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天使们
——为纪念北空护五期30周年聚会有感
30年前有这样一批女兵,她们来自于江苏、湖北、吉林,是从初中毕业生中挑选近200名毕业生进入空军护校学习,成为了军中天使。这也是北空有史以来第一次大批招收的护士,补充医院和基层部队,从此她们在部队服役了近30年。
时光荏苒,如今她们已经成家立业,已为人妻、为人母,有的仍在部队工作,有的转业到地方成功创业,有的已经退休在家,但是她们把青春年华献给了部队,由此也抒写了自己的华彩乐章。
我有幸与这群姑娘为伍,与她们同甘苦,见证了她们的成长。30年后回味起那时的快乐时光仍然心潮起伏。在此记录一些难忘片段,把她们的故事告诉大家,让我们记住这些军中之花,使她们的形象如鲜花一般在军中盛开不败。
2010年11月我意外接到玉萍电话,邀请我参加护五期入伍30年聚会,我欣然接受了邀请。兴奋之余,我梳理着远去的记忆,回忆着班上每个学员的名字和音容笑貌,并期待着团聚的日子早一天到来。
30年了我后悔没有留下他们每个人的照片和花名册,能够回忆的影像也支离破碎,思绪不停的将30年前的片段连续起来,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一个个鲜活的面孔跃入眼前。或稚嫩,或顽皮,或老成......,我尽力地去回忆每一个人音容笑貌和与她们走过的时光。
记得80年北空后勤部的一纸调令把我调回了石家庄获鹿北空护校(原13军的大院)的大山中。任务是做护五期的班主任。
那时也许是想暂时逃避一下每天面对死亡恐惧和又累又困的护理工作,也想能继续读书;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欣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打起了行李、整理了书籍,还把我喜欢的一盆文竹一起带进了大山。
8月炎热的夏天里我登上了去石家庄的列车。从天津到石家庄乘火车要8个多小时,好不容易买了个硬座让给了身边一位无座的残疾人,在拥挤和嘈杂的车厢里站了5、6个小时,就这样去新岗位赴任了。
获鹿北空护校位于原13军的旧址,三山环抱、树木参天,虽然失去了昔日的庄严,显得有些凄凉和破旧,但是那一排排参天的白杨树和高高的柏树墙后二层红砖小楼,以及那窗外苍绿的大山,大门前弯弯流淌着的小溪,清新的空气,让人心静。带着一份责任、一份期待,开始了新的工作。
文革后,百废待兴。部队急需要一大批受过专业学习的护士充实到医院和部队。前四批护校的学员多来自于部队,虽有很好的素质,但是年龄都比较大了。因此从地方招收一批年龄小、学习好的学生,选拔到护校进行培训。当年由江苏、湖北、吉林招收了100多个“小天使”就这样进入了军营,经过二年的学习分配到北空各医院和部队。
因这次招收的学员多,原有的教室和宿舍已经不够用的,便将军部的大车库改装成了教室,宿舍也加了床。在学员到之前,布置教室、打扫卫生、准备教具、被褥,一时间忙个不停。
九月开学的日子到了,敞篷解放大卡车把学员陆陆续续接到了护校,一时间像飞来一群“燕子”,在寂静的山中叽叽喳喳,营院像开了“锅”。南方、北方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服饰,把我搞得眼花缭乱。集合点名的确是费了一番功夫。除了从地方招收的新兵之外,还从部队选拔了十多名老兵进行培训,成为了本期学员中的骨干。
也许是临时办校没有学校管理经验,编制序列既不像部队也不像学校。二百人被分成二个大班,每个大班有三个区队调来六名干部担任区队长,每个区队有三个小班,老兵担任各班班长。我和玉萍各带一个大班。还有6个特殊的男兵被编在了我的班。
换军装是学员们最兴奋的时刻,脱下了便装,穿上了绿军装,姑娘们一下子变了摸样。带戴上领章帽徽就意味着成为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女兵了。刚刚走出校门,一个个十五六岁姑娘,如同春天初开的花朵,然而等待她们的不在是父母的呵护和关爱,而是一关关的训练、考试,要学会如何面对劳累、伤痛和死亡。
军事训练开始了,烈日下一次次晕倒,一次次地爬起来再练,紧张的集体生活,夜间的紧急集合、野外拉练,劳累、疲倦一起袭来,有人经不住了,想家、后悔,开始哭了,一个、一群.......。晚饭后,我让她们集体去哭,好好哭一晚上,但是明天就不能再哭了,因为你们不再是女生了,是女兵,兵就要流血不能流泪。说来也怪,让她们哭时反而没有人哭了,也许从那天起她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我和区队长们都是毕业的老学员,在年龄上和兵龄上比学员长了几岁,可责任在肩,要求我们把学员当成孩子般得关注。要掌握每个人的家庭背景,脾气、性格,内心变化和身体状况。白天带队训练,夜里查铺、值班,学习上要进行辅导。
由于学员年龄小,进入医学专业课后遇到了许多的困难,那时护校是从医训队改编而来,教员少,更缺乏教具,医学挂图多是自己动手画,有些教具也是自己做的。记得第一次上解剖课,教员讲什么是细胞,由于没有直观感受,听了一天云山雾罩的“天书”。为了追赶课程进度,对没有听懂的学员晚上开起了“小灶”。从炊事班要了个鸡蛋,一层层解剖鸡蛋的结构,讲解功能。没想到效果还不错,鸡蛋成了步入医学大门的“敲门砖”。从此开始,无数的名词、概念、原理、功能、诊断昏天黑地背诵,一针针反复在自己身上练习打针、输液,一遍遍的大考小考,像打开了一道道走出“迷宫”的门。
教员们就是这样手把手无怨无悔地把这群姑娘们引入了“天使之门”,从此她们以仁爱之心,提着“拯救生命”这盏圣灯,在青春的旅途中去追赶南丁格尔的脚步。
我与我的94个兵就是这样在太行山下开始了“化蛹成蝶”的成长过程,经历了一段难忘的人生旅程。对我而言,那二年的经历虽然是军旅之途的一小步,而对于这些年轻的女兵则是人生的重要起点。
因为部队选择了她们,才让军营有了生机,有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因为她们幸运的选择了军营,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学会了勇敢,学会了如何去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修正着自己的人生轨迹,培养了自强、自信、自爱的性格和优秀的才华,才使得自己的人生有了精彩。
30年过去了,我与他们相聚时难以叫出每个人的姓名。而当他们亮出名片时,我还能回忆起他们当年的摸样。昔日的小姑娘们、小伙子,一身军装,一个目标;到如今,各异的服饰,天南地北,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而今聚在一起共同回忆着年轻时发生大山里的故事,无不令人感慨万千。
从他们一张张笑脸中我看到了自信与成熟,从他们时尚的服饰上,我看到了生活的美满和事业的成功。正是部队造就了这样一群女兵,并让她们与众不同,由此,我因他们而骄傲和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