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费金鑫 
部队: 空24师   
部门: 师直修理厂\空空导弹中队 
职别: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祝曾在空6军及24师服役过的所有人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工作顺利\感情丰富\发财多多,想什么成什么! 
所有篇目(共103篇)

标题:

寻找盛开的映山红  

发表时间:

2011-6-8 17:32:48

更新时间: 

2011-6-15 20:17:15  更新者: 张振福

关键词:

映山红 wx  

  [这是对本篇第 5394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寻找盛开的映山红    

得知桐乡市作协理事赴畲乡景宁采风的消息是四月中旬。在此之前,我大致知晓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江西南部,完整保存着宋元古建筑风貌,以及古祠堂、古廊桥和历史悠久的高山古村落与古树林。还有让人品味不尽的畲、藏、苗、彝、侗、黎等少数民族文化与风俗。

然而,我对景宁的神往并非这些厚重得背在身上会气喘吁吁的民族风俗文化。我的想法很简单,此次采风就是想看看景宁山上的一种名叫映山红的山花。因为每年的四月正是映山红盛开的时节。如果有机会,我会采撷一大把湿漉漉的映山红拿回家;如果有可能,我更会挖回一棵开满了花的映山红,植在自家的小院。

映山红,又叫杜鹃花、满山红等。春末夏初,当她盛开时,密密层层,叠锦堆秀,争奇斗艳。红艳艳的花朵缀满枝头,火红一片。她象征繁荣、喜悦和幸福,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常被文人墨客歌咏。

七十余年前,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横跨了赣、闽、皖、浙四省边界。从此,这种以红艳著称的映出红,又赋予了新的内涵。红军和革命燎原之火犹似映山红遍及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五十二个县的部分地区,景宁就是其中之一。19352月,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突围部队为基础组建的挺进师,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力军。组建时,全师仅五百余人。在师长粟裕和政委刘英率领下,由赣东北到浙西南,于1935年夏建立了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其地域大致包括现在的温州全市和丽水、台州的部分地区,以及毗邻的福建省福鼎县。这支英勇的部队,仅数千之士牵制了国民党十万大军,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她驰骋于浙南山区,为创建和保存这个战略支点,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1938年春,红军挺进师改编为新四军一部,奔赴抗日前线。

临起程的前一天,作协陈主席告知,音协这次去采风人不多,将与我们同车前往。我说好呀。陈主席调侃道,是为音协的美女多?我说也许是吧。如果说女人如花,那么会谱曲、作词、弹琴、歌唱的女人该是花中上品。不论文人骚客,只要是男人,大多喜欢与花中上品为伍哦!

车进景宁境内,依山而建的盘山公路尽管路面平整,却是逶迤。望着车窗外绵延横亘,山峦叠障,地势险峻的群山,我努力寻找着映山红。然而,春末夏初的畲乡,全是漫山遍野的墨色。这墨色是远的景致,一旦走近,墨色渐渐变绿。仔细再看那片片绿叶,嫩嫩的,在晨曦的阳光里,露珠卧在上面更增了其鲜嫩。这种鲜嫩让人在心窝里升起柔情和爱意,更不忍心用手去触摸。山间一片片翠竹是那样的挺拔。远远望去,蔚蓝色的天空下的簇簇白云似被竹尖顶立在半空。看临近公路的竹林,春笋已从泥土中冒出足有一米高。根部的笋壳已自动剥落,露出了节节拔高的态势。

车行进在涨满水的溪河边。望着清澈的溪水,心境也清朗起来。可怎么看不见映山红呢?我不免疑惑。

“啊,廊桥,廊桥!”车快进入景宁县城,忽听有人惊叫。那口气似又一次发现了婚外恋,抑或瞅见了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从相逢、相恋到相别的全过程。对于婚外恋,世上绝对多数国家都受法律限制和道德舆论的谴责。这种有悖于常人道德判断情感虽说是禁区,但电影《廊桥遗梦》中的婚外恋,浪漫又优雅,热烈又洒脱,短暂又漫长,正暗合了许多对沉闷婚姻不满的人们隐秘的心理追求。也很难保证这帮已人到中年的理事们对此产生的认同。不论人修炼到何种程度,却在心灵深处永远不会失其人性的本质。所以,在理事们凝望廊桥时,我笑道,是否也想来《廊桥遗梦》?于是,车内皆哈哈大笑。

在越剧古装戏中,凡有才子佳人在旷野的戏文,背景必有凉亭出现。而现实中,江南一带的运河或绵长的河溪岸边或漫漫长路旁,每隔七里或九里,总会遇上一座凉亭。有的凉亭就在石拱桥的桥堍这头或那头。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常可以见到。我想,凉亭的建造是为方便各路行人遮雨荫阳,而不是用来点缀风景的。景宁这地方将凉亭的功能和作用移到了桥上,从而把形似廊屋的桥叫廊桥。

景宁的廊桥毕竟太多,在河岸、溪沟、溪涧随处可看到,只是形状不一并有新旧之分。景宁这种“津梁之设,观政以觇民德”的廊桥有20多座。其它民间桥梁有370多座。其中明清年代建造木桥49座、石桥28座;民国年间建造70座;建国后建造220多座。当理事们再看到景宁的廊桥时,不再有惊奇。

游览畲乡民族文化村并让游客以畲家风俗扮演迎娶新娘占了我们一个下午的时间。尽管婚礼让人逗乐甚至捧腹,但不知为何,我时常开小差,眼睛不停地在路经的山坡上、溪沟旁转悠,期望着那火红的映山红的出现。然而直到婚礼结束,还是没发现。

这,有些令人沮丧。难道红军时期的根据地当年盛开于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又是文学描写不成?终于没掩住心中的疑问,漂流时,我问随舟而行的景宁文联副主席。他伸手往两岸一指说,那上面不是有吗!果然,郁郁葱葱的山林间,这儿或那儿盛开着映山红,只是那花朵显得稀疏,不如人工栽培的锦簇。他又介绍说,明天我们去的地方海拔1200多米,路经的山上随处可见映山红。

这让我有些兴奋。当天夜里虽然上网到半夜,第二天还早早地起来了。

用过早餐,步出畲乡大酒店,见司机已将车停在门口而车内还没人,我走向马路对面的鹤溪。这溪河足有运河那么宽,河底全是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头。不远处有一人工河坎连接着两岸。水在河坎上落下,形成落差足有一米半的水帘。那发着声响的哗哗落水,在河坎下的小水池中稍作停顿,又潺潺的从河床的石缝间流走。令人惊喜的是,河坎水帘落下的水池和石缝中流过的水间,游动着许多或大或小的锦鲤。锦鲤们大多逆水而行。上游来水对锦鲤的诱惑太了,所以不停地逆行跳跃。锦鲤不知的是,即使跃上了上游河段,也是跟这里的河底一样,没有太多的水,唯有流水从裸露着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头间流过。锦鲤当然不知,人放养它们时,是分了河段的。为的是让观赏者在每个河段看到它们生命的存在。锦鲤更不会知道,这么高的河坎要以自己的力量跃过水帘,难如登天。而如果它们随水逐流三百来米,那里有涉水很深、清澈如镜的河流,可以比这里生存得更加自由与逍遥。

锦鲤逆水而上的特性,注定了其在这浅水中生存的生命不会久长。

那么,人呢?何尝不是如此!以为跃过了这个坎,前景一片光明,不断地跃啊跃,直到生命的尽头。

想到此,我不忍再看锦鲤们可爱的样儿。忽听车上有人召唤,我赶紧跑了过去。

车沿景宁县城边的鹤溪行了一程,景宁文联的副主席告诉我们,此去目的地是大漈乡,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中南部,距县城大概五十公里。漈在汉字里就是瀑布的意思。那里是高山盆地,适宜森林生长。路经两大山间的溪沟,有一大片茭白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又介绍说,这是没有污染的寒水茭白,运到山外能卖个好价钱。

车向大山深处驶去。坐在副驾驶室的我听着介绍,眼睛始终打量着盘山公路两边的山坡。忽然,不远的山坡上出现了簇簇的火红色。映山红!我暗喜,拿起相机隔着车窗按动了快门。坐在后面的人儿也发现了怒放着的映山红,有的也拿起了相机。可当要开拍时,车已过了那簇映山红。于是我告诉司机,如果前边还有映山红,车速尽可能慢些。司机很是理解,之后看到远处坡上有映山红了,放慢车速的同时也提醒我们。

山里的映山红没有人工栽种的那么艳丽、稠密,但她盛开得红火、自然、粗狂、挺拔。她突兀于山间峭壁的姿态,似有铮铮铁骨的刚毅,任凭风雪雨打的坚韧。看到这属于大山深处的映山红,你会被她的气概所迷醉,更不忍心去采撷和挖掘、移载。

那时,以为已被遗忘却潜伏在内心深处几十年的一个旋律,在心中慢慢升腾,又情不自禁地哼唱出来:映山红,映山红!如此反复地哼哼着直到目的地,也没有下句。

我常常如此,看到一个让自己兴奋或激动的事情,脑中常会有旋律产生,这个旋律一直会在脑海中打转,有时会呜里呜里的哼唱出来,却始终转不出下句是什么词来。我也一直为自己有这样的行为吃惊,但又想并不是什么病也没去在乎。当大漈乡的导游领着我们一群人来到一棵生长了1500多年的千年柳杉树前,脑海中映山红的旋律早已消失,耳际里跑进了导游的声音:

“大漈乡古代森林茂密,现在还保留了百年以上的古树400多株,千年以上的古树有207株。其中这棵生长了1500多年的千年柳杉树,它原高47,现高28,胸径4.47,要十五个大汉手拉手才能合抱。”导游介绍到处,要我们自己看看。

这棵历经千年风雨侵袭、雷电轰击、儿童玩火失燃等魔劫的柳杉王顶部已折断。它给人以千疮百孔,苍老昂劲的感觉。千年柳杉王树底有大小两洞。躬腰钻入树中,中间宽敞平坦像间屋子,可容三十余人。抬头仰视,洞天见行云,四周如陡壁,人仿佛置于井底。其两边擎天“巨臂”依然青翠葱茏,生机蓬勃。一些深入地底的根系却以坚定不拔的姿态牢牢地扎着,青灰的、褐色的经脉鼓突,透出苍劲的帝王之势。

与柳杉王相邻有一宗祠,是梅家的祖廊。据传,大漈乡这个地方是浙江梅氏家族的祖地。相传梅氏第八十七世祖梅世员六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这位六岁孩童,竟然做出了后来让当朝皇帝宋高宗大为拍案的事情来——为祖父守孝三年。孩童的父亲对儿子行为颇为感动,在父亲的坟墓旁边为儿子盖了一座草庐。宋高宗派人调查属实后,于绍兴十年(1140)十一月降旨礼部,广赐束帛,旌表其人为“孝童”,将那座草庐命名为“时思院”。明朝宣德年间时思院升级为时思寺。或许是年代久远的缘故,颜色都很暗旧。走进时思寺,门口便横亘着两株巨大的古柏,纠缠着,扭曲着,斜斜地从墙头延伸了出去,指向对面飞檐层叠的廊桥。这座廊桥被命为护关桥。桥内有三层,里边还建了庙。

柳杉王,古祠,旧桥,是大漈乡耸立在岁月尘烟里嘴嚼沧桑的三座没有文字的碑文。而这三座碑文的右侧是一座小学。那天,学校正在操场召开趣味运动会。我们几个站在柳杉王的边上,正处小学操场的高位,可览运动会全景。小学操场的场地显得窄小。四五个班级的桌椅各摆两边。站在篮球框下的学生家长在老师的招呼下轮流参与其中。或许是作协和音协的理事做过或正在做老师的较多,他们饶有兴趣地看着。有的说,这场地小,没办法才开趣味运动会。这场趣味运动会可能对这些老师刺激太大,回到桐乡后,他们还在聊这所学校和运动会,拟为学校和学生贡献些什么。

我很敬佩这些做过老师或正在做老师的人儿,见到学校和学生不忍离去的样儿。但我还是悄悄地下了坡。发现护关桥下的水沟里足有两三斤重的锦鲤在逆水而上,不由得想起早上在鹤溪看到的那些小锦鲤。出于好奇,我问站在一旁的导游,这水沟里的水流向哪。导游说,当然流到下游了。见我欲要问的样子,她接着说,这水沟流向前面的雪花漈,形成瀑布,再流向溪涧,最终流向瓯江。

我沿着这条水沟往下走,发现大小不一的锦鲤在浅浅的水沟中有嬉戏的也有静止不动的。来到雪花漈,却不见有瀑布。从那水沟里流下来的水被人为地引向了一条水渠。先在这里等我们到来的景宁文联的副主席说,待你们的人都到了这里,我让人去放水让你们看瀑布。

这瀑布竟是人工放的水!

雪花漈往下是悬崖峭壁。至溪涧得有百来米。那水冲至悬崖,或沿峭壁流泻或抛开峭壁滚泻,有了哗啦啦的水声,形成壮观的景象。人站在瀑布的低处仰望,是否与锦鲤有同样逆水而上的心态?我站在雪花漈边上凉亭里,一冒出这念头,没再等人看瀑布,便漫步在依山而建的公路上。我知道,前面有一个山坳,是我们用午餐的地方。

这是我首次在古木连天的仙霞岭间独自漫步。那映山红盛开在险要的峭壁上,笑模笑样地凝视着为她们进山来的我。在她们面前,我有些汗颜。当目光从她们身上移开,我看到仙霞岭的天空,白云翻卷,浩浩荡荡,苍茫辽阔。远远望去,静谧安然如大海。浮在云海中郁郁葱葱的群峰,此起彼伏犬牙交错,像大海中的一座座岛屿,给人以无边的想像。

忽然,一首完整的歌儿从脑海深处跳将出来: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

这是一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电影《闪闪红星》插曲。也是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我以为我真的遗忘了。想不到,漫步在七十余年前红军走过的山道上,又让我重新找了回来。而,找回孩提时代儿歌的岂止我一个哦。那天中餐,我们坐在用竹子建起的山庄餐厅用餐,一边喝着山哈酒,一边听着随我们一起采风的桐乡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马云娟饱含深情清唱这首歌,原本人声鼎沸的山庄餐厅静得悄无声息,而当她收回最后一个音符,偌大的餐厅掌声雷动。以至马云娟和音协的老师又接连唱了多首红歌儿。

同样同名的映山红有着不一样的光彩。怒放的映山红沉淀过后,她将会更加光彩夺目。我将继续寻找光彩夺目的映山红。 

  

评论(共 16 篇):

  评论者: 张振福

发表时间:2011-6-15 20:17:15

好文,好画,好思想!   

 

  评论者: 蔡国富

发表时间:2011-6-15 19:29:34

  标题:在费兄的自留地里画蛇添足
 

  评论者: 张秀华

发表时间:2011-6-15 12:34:35

思如泉涌,文采斐然。   

 

  评论者: 鲁枫梅

发表时间:2011-6-10 23:46:29

夹叙夹议,有景有物有典故,虽长但似乎不得减,像高中语文哈。大作!   

 

  评论者: 费金鑫

发表时间:2011-6-10 23:13:35

感谢元淮局长、玛瑙领导、昌仁领导和肖兄、高姐的抬爱。
元淮局长、玛瑙领导、昌仁领导和肖兄、高姐的诗文或画均一一拜读和学习过,很敬佩哦!   

 

  评论者: 解昌仁

发表时间:2011-6-9 22:30:22

    读金鑫的作品如饮佳酿,耐品!   

 

  评论者: 高玉英

发表时间:2011-6-9 22:25:56

    金鑫战友的文字功底深厚。念龙战友说的好,文章似“行云流水,悦目赏心”真好!   

 

  评论者: 肖伟强

发表时间:2011-6-9 21:18:07

一篇很有意义的采风散文。   

 

  评论者: 袁玛瑙

发表时间:2011-6-9 19:53:06

  一篇游记,彰显了深厚的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和文字功力,拜读了。   

 

  评论者: 张元淮

发表时间:2011-6-9 15:43:53

潘冬子知道——岭上开遍映山红。哈……   

 

  评论者: 费金鑫

发表时间:2011-6-9 10:14:56

回田画家:本想挂张映山红的照片,但由于车在行进中拍摄,效果不好,便没挂。
谢徐阿姨、一旭的鼓励!
散文本是写给一家刊物的,因此写得较长。以同样的篇幅挂在此,给各位带来阅读劳累表示歉意!   

 

  评论者: 徐同联

发表时间:2011-6-9 9:37:57

  作家出手不凡,又一杰作。享受。   

 

  评论者: 闫一旭

发表时间:2011-6-8 23:00:29

   锦鲤逆水而上的特性,注定了其在这浅水中生存的生命不会久长。

    那么,人呢?何尝不是如此!以为跃过了这个坎,前景一片光明,不断地跃啊跃,直到生命的尽头。
    这一段很精彩。   

 

  评论者: 田晓平

发表时间:2011-6-8 20:59:56

金鑫战友的一篇映山红,联想到那么深远,而我只由些想到了潘东子.只可惜,没有在这里看到映山红的照片,是不是可以补发一张照片呢?   

 

  评论者: 费金鑫

发表时间:2011-6-8 19:56:00

    原本想把赴畲乡采风得到的所见所闻和一些感悟,分几个方面向首长和战友们作个介绍,但五月中旬,此次采风的组织者要让我等交一篇采风作业,出个专版。便拖了一段时间,也酝酿了些时日,到端午节这天,整整码了一天的字,有了这篇东东。
    对姚科长的表扬,虽感惭愧,但还是要谢谢鼓励。姚科长的作品我几乎都拜读了,既爽口又厚重哦。
    谢谢付兄!   

 

  评论者: 姚念龙

发表时间:2011-6-8 18:34:51

好一篇《寻找盛开的映山红》,文笔流畅,功力厚实,读起来若行云流水,悦目赏心。拜读了!   

 
   

共 16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5 4:10:27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