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闫一旭 
部队: 炮2师   
部门: 炮2师4团汽车2连,空高炮19师57团汽车连 
职别: 驾驶员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欢迎战友来太原作客。 
所有篇目(共950篇)

标题:

晋祠: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与历史的变迁  2008年02月26日 16:46:58 来源:山西日报  

发表时间:

2011-3-21 23:14:46

更新时间: 

2011-3-22 17:57:38  更新者: 闫一旭

关键词:

转载山西日报  

  [这是对本篇第 3229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晋祠是我国三大古典建筑群之一。比北京故宫,晋祠的周柏隋槐宋大殿有更长久的历史;比曲阜孔庙,晋祠见证了更为惊心动魄的中国历史。几乎历次改朝换 代,都在晋祠留下印记。中华文化传承与自然演变,都在晋祠留有磨痕。从这座唐宋之际已经繁荣鼎盛的园林考察三晋历史文化,是一般园林旅游远远不能比拟的文化探索。那么,晋祠到底隐藏了什么文化信息呢?
      晋祠属古代的晋国。《周礼》记载“求福曰祷,得求曰祠”。可见,晋祠是古晋国祈求洪福、获得保佑之所,是我国最古老的祠堂建筑群。它有着古老的山水结构特征,一派北方古典园林景致,却也颇具江南园林风韵,历代都被誉为“三晋第一名胜”。

    晋祠东北方向有古晋阳城,因山南、水北为阳,晋阳城在晋水以北因此得名。晋祠古建筑群整体呈现出唐宋风格的散点式布局,依山傍水、 错落有致,亭桥点缀,泉水环绕,一派北方园林雄浑壮阔,自然流畅的风韵。清末维新人士梁启超之子、建筑学家梁思成为此评价“晋祠又像庙观院落,又像华丽的 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

    晋祠占地十公顷,有祠堂,殿宇、寺庙、道观等各类古建筑近百座,宋、金、元、明、清代代不绝,殿、堂、亭、台、楼、阁、桥、榭样样俱全,堪称古建筑博物馆。

    整体格局惟中心轴线建筑最具特色。越过牌楼、三桥进正门,经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到圣母殿,晋 祠主体建筑排在一条轴线。按几乎所有的晋祠文献资料,这条中轴线都记载为贯穿东、西方向,这使我们在阐述晋祠方位时,也不得不沿用相同的方向称谓以保持统 一。但经罗盘测量,实际为准确的东南与西北走向。

    古代风水家认为,“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系舟山为龙角,悬瓮山为龙身,天龙山为龙尾,晋阳正当蟠龙中心,是“藏风”“聚气”的宝地,龙气所出。晋阳称“龙城”,一定意义上与此有关。

到晋祠沿着流水,就能找到晋水源头——难老泉、善利泉和鱼沼泉。难老泉喷涌而出,如白练飞展,聚散不定,飞湍流急,泻入百尺清潭,激起万千水花,晶莹透彻,长流不息。

    远古直至春秋时期,晋祠东面都是大片晋泽,晋祠东门口的地名是“大泊堰”,即湖泊的边沿。晋祠泉水从悬瓮山喷涌而出,注入晋阳湖, 滔滔汾水与晋泽擦肩而过,洪水频频发生,故有汾神台骀,是三皇五帝时代太原地区的治水领袖。《左传》记载:“金天氏有裔,子曰味,为元冥师,生台骀,能业 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其祭祀场所就是圣母殿南的台骀神庙。因此,晋祠山水园林,非苏州园林小巧精致的雕琢风格,它是燕 赵之风所以产生之雄浑壮阔的北国疆域所特有的名山大河之造化。

  古建三绝

    人说晋祠有三绝:宋塑、周柏、难老泉。但梁思成的弟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郭黛姮教授说来,晋祠单说古建筑就不止三绝。晋 祠的圣母殿,建于北宋初年,代表了宋代建筑的典型风格,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营造法式》是我国宋代的建筑规范,它概括了唐宋元时期的建筑特点,但符合此 规范的,我国现存仅有晋祠圣母殿。

    宋代大殿有一圈檐下周围廊,古称副阶周匝。它正面檐下的部分是传统的祭祀场所,极为宽敞,面积不下于一个篮球场,现代建筑师难出如此创意。

    宋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与唐朝不同,唐朝建筑宏伟壮丽,展示着唐朝繁荣鼎盛的时代风貌。宋代建筑的屋檐和屋脊都是微微翘起的曲线,建筑 上蕴涵了柔和绚丽的婉约风格。为此,宋代屋檐的角都伸出去很远,要靠一个角梁来承托。《营造法式》描写的角梁很短,屋顶重量压下来似乎应该压翻,梁思成画 《营造法式》图时百思不解,特意在图上留下几个问号。1995年圣母殿维修时才发现,上面有一个构件压住了角梁,力学结构极为巧妙,技术含量极高。

    最不可思议的,是圣母殿所有的立柱下部与柱础之间,都是榫卯连接。即立柱底部中间碗口大的凸起,与柱础凹陷吻合,这么一扣,柱子上 边也与各种木构件那么一插,整个大殿就像一堆接插摆放的积木,不用一根铁钉,一座雄伟的建筑就落成了。由于建筑整体属木结构柔性连接,遇到地震,木构件衔 接处会吸收地震应力,咯咯吱吱到处响动却难以散落,反而比现代钢筋水泥刚性结构稍有地震就碎裂更具抗震性。如果哪根柱子坏了,不动整体结构,局部临时支撑 就能单独更换。

    圣母殿前廊柱子上的盘龙,是我国古代唯一保留下来的木雕盘龙,是完全的立体造型,这使我们今天还能全方位观察古人对龙的超凡想象。 八条盘龙各有名称,中间两条展翅欲飞的是应龙,两边分别是蟠龙,没有鳞的蛟龙和没有角的螭龙。龙的雕刻如此讲究,完全保留古老中华文化的印记。《营造法 式》里规范的木雕盘龙,又是仅存晋祠圣母殿一处。

    1995年,由于地下水流量变化对大殿结构的影响,圣母殿进行了维修,其间发现了基础下埋藏的圣母殿前身之大殿门槛石、门墩石和几 层砖垒的基础,直接证明了晋祠正殿更为久远的历史。由此印证1500年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 上……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之名不虚。

    大殿对面是摆放供品的献殿。古人认为,神像面前如果没有献殿,就无法表达尊敬和诚意。这座金代建筑全木结构,木柱支撑殿顶,四面用 木栅栏分隔内外,像个秀丽的凉亭,既有殿堂的宏伟,又有凉亭的通畅豁达,在我国独一无二。梁思成评价其“颇为灵巧豪放”。每年一度晋祠庙会由此进献祭祀供 品,由其四面通风可经久不腐。献殿与鱼沼飞梁、圣母殿同为国宝建筑,合称晋祠古建三绝。

    鱼沼波澜

    殿前池沼,格局独到,它是何所由来呢?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这样记载:“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即春秋末期,晋国 四卿之智伯联合韩、魏围攻赵家,为了积蓄泉水,智伯挖掘池塘和渠道引晋水灌赵家于晋阳。战争结果出人预料,赵家反而暗中联合韩、魏灭了智伯,形成了三家分 晋的局面。从此,山西省又别称 “三晋”。失国的晋君后来到晋东南一处居住,得名晋城。

    后来赵、韩、魏三家同时上奏周天子请封诸侯。周王室那时已经衰微,收到贵重礼物,居然一一批准封侯。从此春秋五霸秦、晋、齐、楚、 燕,变为战国七雄秦、齐、楚、燕、赵、韩、魏。从此春秋结束,战国开始。春秋与战国的历史分界线,居然就在与晋祠直接关连的三家分晋事件,鱼沼与智伯渠就 是见证。

    鱼沼最初开凿属军事工程,后人利用遗迹蓄为沼,有效地集聚了鱼沼泉水,成为晋祠一景。《水经注》对其位置“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描述简洁详尽。

    智伯渠因晋阳城而开掘,本意为灭晋阳。太原市古时北人称大卤,皆因晋阳城毗临汾河,水苦咸不便饮用。战国以后历代为解决晋阳城军民 吃水,都转而利用智伯渠引晋水为晋阳城供水,唐代还在汾河上架设引水渠将晋水引向晋阳东城。至宋代初,宋太宗赵光义为灭北汉,再引智伯渠水灌晋阳。晋阳城 毁之后,智伯渠才开始衰落,它的兴衰始终与晋阳城的命运息息相关。

    有感于三家分晋那样的社会变革,宋朝司马光认为属僭越、犯上作乱。周天子不仅没有谴责、处分和讨伐,居然一一批准封侯,所以礼坏乐崩责任不在诸侯,而在周王室,是统治者自己造成礼坏乐崩。因此,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以三家分晋开篇,以资统治者引史为鉴。

    古晋阳,沧桑演变为今日太原市。晋阳遗址依旧,鱼沼飞梁依旧,智伯渠依旧。

千年古柏

    晋祠最古老的是周柏,称龙柏,可惜另一株凤柏在清道光年间被不肖子孙砍伐,几千年来,两株柏树合称“齐年古柏”,表示同年种植,天 长地久。周柏虽皲裂斑驳,历经沧桑,却依旧树干挺直,枝叶常青,静卧一旁,如苍龙欲飞。明末清初第一书法家傅山亲笔为周柏题词“晋源之柏第一章”。

    周柏真是植于周朝吗?2002年3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园林研究所,以碳14交叉定点法测定周柏树龄,结果为2600-2990年,这个时间正是中国古代西周时期,同样树龄的古树现存另一株“长龄柏”。周柏是晋祠最古老的周朝遗物。

    与周柏同样古老的,是唐叔虞祠的故事。它记载于《魏书·地形志》《通志》《邑志》《元和志》等多种文献。姬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当 时排行依伯、仲、叔、季的顺序,他排行在后,据说出生时,掌纹是一个“虞”字,即称叔虞。他的哥哥继承了王位为周成王,当时年龄小,由周公摄政,协助执掌 政权。正当周公去山西平息唐国叛乱的时候,有一天,周成王把梧桐叶子剪成玉圭的形状,对弟弟叔虞说:“把这个玉圭给你,封你去作唐国诸侯”,当时史官就请 周成王选择吉日正式封侯。周成王说:“我与叔虞开玩笑”,史官却说:“君无戏言”,结果,周成王就真把叔虞封为唐国诸侯,人们也就改称叔虞为唐叔虞。这就 是“剪桐封弟”。

    由此看来,唐叔虞是晋祠正宗,应该没有疑问了。但是,现在晋祠所见的唐叔虞祠坐北向南,处于晋祠中轴线主体建筑群北侧,在偏殿的位置。为什么唐叔虞祠不在正殿呢?

    谁家园亭

    晋祠正门内北侧,智伯渠围绕着一座小山,上面绿荫处的一座亭,在僻静处为游客备好了暂歇的去处。“亭”即是“停”,人们停下来,就会注意到亭上的匾额 “谁家园亭”。这似乎在提出一个疑问,这片园亭究竟属于谁?

    本来毋庸置疑的事似乎有了质疑,北魏《水经注》早已确指“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那么,唐叔虞祠何以到了晋祠偏殿的位置呢?是晋祠的建筑格局有过变动吗?

    中国古建筑群的格局,一般不会轻易改动。这是因为古建筑都以我国传统的风水要求来规范。晋祠建筑的山水格局是:悬瓮山脚下圣母殿面 对晋祠中轴线建筑,中轴线指向东(东南),是朝阳的方向。殿前正中央是鱼沼汇集的鱼沼泉水,左有善利泉,右有难老泉,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圣母殿位置是山 水环抱的中央,符合左有流水,右有长道(晋水流出之水道),前有圩池(鱼沼),后有丘陵(悬瓮山)的“龙穴”标准。宋代是风水术昌盛时期,宋代建筑按晋祠 山水地形设计,不可能有其它方案。即使建筑有修葺更替,总格局也不应改变。那么,唐叔虞祠何以迁到了偏殿呢?晋祠碑刻应该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祭祖是晋祠传统最隆重的活动,以祭祖得到祖先神灵保佑。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来晋祠,就是一次祭祖还愿之行。因为当年李渊、李世民晋阳 举旗,首先在晋祠剪除了朝廷的特派官员,“祷于祠下”,祭拜开创晋国之唐侯方誓师起兵,席卷千军,建立了大唐王朝。取国号“唐”,寓意起兵古唐地、得唐侯 护佑。为此,李世民“御制御书”《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颂扬了宗周政治和唐虞之治,阐述了治国之论和文治武功。特别是《晋祠铭》书法,被历代书家 推崇为艺术珍品,李世民本人也很喜爱,曾以拓本作礼品赠新罗国国相。清代王佑评价其“平生书法王右军,鸾翔凤翥龙蛇绕,一时学士满瀛洲,虞褚欧柳俱拜 倒”。

    按行家评价,“书止于晋,晋止于王,王止于行书,行书止于兰亭”。《兰亭序》已下世,而酷似《兰亭序》、能与其媲美的,惟晋祠贞观宝翰亭内《晋祠铭》书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行书碑,稀世珍宝,郭沫若评价为“宋殿唐碑竞炜煌”。

    李世民对晋阳极为倚重,视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晋祠更是唐先祖庇佑之所在。《晋祠铭》中“惟神诞灵周室,降德酆都……启庆留名,剪桐颁土”,即明确《晋祠铭》为唐侯而作。

    宋太宗赵光义攻克晋阳、全国统一后,也效仿李世民,立一通歌功颂德的《新修晋祠铭并序碑》。但晋阳百姓对赵光义毁灭晋阳城切齿痛 恨,暗中将碑凿刻至面目全非。晋祠庙会每年都在水镜台上演晋剧 《无字碑》,反复讲述这个故事。到清乾隆年,连碑也下落不明。而同在乾隆年,唐碑《晋祠铭》旁立起一通新刻的《晋祠铭》。仔细观摩,这通碑与唐碑规格、品 位相同,碑额、碑座之风化程度都与唐碑接近,惟碑体一新,宽度厚度却窄了、薄了许多,因此镶嵌在碑额、碑座上留下明显的空隙,破绽极为明显,难以掩饰。如 果利用原来的碑额碑座另寻碑石,一定会按尺寸打造,严丝合缝。眼看着这些破绽,想是清朝文人儒生对赵光义毁晋阳城耿耿于怀,暗中打磨抛光了字迹,利用了宋 碑石料。有感于此,陈毅元帅作诗:“世民立碑颂统一,光义于此灭北汉”。

    唐宋两碑都说明唐叔祠是正殿,而元至元四年《重修汾东王庙记》的“迨天圣后,又复建女郎祠于水源之西,东向”,记载已有另外的建筑 建于正殿位置,那么唐叔虞祠堂显然已经迁移,而且是在宋碑落成的太平兴国九年至“天圣后”这个期间迁移,这个期间跨越了十一个年号,几十年时间。1995 年维修圣母殿时,发现基础下掩盖的宋代以前的大殿基础和门槛石,准确地说明唐叔祠迁移确有其事。

  圣母悬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个重要的线索来自鱼沼水下。1953年维修鱼沼飞梁时,发现两块支撑飞梁立柱的底座,是同一块金泰和八年石碑上凿下来的两个残片,碑上清楚地刻着 “旧制唐叔祠于其南向,至宋天圣中改封汾东王”。按“旧制”两字推断,“天圣中”这次封号以前,唐叔虞祠早已在朝南的位置重新建造完成。

    碑文接着写道“又复建水郎祠于其西,至熙宁中,加昭济圣母,今圣母殿是也”,这就证明,唐叔虞祠建造完成若干年后,到天圣年间,在唐叔虞祠西原先正殿的位置,重建了正殿,塑造了圣母像。又过了五十年左右,正式加封昭济圣母。

    金朝在北宋后不远,这个碑文将迁址重建唐叔虞祠、正殿原址建圣母殿一事记载的较为详尽,但其中原委仍是一个谜。

    小店区有两位成天钻在古书堆里的老先生袁汉城和王剑霓,都已年逾古稀,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我们在宋朝宫廷档案《宋会要辑稿》中, 找到两封有关晋祠的重要诏书,一封记载“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四月诏:平晋县唐叔虞祠,庙宇摧圮,池沼湮塞……宜令本州完葺”。另一封于六年后“天禧元年又 诏:(叔虞祠)每岁施利钱物委官监掌。其银铜真珠并以输官,自馀估值出市,以备修庙供神之用”。

    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赵光义攻克并烧毁晋阳城三十二年后,建造落成二十七年的唐叔虞祠被意外地“摧圮”,以致散落物将“池沼”即鱼 沼“湮塞”。以能够“湮塞”鱼沼所需填充物的量推断,只能是唐叔虞祠被摧圮轰然倒地。天禧元年的诏书又证明了这次灾难造成的损失极为巨大,诏令当地妥善解 决修庙资金。

    这显然是一次极为巨大的灾难,什么力量能够“摧圮”这座规模巨大的木构建筑呢?圣母殿南墙根罗洪先的碑上对此透露了重要线索。碑文 只有四句,“悬瓮山中一脉清,龙蟠虎伏隐真明,水飘火劫山移步,五十年来帝母临”。我们可从中猜其大意:与悬瓮山有关的事是“一脉清”的,由于“龙蟠虎 伏”,即政权势力的原因只能隐去真相;“水飘火劫”即赵光义烧毁后又放水冲刷晋阳城,“山移步”则特指悬瓮山滑坡造成的灾难;灾难发生五十年之际“帝母 临”。

    如此看来,晋阳城“水飘火劫”后五十年内,发生过“山移步”即悬瓮山滑坡,这与大中祥符四年的诏书内容联系起来,就能相互印证。显然是一次悬瓮山滑坡摧圮了唐叔虞祠,而滑坡的时间即大中祥符四年。

    罗洪先是明嘉靖八年的翰林院撰修、宰相严嵩的儿女亲家,官场失意后曾来晋祠,在晋祠会仙桥遇到一位美貌女子,女子回避,罗紧追至悬 瓮山下,遇到“山移步”,罗以为是仙女作法,“会仙桥”由此得名,故事也流传至今。以罗洪先的官场背景与文化素养,他的故事极有价值,我们能够从中解读一 个有效信息,即罗洪先也遇到一次悬瓮山滑坡。而题诗记载的正殿建造时间,即晋阳城毁灭恰好五十年之际 “帝母临”,屈指算来,建正殿时间就是天圣六年,正合“天圣中”之记载。

    据统计,至罗洪先题诗之前,晋祠至少遭遇六次大地震,其中一次损毁了晋祠附近的惠明寺舍利塔,碑铭记载“咸平二年三月壬戌,大震电风,寺塔灾。六年,朝廷遣内侍王守真等发诸州兵一千三百人修之。景德三年七月塔成”。这次地震与摧圮唐叔虞祠是不是同一次呢?

    咸平二年地震摧毁惠明寺塔,与大中祥符四年摧圮唐叔虞祠间隔七年,而且前一次官兵出动一千三百人,三年才修成。如果是同一次,朝廷应该及时下诏,也应该首先修建唐叔虞祠。因此,摧圮唐叔虞祠的显然不是那次地震。

    悬瓮山山势陡峭,山下有大流量泉水,还有遍布石钟乳的岩洞,水脉充沛,地震造成滑坡的可能性就很大。甚至没有地震、暴雨等因素也会 造成山体滑坡。这是因为山坡上的土层受到雨水与地下水的渗入,使其与下面的坡面岩石附着力降低,沿着倾斜面滑动。古时的滑坡就称作“山移步”。鉴于晋祠背 后的悬瓮山常有“山移步”出现,紧靠晋祠晋溪书院南面的一处园就称作“留山园”,亭称“留山亭”,湖称“留山湖”,寓意避免“山移步”,把山留住。摧圮唐 叔虞祠的,很可能就是最剧烈的一次“山移步”。

    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周柏之谜。周柏为什么斜在圣母殿北边,几乎要靠到大殿的重檐上?据宋碑记载,当时“古柏阴森”,显然很茂密,完全 没有倒卧的描述。按说树木即便枯死也不会倒卧,何况至今周柏还颇有生气,那就只能是外力因素导致的结果。既然正殿有过一次因后山滑坡摧圮后轰然倒地的巨大 灾难,相距仅十几米的周柏就难免不被波及。泥石流滚滚而来冲击树根,树身自然只能倒向泥石流冲击的方向,恰是现在周柏倒卧的正殿方向,这很难解释为其它原 因。

    正殿两边与周柏对称的南边位置是否还应该有一株相同的周柏呢?因没有任何描述在那一边位置的周柏记载,我们无法判断。但民国时期那 边却有一株古树倾斜生长在鱼沼靠正殿的池壁上,看看梁思成夫人林徽因的著作关于晋祠一段所附照片就一目了然。再看《水经注》对晋祠的记载,最初规范的园林 建造,应该不会在精心构建的旷世景观鱼沼池壁上,留下如此煞风景的一株歪长的树。那么只有一个解释,这株可能曾与现存周柏对称位置上的古树,甚至可能也是 一株周柏,在同一次泥石流冲击后成此惨状,因其为古建园林原物,故此保留直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解读如果准确,甚至可能因有对称的周柏,正殿的历史 会直接推至周朝。(卢渝 程原生)

  

评论(共 1 篇):

  评论者: 闫一旭

发表时间:2011-3-21 23:24:34

  如果看晋祠照片,可看我的博客太原名胜【晋祠】。   

 
   

共 1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2 14:38:43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