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江南风沙雨 浩浩太湖细无声
上周六,我与朋友相约前往无锡“踏青”。从南京饶城至江宁上沿江高速,沿途的油菜花悄然盛开,一片片,一垄垄,一层层,给美丽的江南铺上了金黄色的地毯;给沉睡了一冬的大地抹上一道亮色;远处隐约可见的山峦,不经意间映入眼帘的清溪小河,还有红的花绿的叶翠的草,在乡间青瓦白墙的房屋的映衬下显得春意盎然特别漂亮。不巧的是扬尘风沙细雨的天气,在我的心里留下一丝丝的缺憾,但是在这样的天气里出行,也给了我雾里看花的意境,细想也别有一番情致......
中午12点到达无锡。我们住在距离无锡市20多公里的太湖湾度假村。风景入画的环境真是让我留恋往返。度假村的背景是山,山坡上的植被在春日里发出各种颜色的嫩芽向我们频频招手;山下的桃花梨花杏花盛开,一片姹紫嫣红,让我在扬尘风沙细雨里还是感觉到了春日的声色与气息;大厅前的茶花盆景特别显眼,虽然已经过了盛花期,但是还是能够感受到盛花时的热烈和芬芳;广场转盘正对的是一条宽敞的大路直通大门,大路两旁,是一边一棵矗立的紫荆花,就象迎宾小姐一样的恭谦迎接我们的到来。这次运气真好,赶上了这两棵紫荆花的怒放期,我感到欣喜,从各种角度拍下她的花姿花容。紫色象征富贵.吉祥,暗合了我内心的企愿,同时紫色也寓意着风调雨顺和幸福美好!
沿着度假村门前宽敞的马路漫步,对面就是一排排各具特色小超市.小吃店和具有规模的饭店和酒楼,精致的棋牌室.垂钓区域.卡拉OK应有尽有。放眼望去,红灯高挂,彩旗飘飘,俨然就是湖中楼阁,人间仙境…徜徉在风沙细雨中感受湖光美景,领略太湖湾如诗的风情,有了少有的奢华和浪漫…度假村与太湖遥遥相望,与无锡马山风景区彼此交织,互为融合,带给我们休闲的品质生活,带给我们同样美的感动….
饶场一周向外围走去,不远处就能够看到一片芦苇荡,记得第一次知道芦苇是在读孙犁的《白洋淀记事》。芦苇与百姓的生活联系紧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棕叶的清香,其次就是芦柴编制的柴席精致实用;此刻江南的代表曲“拔根芦柴花”似乎在我耳边响起,眼前婆娑摇曳的枯叶芦苇正卑歉地向我们打着招呼,我明白了,那是因为今年的气温持续偏低的缘故,新的芦苇绿芽还没有长出来,还不知道初夏能不能披上绿装呢!
信步往前就是太湖湾大桥。这是一座跨湖而建的全长3—4公里的大桥。我站在大桥上,风沙细雨中的太湖烟波浩淼,一眼望不到边际…顿时让我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自然的奇妙和博大,带给我的是内心的震撼。我自然想起古人描写太湖赞美太湖的诗词:“数声鸿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湖通南北澄水鉴,山断东西列画屏”“掩雨龙归霄汉瞑,网鱼船过水云腥”;想起现代民俗学家钟敬文赞美太湖的名篇:《太湖游记》;想起程桂兰演唱的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然而,今日的太湖,已经不再是古人诗里的景致,也没有《太湖美》歌里那么悠然,吟颂古人的名句,聆听优美的歌曲,只是对历史的沉淀和回味。美丽的太湖,这个连接江苏浙江两省,唇齿相依的生命湖也遭到水质的污染和蓝藻的侵蚀。这些信息在报端在网页真的随处可见。我看到一个细小的变化,而且感触很深的就是:过去的“太湖三白”,即:白鱼.银鱼.白虾,现在产量已经很少了。
记得前些年单位组织去苏州旅游,在苏州的东山风景区待了几天。那时不管是在农家小院的饭桌,还是在酒店的宴席,都能够吃到新鲜的正宗的“三白”,能够看到当地百姓从太湖打捞上来的“三白”。所谓白鱼,就是鱼咀翘翘的,鱼身遍而长,鱼鳞小而密,通体白白的颜色,江南人普通吃法:放上调料清蒸,味道鲜美;白虾,即是太湖的白虾,比鸡尾虾竹节虾小,也是通体白白的颜色,通常吃法是“盐水煮”;银鱼是细细的,大小长短不一,基本都是4—5厘米的细细的小鱼,很“袖珍”,也是白白的颜色,吃法是蒸鸡蛋或者做汤的较多。这次的无锡之行,餐桌上虽然也有“三白”,但是很难保证不是人工伺养的,尤其是银鱼又大有整齐,还有那白鱼的味道也没有原来的鲜美,只是白虾还依稀能够找到过去那么一点点的感觉......
离开太湖湾度假村,雨比来的时候大了许多,有“天留客”的意味。轿车再次驶过太湖弯大桥,浩浩的太湖越发显得朦胧和忧郁...我知道:今天的太湖润物细雨无声,将是明天的风和日丽,将是富饶美丽的江南永远明媚的殷殷期待…我祈祷:江南不再有风沙,浩浩的太湖永远明清水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