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味庐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用这一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抒发的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闲适心境,令人回味无穷。这里的南山,指的就是庐山南麓。 小学高年级时的暑期,我曾与两个小伙伴相邀而行,从山底沿长约九公里、路面狭窄的登山古道好汉坡拾级而上。阳光透过参天竹木射着光焰,在山荫道上撒下无数金色碎片。我们迂回在石阶上,三五步一喘,几十步一停,欢声笑语,艰难行进。山涧幽静,树竹葱郁,流水涓涓,小鸟啾鸣,偶尔轻风拂面,不时嗅到花草的清馨。临近山门,站在高处极目远望,山下的田园,工厂的烟囱,城镇的楼群,流向天际的长江,尽收眼底,一望无垠。那种拥抱大自然的快意,是我儿时就有过的体验。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结识了妻。从部队休假回浔,我俩不约而同想到了上山。那次在山上,恍若走进了伊甸园。 穿过牯岭老街和街心公园,我们进入通往西谷的小路。不一会儿,一洼形似小提琴的湖水映入眼帘。近看,如琴湖山峦倒影,涟漪泛碧,既静又动,加上两桥一亭伫立水中,分外优雅别致。仰望,四周峰峦叠翠,风情多样的别墅散落其间。近山,远景,构成了一幅山光水色兼具、岚影波光并收的山水画。顺湖边林荫小道前行,游花径公园,弯进锦绣谷,翻山越岭绕向仙人洞,一路上可谓一步一洞天。真说不清令人兴奋不已的,是情缘还是风光。入夜,皓月当空,山峦间的别墅群灯火点点,与明月交相辉映。月光和着微风渗进,松树林下银影斑驳、幽深静谧。我们在东谷路上徘徊,在小路深处石亭下休憩,沉浸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梦幻般境地,如痴如醉。这次相会相聚,庐山犹如天赐的月老,为促成两个年轻人心灵的契合而推波助澜,从而留下了人生美好的记忆。 在庐山居住最长的时间,是转业待分配的那年。半个多月的朝朝暮暮,使我更加亲近庐山的空气、庐山的雾、庐山的雨、庐山的云,感知庐山气候的瞬息多变。 我和家人的住处周围,苍松翠柏,花草蔟蔟,环境幽美,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每天早上,我都习惯于漫步在住所对面山腰的羊肠小道上,呼吸新鲜空气。山里的清晨静悄悄,只听到山涧潺潺流水声。小路深处竟然还有几户人家,有时会有一个女孩优雅安祥地迈着步子从里面走出来,她年纪尚未及笄,身材苗条,含苞欲放,几次见到都是身着浅色上衣和花长裙,青春的倩影不意间正好点缀着山色。而在万籁俱静的夜晚,登上楼顶阳台,对视兀立面前尖削的峰壁,环顾远处的山影,则不由生发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暗叹。 一天,晴朗多日的天空从上午起就阴云密布,几度忽明忽暗,不久滂沱大雨便交织成网倾泻而来。四周凄凉冷寂,一片黑暗。我静坐在住所大厅,听雨水敲打着铁皮屋顶,看室外湿透的树木顺从地弯下枝丫,一丝莫名的落寞惆怅袭过之后,是久久的宁静和自在。下午晚些时候,雨势变小,天开始放晴。雨后的天空,纤尘不染,一碧如洗。儿子和其他几个小朋友活蹦乱跳地伴我出门,来到远处一片茂密的树林。松间小路铺满黄色的松针,地面松软而潮湿。里面散发着清香,回荡着声响。树林中传来远处的人声,拖长了音调的互相应答,形成绵绵不断的回响。林间小路显得很窄,一直延伸到远方,仿佛没有尽头,它们消失的地方优美而迷人,发出遥远的一点微光。我隐隐约约地感受到这里曾经有过的蛮荒,想像着庐山四世纪冰川时期的景象 ,感叹大自然的演变竟是如此神奇。我陷入对亘古无尽的遐想。 庐山是我故乡的山。几十年来,特别是从部队转业后,借探亲访友、陪客、参加短训、办事的机会上山休闲是常有的事。我为自已有一个集名山、名湖、名江、名城于一身的家乡而感到幸运。尽管偌大的山麓有一些地方尚未涉足,山上山下还是遍布我的足迹。仙人洞边,纵览云飞,领略险峰无限风光。含鄱口上,近观巍峨五老峰,远眺鄱湖浩渺烟波。龙首崖旁,俯首探底,鸟瞰广袤乡野。植物园内,足踏绿茵,观赏姹紫嫣红。庐林桥中,抬头注目对岸伟人旧居,低头望穿一汪碧水。三宝树下,仰望古木苍天,体味岁月沧桑。幽婉狭谷,循奔腾泉流,捕捉黄龙、乌龙两潭变幻波光。登秀峰,近听龙潭水声,遥看银河烟雨挂山川。攀山坳,慕名而至三叠泉,惊叹泉水叠嶂、白练飞溅。……每到一个景点,自会从心底生成一番感慨。 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实在是太多太多,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品不尽的诗篇、赏不完的画卷。即便是多次来到此地,每重温一个地方,往往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和新的感悟。庐山是我今生不了的情,是我心中永恒的歌。 陶翁以一组《饮酒》诗,融情入景,明其归隐田园的理趣和情趣,他在《桃花园记》和《桃花园诗》中虚幻的世外桃园,亦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人间天堂。然而,置于庐山之中,岂不是更为绝妙的境界么? 啊,庐山。
|
|
|
评论者:
袁玛瑙
|
发表时间:2013-3-3 22:53:11 |
|
|
谢谢平虎到访.
谢谢效勇的真情留言.
庐山是世界文化景观,自古以来文人荟萃.依你们的才气,在这里定会写出好诗,写出好文.如能来,我一定陪你们上山. |
|
评论者:
叶效勇
|
发表时间:2013-3-3 14:15:13 |
|
|
玛瑙战友你好:
庐山对我的吸引,真得从青少年时算起.<<日照香炉>>的诗句,<<庐山恋>>的视角......梦中几回回徜徉留连山中,可至今还未得实地感受她独特的魅力和永恒的美.拜读你的文章,更勾起我对庐山的思念情怀.
|
|
评论者:
赵平虎
|
发表时间:2013-3-3 8:51:51 |
|
|
平虎到访 |
|
评论者:
袁玛瑙
|
发表时间:2012-4-16 23:47:20 |
|
|
谢谢永志和进乐的褒奖和留言! |
|
评论者:
王进乐
|
发表时间:2012-4-16 19:20:42 |
|
|
庐山真是个好地方! |
|
评论者:
罗永志
|
发表时间:2012-4-16 11:55:18 |
|
|
好文笔,好文采,好文章! |
|
评论者:
袁玛瑙
|
发表时间:2012-4-15 22:37:06 |
|
|
谢谢建国、胜华、伟力和民校战友的留言,欢迎各位来庐山游玩!
伟力战友:你是省城人,自然会多次上山。我82年从易县场站调至九江场站,因师部在向塘,往返于昌九是常有的事。那时你可能正在省委组织部。那些年,14师负责向地方移交转业干部的是魏同卿。85年我担任师战士高考文化补习班指导员兼政治教员,在莲塘呆了好几个月。89 年转业后,曾在省行政学院接受过短期培训。说起来相识恨晚哪!你若有机会再来庐山,我一定会当会当面讨教,我们真可以好好聊聊! |
|
评论者:
闫民校
|
发表时间:2012-4-15 19:51:33 |
|
|
《回味庐山》,值得回味。 |
|
评论者:
龚伟力
|
发表时间:2012-4-15 16:55:17 |
|
|
玛瑙战友,好文笔!你的《回味庐山》,让我回味庐山。好文共欣赏,真是无限感慨!我在南昌,离庐山不远,去过几次庐山。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1979年夏天,在省委组织部,那时刚转业,和组织部军转办一起去的。一次是1986年初冬,陪战友范建去的。那次我们没住旅馆,住在老乡家,白天登山,晚间和老乡聊天,很有一番风味。把个仙人洞、五老峰、含鄱口、三叠泉、花径、天池、植物园看了个够。庐山够大,来回都步行,累了个半死。那时已经初冬,没有什么游人,偌大的五老峰,就我们俩人,满山狂喊,题写诗文,好不自在!只可惜当时写的那些诗句,也不知放哪去了。倒是令人想起苏轼那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引来做为这段留言的结语:《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
评论者:
胡胜华
|
发表时间:2012-4-15 15:22:59 |
|
|
庐山是个好地方,我去过好几次,每次去都会有不同的感触。玛瑙的文章写的好,拜读了。没有去过庐山的战友可以先看看《庐山恋》这部电影,是当年张瑜和郭凯敏拍的。先欣赏一下电影里庐山的优美风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