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飞行荣誉证章  

 
作者: 律信 
部队: 空17师   
部门: 师直(司令部)、独立大队 
职别: 师副参谋长,飞行员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和战友们一同生活的岁月,建立了最纯真的感情和友谊,是最可贵的,是最值得留恋的,也是最值得珍惜的!珍惜吧,战友情!   

   诚挚感谢为六军网站作奉献的战友!

08.7.9 
所有篇目(共156篇)

标题:

我眼中的毛泽东之四  

发表时间:

2010-8-20 11:00:10

更新时间: 

2010-8-27 23:43:30  更新者: 律信

关键词:

毛泽东的女儿李敏访谈录  

  [这是对本篇第 3761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我眼中的毛泽东之四

--毛泽东的女儿李敏访谈录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9日15:28 新浪文化

  本文由上海新文化广播电视制作有限公司、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提供给新浪网报道

   按:出于对毛主席的热爱、无限的怀念和敬重,前面陆续转载了一些纪念毛主席的文章,得到了许多战友和空六军网站付根利站长的关注与支持,借此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应汤端生等战友的要求,再转载几篇纪念毛主席的文章,以此寄托我们对毛主席的深深的哀思和无限的热爱,以此感谢战友们的关注与支持! 解说:

  1936年冬天,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出生在陕北的保安县。当时毛泽东与贺子珍住在一间破旧的窑洞里,生孩子的这天,贺子珍叫警卫员另外找了一间小房子,这间房子连门也没有,贺子珍进去不一会儿,一个女婴就呱呱落地了。贺子珍的战友邓颖超、康克清等人闻讯赶来道喜,他们问:子珍生了吗?毛泽东风趣的说:"生了,生了,
生了个大鸡蛋"。

  

 

 

 

 

 

 

 

 

 

 

 

 

 

 

 刚出生的李敏又瘦又小,周恩来的妻子邓颖超看见后心中顿时生出一种怜爱,说了一句:"真是个小娇娇呀",毛泽东听到后,想起《西京杂记》中的一句话,"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如芙蓉",便给孩子取名叫姣姣,但是后来人们都习惯叫她娇娇。

  不久,中共中央进驻了延安,中国革命开始进入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新阶段。

  1937年的年底,贺子珍离开延安,前往苏联治病,不曾想这一去,便造成了她与毛泽东的终生分离。

  贺子珍离开延安时已经怀有身孕,到苏联后不久产下一子,1939年就在这个男孩刚刚开始咿呀学语的时候却不幸夭折了,贺子珍一度陷入孤苦之中。为了安慰贺子珍,1941年毛泽东同意让当时不满四岁的李敏前往莫斯科,与母亲贺子珍相聚,在那里李敏见到了两个哥哥毛岸英、毛岸青。后来,当哥哥们告诉李敏,他们的父亲就是中国革命的领袖毛泽东时,年幼的李敏一点也不相信。

  采访:

  在伊万诺夫国际儿童院里边,有个礼堂,挂着好多国际伟人像,有朱德的,还有我爸爸的像,后来我哥哥指着我爸爸的像说,这是爸爸。我不相信,我认为他在骗我,伟人是我父亲,我不相信。

  解说:

  1947年,贺子珍带着李敏回到中国。住在东北的哈尔滨。

  1949年春夏之交,贺子珍的胞妹贺怡带着毛泽东的嘱托来到哈尔滨看望姐姐,另外再把李敏接到北京,让他回到父亲毛泽东的身边。当时的李敏对自己是毛泽东的女儿还有些将信将疑。在母亲的鼓动下,李敏给父亲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她写道:毛主席,大家都说您是我的亲生爸爸,我是您的亲生女儿。但是,我在苏联没见过您,也不清楚这回事。到底您是不是我的亲爸爸,我是不是您的亲女儿?请赶快来信告诉我,这样,我才好回到您的身边。

  毛泽东读完信后哈哈大笑,很快用电报发来一封信,电报说:娇娇,看到了你的来信,很高兴。你是我的亲生女儿,我是你的亲生父亲,你一定长大长高了吧,爹爹想念你,也很喜欢你,欢迎你来。希望你赶快回到爸爸身边来。

  采访:

  那时候我相信了,也挺高兴的,在东北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哥哥说的是对的,那时候爸爸给我来电报,称是我爸爸。

  解说:

  1949年初夏,李敏回到了毛泽东身边。毛泽东十分高兴,对其他几位中央领导人说,我家有个会说外国话的洋宝贝。毛泽东还要给他的女儿娇娇取一个正式的名字。

  采访:

  他(我父亲)就说,娇娇是小名,不好这么叫了,要取个学名,就叫我李敏,拿字典给我看,字典里有注解。

  解说:

  毛泽东借用《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给他的女儿们取名为李敏、李讷,希望她们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李敏对于自己姓李父亲姓毛有点不理解,毛泽东给她解释说,他也曾经姓过李,还给她细细讲了姓李的来由:那是1947年的3月,蒋介石下令胡宗南调集20万军队对延安发动进攻,企图达到消灭中共中央和西北红军的目的。考虑到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中央决定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主动放弃延安,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毛泽东当时对大家说:暂时放弃延安,是意味着将来解放延安、南京、北京、上海,进而解放全中国,离开延安有延安,守延安失延安。那时候,毛泽东化名李得胜指挥作战,李得胜是离得胜的谐音。后来,这个预言实现了,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转战陕北,在运动中寻机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胡宗南损兵折将,最后不得不撤出了延安。

  李敏听到这些后很受教益,也喜欢上了自己的这个新名字。

  毛泽东要求他的子女绝不能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有任何的特殊化。什么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夹着尾巴做人。尤其要尊重身边的工作人员。毛泽东身边的卫士有很多年龄和李敏相仿,但是,毛泽东还是要李敏、李讷她们称呼他们为叔叔。

  采访:

  他就说要夹着尾巴做人,他常提起这事,他说对工作人员要好,要尊重人家。工作人员付出劳动照顾我爸爸,我们好多事都不是靠自己作的,都是靠人家的劳动,所以要尊重人家。

  解说:

  从苏联回国的李敏,从前的主食习惯吃面包,和毛泽东一起生活后,刚开始吃米饭有些不习惯。炊事员有时候会给她做些面包。因为这个还受到了父亲的批评。

  采访:

  炊事员想改善伙食,那时候后楼做面包,他就想改善我们的伙食,就说吃面包,不是平常的时候吃,就早饭的时候吃面包。当时我爸爸知道以后,不是批评我一个人,批评李讷,批评我们四个人。还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他说伙食有一定的标准,不要超过那个标准,吃中国饭也挺好的,不要吃外国饭。

  解说:

  李敏在中学时,许多同学都开始申请入党,她也跃跃欲试。当她把想入党的想法告诉父亲时,毛泽东却给了她一个意外的答复。

  采访:

  当时好多同学在中学的时候都申请入党,我也想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我自己拿不定主意,我就想征求我爸爸的意见,我能不能申请入党,后来我爸爸反问我为什么要入党,我说人家都说鼓励的话,你倒要问我,他说我是党的主席,所以就要问。这就是关心嘛。

  他反问我为什么要入党,我说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别的我就答不出来了。

  以后他让我在七千人的党代表大会上让我听他的报告。让我和我爱人一起去的,那时候我说我不是党员,他说我叫你去,后来我就去了。

  解说: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毛泽东对子女的要求是很严的,但对子女的婚事却主张恋爱自由。李敏上大学后,遇到了自己的小学同学孔令华,不久两个人便产生了感情,孔令华的父亲孔从洲是解放军炮兵的副司令员,而有关孔令华家里的情况李敏却不太了解。

  采访:

  他问我他叫什么名字,他的父亲是谁,是干什么的,我答不上来,他就批评我,你跟人家谈恋爱,你都不知道人家的父亲是谁。你怎么谈恋爱呀,我说我也不跟他父亲谈恋爱呀,我们都是在八一小学的。我们都是干部子弟,我想他爸爸也是干部,我就没打听他爸爸是做什么的,他说你要问清楚,你再谈。我就问了孔令华,他就把他的父亲介绍给我了,我就跟我爸爸说了,我爸爸说那我认识,挺好的。

  解说:

  李敏和孔令华准备结婚时,正赶上1959年的庐山会议。毛泽东要他们将婚礼推迟几天,等他开完会回来再办。

  采访:

  我就等,原来说一个礼拜就回来,后来两个礼拜没回来,我就急了,就打电话给卫士长,卫士长跟他说了,我爸爸说一定要等他回来举行婚礼,一直到八月份,八月27号回来的,28号举行的婚礼。

  解说:

  1959年八月28日,毛泽东亲自主持了孔令华和李敏举行的婚礼。那一天毛泽东非常高兴,平常不大喝酒的毛泽东在婚宴上与来宾频频举杯,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李敏和孔令华结婚后生了一个儿子,毛泽东知道后很高兴,他特意给外孙子挑选了名字。

  采访:

  他给了一个条,上面写的数,还有人的名字,马、恩、列、斯,还有姓,可以从这里边挑,后来就取列宁的宁,还有宁宁的爷爷孔从洲一块取的名字,给了我一个继字,继承的继,我取的宁字,就叫继宁。

  解说:

  解放后,贺子珍先后在沈阳、天津、杭州等地工作,最后定居在上海。李敏和孔令华结婚后,毛泽东经常让李敏代自己去看望贺子珍,贺子珍常对李敏说:你的爹爹也是很孤苦,很寂寞的,你要多体贴他。李敏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穿梭往来,成为父亲和母亲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毛泽东从李敏的嘴里知道贺子珍病了,不肯就医服药,就写信劝她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说来也怪,每次只要收到毛泽东的来信,贺子珍就会改变态度,药也吃了,情绪也好了。

  每一次李敏去看望妈妈贺时毛泽东都会给贺子珍捎去一些东西,母女见面后,贺子珍会详细询问毛泽东的身体和饮食起居的情况。李敏返回时,贺子珍又会让李敏给毛泽东带回一些东西。

  采访:

  我爸爸送我妈妈一个手绢,我妈妈就捎一些南方菜。我爸爸大便干燥以后就吃蔬菜,每年我妈妈都弄一个芦包,就是芦苇编的,这么大一个芦包,包一包蔬菜。他就看看就点点头,他看见了。(我爸爸问我妈妈)身体怎么样,问我舅舅,问我家里的亲戚。

  解说:

  1963年李敏和孔令华搬出了中南海,过上了独立的小家庭生活,离开中南海之后,李敏见父亲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

  采访:

  刚开始一两年的时候可以看到,后来到文化大革命当中就看不到了,我到大门口不让进去,后来通过汪东兴,他说,你怎么不常来看我,我说门槛高了,不能进了,后来他叹气,我就说想来看,不让进来……。

  解说:

  在毛泽东生命的最后阶段,李敏去中南海看望过父亲两次,最后的一次毛泽东的身体已经极其衰弱,一般人已经听不懂他的语言了。

  采访:

  他就说你多大岁数了,我说我三十九了,他说不对,你三十八,后来他就做这个姿势。我不懂,我就问了张玉凤,我说爸爸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懂,张玉凤没有给我翻译,我说我没听懂。

  解说:

  对于这个手势的意思,后来人们有种种猜测,有一种说法是,这个圆圈表示桂圆,而贺子珍当年的小名就叫桂圆。那就是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毛泽东还在惦念着贺子珍。至于这个手势的真正含意也许永远是个谜了。

  采访:

  他去逝以后我每个月去一次(纪念堂),后来就半年去一次,以后我就一年去一次或一年去两次,后来我脚崴了,又发高烧,我就没去了,一直到这几年又去了,一年去两次。现在好一点了,不像刚开始了,刚开始做梦都梦见他。

  解说:毛泽东逝世后,李敏和孔令华在家里为父亲设立了灵堂,他们和其他的兄弟姐妹回定期在家里祭奠父亲,李敏还常常陪着母亲贺子珍去毛泽东纪念堂缅怀父亲。

  本文由上海新文化广播电视制作有限公司、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提供给新浪网报道。

  相关专题: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


  

评论(共 8 篇):

  评论者: 律信

发表时间:2010-8-27 23:43:30

   端生战友的杰作《九月九日祭》,经过端生的再创作与加工,显得文字更加严谨、更富有深意啦!值得一读。建议端生战友到9月9日专门发在网上,一定会受到战友们的欢迎。谢谢端生战友!   

 

  评论者: 汤端生

发表时间:2010-8-27 18:20:34

万分感谢律信老首长的回应,更感谢您在百忙中又给我们送了来了精神食粮。
今年的九月九又将临至,看看当今天下的形势,想想社会这诸多乱象,实实不免令我辈不胜忧烦,此时的我们更是深深地怀念起毛主席来。因无时间弄笔,故将我在毛主席逝世三十一周年时写的一篇小赋贴出,借以表达自己对毛主席的一片怀念之情。(已稍作修改,再次贴出)请首长及战友们斧正:

  《九月九日祭》

一九七六,九九之期。
伟人化神,万物凋敝。
巨星陨落,混沌环宇。
亿众俱哀,河山共泣。

念您毛公,泽被东隅。
光辉雨露,润之华夷。
主席英名,响彻大地。
唐宗宋祖,无可攀比。

天下大乱,上一世纪。
泱泱中华,任人割踞。
泽东大儒,揭竿而起。
历万艰险,共和国立。

不畏寇贼,敢御强敌。
援朝助越,抗击美帝。
两弹一星,威扬国际。
红色中国,从此屹立。

第三世界,勇扛大旗。
联合无产,广交兄弟。
大政方针,主席亲拟。
联大发声,外交胜利。

社会主义,公所确立。
三反五反,彻除旧弊。
批资防修,顺应民意。
文化改革,兴国治吏。

呕心沥血,为国殷虑。
亲订计划,探索规律。
率领人民,摆脱贫瘠。
百业兴旺,万众奋起。

天妒英贤,无仁不义。
致令伟人,鹤驾西去。
今常思之,实难忍泣。
抚今追昔,不胜欷嘘。

三十四年,不尽追忆。
公之伟绩,无以伦比。
华夏儿女,永矢铭记。
泽东思想,万世根基。

当今之世,遑论安逸。
亡我华族,敌之嗜癖。
唯公思想,可当利器。
经武治国,无往不利。

嗟乎!

问世间
情为何物?沥血哀泣。
问人民
何为不舍?伟人辞去。
问百姓
何为牵挂?英灵安息。
问华夏
何为不朽?泽东伟绩。
问中华
谁主沉浮?亿万民意。
问炎黄儿女
何为族魂?不死泽东!
问苍茫大地
何为国威?泽东不死!

问我为何,弄此拙笔?
只为今值,九九大祭。
念兹在兹,撰文哭兮。
誓承宏业,矢志不渝。

尚飨!   

 

  评论者: 律信

发表时间:2010-8-25 10:18:19

   我十分赞赏郭参谋长、怀明、波清和王海战友对毛主席深厚的感情,并对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深刻的理解。   

 

  评论者: 王海

发表时间:2010-8-24 12:10:22

    今天是农历的7月15日,中国人的民俗今天都在追思悼念逝去的先人。在此我以一个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草莽国人,向我心中永远的领袖毛主席致敬!!!
        
    感谢律信首长对我拙文的所指,这使我能更坦然的面对我的家眷。对脱离现实生活的东西,她是非常的不感冒。她平时只关心收入多少,同龄人谁又发了大财什么的。因此在此能与首长有只言片语的交流,我深感宽慰。
    评价历史如果是有选择的遗忘史实,这样是很可怕的。我曾今想过:没有了高尚信仰的民族是非常可怕的,而我们现在许多的国民就像我的妻室一样,只看手中的银子......
    
       

 

  评论者: 吴波清

发表时间:2010-8-24 9:50:36

如此密切关注、认真研究、热忱宣传毛泽东,彰显出一个老共产党员、老共产主义战士对伟大领袖、对革命事业、对人民大众的赤胆忠心!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作用、影响无与伦比。否定、诋毁、玷污伟大领袖的暗流、邪说、企图,只不过是蚍蜉撼树、小丑跳樑。不值一虑!   

 

  评论者: 律信

发表时间:2010-8-21 11:17:13

   拜读端生的《九月九日祭》,感觉内容全面、感情质朴、内涵深刻,道出了工农商学兵对毛主席的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和深深地哀思,以及对毛主席的公允的评价。
   建议端生在今年九月九日时,将《九月九日祭》单独发在网上。谢谢!   

 

  评论者: 亢怀明

发表时间:2010-8-20 18:16:41

开国之勋,一代名君。   

 

  评论者: 郭俊

发表时间:2010-8-20 17:40:17

律信付参谋长:我们永远怀念毛主席!   

 
   

共 8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2 7:17:08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