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组织考验》上部
从小到大,在无数个影视作品中,我经常听到看到上级对下属说出一句掷地有声,言之凿凿的铿锵之言,“这是组织上对你的考验”无论是五四运动时传播进步思想的学生,还是孤身奋战在白区的地下党员,无论是战争年代置身重围的战士,还是和平年代抢险救灾的士兵,人们都曾无数次被这句庄严神圣的话语所感动,所激励。这不,来灵丘机场一年多之后,我也亲耳听到了我们连长亲口对我说出这这句庄严的话。
事情要从1976年的一次政治运动开始说起,这年秋天,平静的一潭秋水突然掀起了不小的涟漪,平淡无奇的连队生活被一场类似延安整风似的运动打破了。当时50师政治部在全师开展了一场类似今天的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开展的反腐倡廉运动。全师上下动员,让基层连队的战士给领导和各级指挥员提意见,号召战士们把平时想说而不敢说的话讲出来!
运动开始的第一个阶段被称之为“背靠背”,其实通俗点说就是任由战士们在连长指导员不在场的时候,以匿名的方式尽情地倾诉对他们的意见。运动的第二个阶段被称之为“面对面”,也就是将整理好的意见在上级领导和全体战士都在的正式场合,当面将汇总的意见陈述给被提意见的连队首长。
当兵的常说“连长,连长,半个皇上”,对普通战士来说,连长是决定他们在部队未来混的如何,能否入党提干,能否出人头地的关键人物。从这个残酷的现实出发,作为要求进步的战士,你必须尽一切所能,维系好和连长的关系。只有让连长赏识你,喜欢你,你才有机会得到栽培,才有可能入党提干,才能被重用。但如若你得罪了连长,或你的某些表现给连长造成了负面印象,你今后在部队的前途和希望也就基本泡汤了。
基于上述考虑,平日里战士们对连首长那绝对都是毕恭毕敬,即便对他们的一些言行举止有意见有看法,也没人会傻到轻易大胆地表露出来。如此一来,战士们平时对领导的意见一直被压抑着没法释放。大概上级领导发动的面对面的运动,也是为了鼓励战士们把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希望通过这个“背对背”提意见的机制,让战士们放下包袱解放思想。
实践证明,这招的确很灵!“背对背”开始之后,平日里安静顺从的战士突然变成了“愤怒的狮子”,在师政治部派到连队的“钦差大臣”的鼓动下,战士们平日里压抑的情绪开始释放,各自纷纷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话匣子”争先加入了“控诉”队伍,战士们的意见五花八门,有些对领导安排工作不满,有些对领导不重用不满,也有指责领导利用入党提干的契机,对要求进步的战士吃拿卡要等等。
坦白的讲,有些时候一心想着进步的战士在探亲的时候给连首长带些礼物,例如糖果、营养补品、香烟、衣服、皮鞋、等等,或许可能跟他们在部队能否得到重用,能否被入党提干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这些礼品,虽然现在看起来并没有多大价值,但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购买这些物品对家境不好的战友确实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难怪他们私下里这么抱怨呢。不过,有时候战士们探家回来,给首长带点礼物本应属于正常的战友情分,但不知怎么搞的,当时个别战士把那些本应无可非议的行为也统统归到了不整之风的现象。
“背对背”阶段大家的意见七嘴八舌,显得有些凌乱。政治部派来的大员提出必须要将这些意见整成一个比较系统的文字材料。可让谁写这个材料呢?当时一直没人愿意接手,找到谁谁都推脱文字水平太差。其实战士们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最终这个材料要和当事人见面,最终整材料的人也会随着整风的推进,暴露自己的身份。
渗到了最后,师政治部派到连队的整风负责人终于知道了我是连里当时公认的“秀才”,于是跟我谈话让我负责完成这个活儿。我开始执意不肯“就范”,唯恐整风结束后遭到领导的秋后算账。然而他一再重申:“你尽管放下思想包袱,我以师政治部的名义给你担保,绝对不会出现你担心的状况!” 当时那个年代的人,你可以不相信朋友,甚至可以不相信爹妈,但对上级党组织则绝对有百分之百的信任!最终我还是同意了帮忙整理那个材料。
我这个人做事儿的风格是凡事要么不接不做,接了做了就要尽力做好。印象中当时好像把战士们的意见进行和汇总,之后按不同的类型做了分类,每类项下分列了几个典型事例,开头针对战友们对连首长的所有意见搞了一个综述,后面结尾部分有弄了个有点意味深长的定性。总之,当时自己是花了时间,下了功夫,最后交上去的那个材料还算是弄得比较系统吧。后来有人告诉我说那个材料得到了师政治部的肯定,并被当成了当时那次整风运动的典型材料。
说心里话,弄了材料之后我一直揪着心,到后来感觉肠子都悔青了。后悔的原因主要是担心以后连里领导知道了是我整的“黑材料”会给我穿小鞋,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者会因此被秋后算账。不过还好,整风运动终于平静地过去了,我又开始了每天周而复始的电台值班,经过近二个月的观察,我一直担心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出现,星空还是那么明亮,港湾还是那么寂静,风平浪静之后,我彻底松了口气,之前的担心也被我彻底抛到了脑后。(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