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0日我和我爱人游览了西安钟楼。
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的二楼西墙上,嵌有一方《钟楼碑》,记述了这次令人难以置信的迁移。钟楼底部基座全部用青砖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竞均为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已封闭,而在钟楼周围开辟了圆形环道。
钟楼的设计构造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式不仅增加建筑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使得金顶稳重庄严。楼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间扣以筒瓦,以铜质瓦河固定,更使建筑稳固结实,浑然一体。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小得多。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藏于碑林博物馆)。据说,钟楼迁到今址之后,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只有另换。 编钟表演:欣赏编钟所奏的乐曲以及仿古舞蹈。曲目有民乐《登楼曲》,长安古乐《奉金杯》、《摇门栓》,名曲《春江花月夜》,古曲《飞天》、《大登殿》,编钟独奏《茉莉花》,以及《秦腔曲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