値此重阳节来临之际,将我2005年9月9日在《中国老年报》周末版刊登的《世上只有老伴好》一文转载于此,籍以共勉!祝战友们国庆节快乐!重阳节快乐!
“世上只有老伴好”
柴虎群
有一首歌的名字叫《世上只有妈妈好》。它唱出了子女对母亲的真情实感和肺腑之言,揭示了母亲在子女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刻影响。现在,我站在另一个角度观察,发现“世上只有老伴好”,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年轻的时候,就听说过“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句名言。但那时对此只是字面上的一知半解。待到“知天命”的年岁,才渐渐地明白了其价值。特别是在军队干休所当八年政委的过程中,通过对较多离退休干部及家属、遗孀的经常接触,才真正懂得了“世上只有老伴好”的含义。分析老年人的婚姻生活状态,可概括为五种类型:
比翼双飞型。这类夫妻一般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精神乐观,且身体较好。他’们经常是一起晨练,一起逛街购物,一起外出旅游。在别人看来,他们妇唱夫随,形影不离,好比“两只蝴蝶”、“一对鸳鸯”。“白头偕老”、“健康幸福”在他们身上得到生动诠释,“夕阳无限好,尽情浴晚霞”是他们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依为命型。这类夫妻由于双方的性格、志趣、身体等差异,需要互相包容,互相补充,互相依靠,互相支撑。比如,一方腿脚不好,行动不便,另一方就主动承担起买菜、购物等活动。又如,一方耳朵聋,另一方眼失明,单人行动寸步难行。于是,听力好的就承担起接电话、当翻译的使命,眼力好的就多干点家务活儿,相互弥补,达到1+1>1的效果。不少老年人这祥感叹:越到老年,越感到老两口谁也离不开谁。
依赖配偶型。这类夫妻中,有一方或患病多年,卧床不起,或坐上轮椅,拄上拐杖,或身患绝症,生命垂危,而另一方身体尚好,基本能承担照顾老伴的责任。我们可以看到,被依赖方为了让配偶早日康复,倾尽全力,精心照顾,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健康为代价,为对方尽义务。依赖方对配偶无微不至的照顾,说起来常常是痛哭流涕。有的甚至后悔自己过去对老伴体谅太少,欠情太多,这辈子无法报答。我们常听到儿女们这样说,要不是我妈(爸)这么多年细心照顾,我爸(妈)就不可能活到今天。
不能自理型。这类夫妻双方均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互相照顾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只有依靠儿女照顾或雇请保姆,有的还将老人送到养老院。照顾老人不再是家庭内部的事,而要延伸到社会各个层面。儿女对父母一般都很孝顺,但由于社会的竞争、工作的压力、子女的牵扯,精力往往有限。从这个意义上讲,还是老两口互相照顾更为及时,更为方便。一些老干部总结了这么几句话:第一句“不要事事依靠组织”——因为领导不是万能的,单位也不可能把家庭一切事情全包了:第二句“有选择地依靠儿女”——因为儿女们居住地不同,且经济状况各异,经济条件好的可让他们多负担点,经济条件差的尽量不让他们负担;第三句“更多地依靠老伴"——因为只有老伴对自己最知心,最知情,只有老伴照顾得最耐心,最无私;第四句“多途径地依靠社会”——因为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这无疑会减轻老伴和子女的压力。
精神寂寞型。单身老人大多要面临精神上的寂寞和生活上的孤独。有的留恋过去的美好时光,精神恍惚,有的不善于和子女及外人沟通思想。有的老人想再婚却受到儿女的阻挠。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我建议在家庭内部切实做到“三个善待”。首先,夫妻要善待对方。善待老伴就是善待自己,对老伴好老伴才会对自己更好,这是一个互动过程。有的夫妻不懂得爱和爱的辩证法,非但不照顾,动不动还对老伴发脾气,甚至使用暴力,这是一种不应有的伤害。其次,儿女要善待父母。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敬、关爱、赡养父母是儿女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再次,老人要善待自己。老年人要特别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自己心情舒畅了,身体健康了,也就少给老伴和子女增加麻烦。善待自己就是热爱生活。
老来有伴就是好
孙乃英
贵报9月9日《人生·家庭》版柴虎群同志的《世上只有老伴好》的标题,引起了我思想上的共鸣。按我的理解,这里所说的“老伴”,是指由少年夫妻携手走到老年的夫妻。
我之所以欣赏这个标题,是因为它也概括了我和老伴相濡以沫的大半生。我和老伴结婚已经53年了。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我们俩凭着甘苦与共的忠贞,熬过生活的贫困,挨过历次“运动”所带来的惶恐不安,默默忍受着“文革”期间所强加于己的种种“莫须有”,直到云消雾散,重新获得了做人的尊严。如今,我们俩人早已先后离休退休,正幸福地向“钻石婚”的殿堂迈进。我79岁,比老伴大8岁,虽然精神状态尚好,可是腿脚已不大灵活了,老伴就把我当做老家长来看待,一切家务事她尽可能不让我伸手。年轻时候,我们曾同心合力经营着这个家。她做饭,我哄孩子,她洗衣服,我打扫屋子,不等吩咐,各尽其能。如今我人虽老,而心不老,一如年轻时候那样,总是习惯地想找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做,不忍让老伴一个人家里家外忙活。
前不久,老伴因为心血管堵塞,由儿女们陪着去了北京安贞医院诊治。我一个人留守在家,第一个难题就是我不会做饭。微波炉、燃气灶不会使用。第一次煮牛奶,不知道燃气灶开关按钮往哪个方向拧,眼看牛奶要开锅了,匆忙中我向反方向拧过去,呼地一声,牛奶溢出一多半,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用电饭锅煮饭,也不知道搁多少米、放多少水.更不知道怎样控制温度,结果,饭熟了,一股烟熏火燎味直呛嗓子,实在难以下咽。无奈,只得顿顿煮方便面,或是买两个馒头凑合。老伴才走了3天,我就觉得好像3年似的那样漫长。由此,我深深体味到了“秤杆离不了秤砣,老头离不开老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50多年朝夕相伴的老妻,一旦离开,立时就觉得孤单失落。想起老伴对我衣食住行无微不至地关照,那是何等的温馨舒适!
第四天女儿从医院打来电话说,老太婆通过造影检查,大夫说,血管堵塞还没达到75%,暂时不需安放支架。现正在观察,如果没大事,一两天就可以回家了。好老伴啊,你快回来吧!
第五天,老伴回来了。她一进门,我立刻迎了上去,当着儿女的面,我紧紧握住她的双手不禁老泪纵横。“别难过,我这不是好好的吗。"老伴的眼睛也湿润了。
“少年夫妻老来伴"。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老两口是最幸福的了,因为我俩一直互相为伴。俗话说:“东家女儿西家汉,同床共枕是天缘。”我们要认真体味“世上只有老伴好”,珍惜这种缘分,互敬互让,互相负责,善待对方,努力争取白头偕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