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沿江景观
浪井
浪井,又名灌婴井、瑞井。位于九江市西园路,井深14.7米,水质清澈,旱年不涸。该井临近长江,相传井水与江水相通,“每逢江涛汹涌,人闻井中有浪声”,故名。
浪井为浔阳区最早的古迹,系西汉名将灌婴于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督众筑城时所掘,人称“灌婴井”。后年久湮塞。到东汉建安年间,孙权命人挖井,恰好挖到了被湮塞的灌婴井旧址,发现井壁有铭文:“汉高祖六年颍阴侯开。三百年当塞,塞不百年为应运者所开。”孙权见到这井壁上的铭文,十分高兴,以为瑞兆,遂名“瑞井”。
此后,历代文人墨客前来凭吊,络泽不绝。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在《下浔阳泛彭蠡寄黄判官》一诗中写道:“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宋代诗人苏辙亦有诗云:“江波浮阵云,岸壁立青铁。胡为井中泉,浪涌时惊发。水性本无定,得止自澄澈。谁为女娲氏,补此天地裂?”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款重修浪井,井旁有“浪井”二字的碑刻,并建四角亭保护井口,还将李白、苏辙题浪井诗文勒石立碑,嵌于壁上。花岗岩上的井圈边壁,留下了后代人打水时磨成的十六道绳索痕。
浔阳楼
浔阳楼位于九江市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因九江古称浔阳,境内长江区段亦称浔阳江。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有“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诗句,随后江州司马白居易又作《题浔阳楼》诗。此楼名噪天下则得力于明代施耐庵所著小说《水浒传》中宋江在此题反诗,李逵又来挥斧大闹,众好汉劫法场等精彩描写。
浔阳楼原址已无史料可查,其形制和规模却被施耐庵在书中描绘得活灵活现,煞是壮观。今所见浔阳楼系1989年元旦重建落成,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楼高20米,外三层里四层。黛瓦朱栏,翘角飞檐,四面回廊,古朴庄重,由黄鹤楼设计师向欣然参照客舆堂《水浒传》牌本中的浔阳楼插图及宋代《清明上河图》酒肆建筑式样设计,具有浓郁的宋代江南茶楼酒肆的建筑风格。
浔阳楼大门上方悬挂着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手书“浔阳楼”匾额。门前坚一根高大的望竿,挂着一面酒旗,上书“浔阳江正库”。作家杜宣的对联“果有浔阳楼乎,将宋江醉酒、壁上题诗,写得有声有色;如无水浒传者,则梁山聚义、替天行道就会无影无踪”堪称妙联。一楼大厅两边有录自《水浒传》,今人王遐举手书的“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对联,厅中正堂上方挂着“逝者如斯”大字全匾,东西两壁有绘着“宋公明发配江州城”等水浒故事的大型瓷板画;二楼是展厅,陈列介绍浔阳楼历史的有关书籍、文物以及梁山好汉108将的瓷雕画像;三楼是回廊,主要陈列字画;四楼是雅座,设仿古音乐茶座,古色古色,雅趣盎然。
锁江楼塔
锁江楼塔位于九江市滨江东路,长江之滨的回龙矶上。这里原为一组古建筑,由锁江楼、塔及四头铁牛组成,现仅存因楼而名的锁江楼塔。
锁江楼及塔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由知府吴秀始建,当时楼名“江天锁钥楼”,简称“锁江楼”,高三层,周围铸有四头铁牛,以镇江水泛滥;塔称“文峰塔”,亦名“回龙塔”,俗称“锁江楼塔”。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六月十七日夜,浔阳发生强烈地震,矶岸崩塌,锁江楼及两头铁牛坠入江中。清乾隆、嘉庆年间,锁江楼及塔得以重建和维修;咸丰三年(1853年),楼与所余两头铁牛毁于战火,惟塔仅存。民国27年(1938年)6月,日军兵舰炮击九江,锁江楼中弹三处,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塔顶距中心点偏离0·75米,却依然昂首傲立在浔阳江头。1986年,历经400余年劫难的锁江楼塔得到了全面的加固维修。
锁江楼塔为砖石结构,六面七层,通高25.26米。塔的每层翘角檐边都悬一铜质风铃,檐口为石刻斗拱。塔内壁有小型空龛及拱门,中有木梯可达塔顶。极目四望,仿佛置身于江天之间,塔下波涛千重,激流万转,巨轮破浪,千帆鼓翼。
琵琶亭
琵琶亭位于九江市东北面的长江岸边,南有琵琶湖,西侧是九江长江大桥。唐元和十一年(1816年)的秋夜,江州司马白居易送客湓浦口(今九江市内龙开河东),闻领舟琵琶声凄婉哀怨,邀见相叙,得知京城歌女不幸身世,联想自己仕途坎坷,感事伤怀,不觉泪湿青衫,写下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白居易离任后,当地老百姓在其送客处建琵琶亭以作纪念。宋元祐年间(1086—1093年),刘分欠(分与欠合为一字,电脑里出不来)《中山诗话》载:“江州琵琶亭前临江,右枕湓浦,地尤绝胜”,此为至今发现记载琵琶亭的最早史料。千百年来,该亭屡经兴废,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江西兵巡道葛寅亮移亭于浔阳东北的老鹳塘,清雍正年间巡道刘均又复建于湓浦口,乾隆年间曾多次重建或维修,最终毁于咸丰三年(1853年)兵火。宣统二年(1910年),在滨兴州(湓浦口之西)长江边建一“宣化宫”小庙,门额刻有“古琵琶亭”(此处在今外贸码头)。民国年间地方坤士多次议拟重建,始终未果。1989年7月,重建琵琶亭竣工落成,正式开放。
琵琶亭庭院占地3150平方。朱漆门楼上悬挂著名书画家刘海粟手书“琵琶亭”匾额。入门照壁上嵌有毛泽东墨迹《琵琶行》巨幅碑刻。庭院正中,是用汉白玉石雕的白居易立像,高3米,神形兼备,潇洒飘逸。琵琶亭坐落在7米高的花岗石基座上,建筑面积400平方米,高13层,双层重檐,朱柱碧瓦,是仿唐风格,古朴庄重,典雅别致。亭两旁构筑碑廊,各长120米,选刻白居易江州诗作和历代题咏。
九江滨江生态园
九江滨江生态园位于九江长江大桥两侧、濒临长江,总占地10.6万平方米,其中桥东侧绿地4.5万平方米,桥西侧绿地6.1万平方米,是九江市以休闲和观赏为主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园内各功能以及周边建筑、景观协调。其景观以绿色为主,是由地形、植物群落、建筑小品、特色水景等造园要素组成一个鸟语花香、绿树浓荫、四季有景的生态公园。
九江滨江生态园在建的三期景观以文化为主题,所有的造景都作为琵琶亭的补充,通过对琵琶亭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在小品及植物配置等方面最大程度与琵琶亭内部特征相协调,使游人未到达琵琶亭之前,在视觉上对琵琶亭有先期了解,以达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 建成后将再为人们提供一处游憩、休闲与交流的好场所。
九八抗洪纪念广场
在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中溃口的九江长江大堤4至5号闸口处,于 年 月建有一处九江抗洪纪念广场。占地1.9万平方米,内设抗洪纪念馆、抗洪纪念碑、抗洪纪念群雕等建筑物。抗洪纪念馆的外形被设计成当年立下汗马功劳、被凿沉堵口的“甲21025号驳船”的形状,墙壁上的一幅幅浮雕,再现当年惊心动魄的堵口情景。先于2005年2月在九·八抗洪沉船堵口处建起的抗洪纪念碑,碑高19.98米,碑身四面由呈现着“1998”字样的花岗岩组合而成。碑基座高0.9米,设有6级花岗石踏步,寓意着6天的艰辛堵口。
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抗洪为主题的纪念广场,已成为九江市的旅游观赏景点和居民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
九江长江大桥
九江长江大桥位于浔阳区东北面,横跨于江西、湖北、安徽3省交界的长江之上,凌空飞架,势如长虹卧波,是目前长江上长度最长、跨度最大的特大桥梁。
九江长江大桥为双层式铁路、公路两面三刀用桥。铁路在钢梁下弦平面,公路在上弦平面。全桥由江中正桥和两岸的铁路、公路引桥组成。铁路桥全长7675米,公路桥全长4460米;其中正桥长1806米,共10个水中桥墩,11孔钢梁,两岸各有桥头堡。公路桥面宽14米,四车道,两侧各设2米宽的人行道。大桥于1973年12月26日正式动工兴建,其中公路桥于1992年10月通车。
登上大桥纵目四望,左揽古城风光,右挹田园秀色,脚下是浩荡东流的长江,身旁有锁江楼塔和琵琶亭,胜景如画,美不胜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