在通信营的联欢会上一起联袂演过相声,后来彼此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再后来,我又通过他,认识了同为天津老乡的师部机要科的原参谋。原参谋又介绍了在气象台当台长的天津老乡徐炳恒大哥、北京的边纪、南京的王勋凯、上海的朱杰等好朋友。慢慢地我像当年的地下工作者一样,逐步发展着老乡的队伍,编织着朋友的圈子。(待续)

  

Bottom
浏览时间:2024-4-27 19:26:16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