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京剧城 票友建奇功
—我区京剧票友活动侧记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一段字正腔圆的唱腔,引来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这是戏友联合会近日在中心广场组织的一场戏曲票友演出。(第一张;90岁高龄关家利在清唱,第二张,全国名票田胜强与尚长荣同台演出,第三张是少年票友在彩唱,第四张全国名票张新华才彩唱)
我区在创建“中国京剧城”活动中,广大的票友功不可没,他们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传承京剧血脉,弘扬国粹艺术,为我区打造京剧文化品牌立下了汗马功劳。
传承京剧血脉
老票友功不可没
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原来有过演唱传统京剧基础的票友关家利、王振营、毛志平、郭宝利、宋文荣、戴程丽以及已故去的王嗣贤、顾华臣、张复海等,天天坚持到公园、广场的一角清唱。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票友自发组织了德州市业余京剧团。没有地方排戏,票友周茂荣、王雅文、王风林把自家的房子、院子收拾出来请大家去排练。没有服装、道具,大伙儿动脑筋、想办法,一是借、二是买、三是自己动手做。头上戴的、身上穿的,手里用的应有尽有,而且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走进王雅文的家、桌子上、柜子里、墙壁上放满了头饰插花、达子帽、髯口、拂尘,简直就像小作坊、小仓库。王雅文做的鼓槌是票友们的抢手货、连原市京剧团的鼓师任宝来都喜欢用他做的鼓槌、鼓健。
老票友们演起戏来更是一丝不苟、精气神十足。今年79岁的林玉亭,擅长饰演老生角色,从唱腔、吐字、念白到眼神动作程式都很到位,尤其是《四郎探母》中杨延辉唱的“尕 调”,是突如其来的高八度,很多年富力强的票友都视为“危途”,而林老先生唱起来却游刃有余,每每唱到这句“站立宫门叫小番”的“番”字尕调时,真真是响遏行云,喝彩声连成一片。他也因此被誉为票友中的“老小伙儿”。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在与我区的票友交流后,由衷地赞叹说:“从未见过像德城区这样的票友,既会唱戏又很懂戏。”
弘扬国粹艺术
中青年票友挑大梁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在老票友们的带动下,我区喜爱京剧艺术的人越来越多,票友队伍不断扩大。尤其是1998年山东省第二届京剧票友大奖赛上,我区6名参赛选手获得三金三银的好成绩,在全省显示了德州票友的实力,也吸引了许多中青年参加票友队伍中来。我区的票友中涌现出来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夫妻同台演唱的可喜景象。王建忠和儿子王光炜,谢薇薇和6岁的女儿李颖星,姚化邦和7岁的外孙石忠岳;郭宝利与弟弟郭宝臣,郭玉萍与妹妹郭玉英,弟弟拉弦姐姐唱的顾维忠和顾维明,夫妻搭档尹清泉、张淑芳,彭云峰、张玉萍等等。
打造文化品牌
离不开热心票友
张树森是位退休干部,参加票友活动后,看到在演出场地、道具服装、经费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逐一解决。今天找政府部门汇报,明天找社区协商,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最终在市中心广场这一黄金地段建立了广场戏友联合会,张树森被选为会长。如今,每年在这里演出百余场,观众达10余万人次。他还协助成立了城南京剧票友分会、南龙社区弘艺京剧团和新华社区业余京剧团。城南分会会长任宗欣、南龙社区弘艺京剧团团长赵国祯善于发现、培养人才,年轻票友孙桂贞、周文兰、刘丙章等天赋条件好,原来喜欢唱歌跳舞,初学京剧总代歌味,他们就从发音口形到丹田用气一字一字耐心地教,直到学准为止。新华社区业余京剧团团长孙建华是位多面手,他花脸唱的好,曾连续三次在全市“京评梆戏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看到打板鼓后继乏人,他就拜原德州地区京剧团的鼓师滑云生为师,学会了司鼓,自己还带了4名徒弟。
靠着这些票友使德州京剧城越来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