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国姑娘抢东西
黄新原
那是20多年前,一次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转悠,见一外国姑娘背个大书包,匆匆串在各摊贩之间,不似大多数人的悠闲。细看之下,发现她逢摊儿便问有没有绣片,即民间刺绣。谁有,基本上不砍价,拿过来即付钱。一路走去,不多时便装满一书包。一连几个周日,见她回回如此。
这引起我的注意。
一路尾随,发现她过手的绣片竟此之美,价钱却便宜得惊人,怪不得她不砍价。
在此之前,我只注意磁器、木器等主流古董,但不知怎的,见到这个外国妞儿的“豪夺”行径,竟有一种失落和愤懑,联想到不久前,也在这个市场,一辆大使馆的黑牌车旁,两个老外正往车上装淘到的老座钟,那不是一只两只,而是足足装了一后备箱加一后车座。那时的中国人多数收入还很低,也没有收藏意识,玩得起古董的更是极少数人,所以那些从各地来京的古董贩子,是仨瓜俩枣,给钱就卖。有多少好东西就在那时趁中国人还没“睡醒”,被外国人装上车,装上飞机、轮船,运出国门。由此我又想到百年中国的遭际,久久不能释怀。
妈的,咱不能成车的往家买钟,绣片还买得起,更何况那些出自几十年上百年前中国妇女的巧手,蕴藉千年文化传承、有鲜活民俗元素的艺术品,是那么轻灵精致,耀眼夺目。于是,我开始出手抢夺绣片。但几轮下来,我发现还是争不过那姑娘,她不讲价,不挑捡,说了归齐,还是她有钱,而且那些摊贩,看她是笑脸,看我是冷脸,有货的都主动往她跟前凑。
我惭愧,为什么如我这样的中国人,非得等外国人开始动手“抢”了,才发现自家的东西好。舍不得,却又眼睁睁挡不住人家。
20多年过去了,我把收集的绣片拿出来看,欣喜之余,难免记起当年的感慨。如果是今天,中国人扫扫自己抽屉里的零钱,也不能让洋鬼子像捡垃圾一样,把那些好东西都撮走。
这些年,中国富了,可多少好东西都不在家了。再想从人家手里往回买,多不易呀。
我选几块绣片小品晒给战友们看看,照片拍得质感不强,失真不少,愧对先辈的巧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