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标题:

梦开始的地方——写给西山电话连的战友们    

发表时间:

2012-6-13 14:51:59 更新时间: 2012-10-6 12:44:39  更新者: 闫民校

关键词:

战友    
作者: 谢力   [这是对本篇第 7599 次阅读] 阅读评论

   离开连队36年了,有一次做梦,梦见了战友们集合在天安门的国旗下,从此这个场景便凝固在了记忆中,是一种梦幻,也是一种期待。

   尽管经常去北京出差,但是总是没有机会去连队看看,一来离开的时间太长了,没有再认识的人,大门也许就进不去了;二来脚步匆匆,总是没有时间再回到老地方,寻梦的机会就是这样一次次失去了。

   前几日,接到了老班长打来的电话,相约6月要回到老连队看看,我兴奋不已。期待着回到那个梦开始的地方,那个曾经培育过我成长的“摇篮”。

   那条很长的走廊,黄色的灯泡在潮湿昏暗的空气中闪烁。

   那座的大山,马尾松一年四季把山装扮着郁郁葱葱,春天野酸枣花开了,满山弥漫着醉人的香味,酸枣可以从青吃到红。

   山后挖出的菜窖,屋顶的大梁,是女兵们半夜从架线连偷偷扛回来的电线杆子。

   团部的二层楼,也是烧了半年的砖,一砖一瓦靠自己的双手盖出来的,我可以一次搬12块砖头上下窑,一干就是一个冬天。

   还有那个挂在连队楼门口的电铃吗? 那是我最怕的,只要一响,就全身紧张,以至于很长时间都不能听到学校的电铃响。

   还能找到吗?那个叫2500的地方;那个小卖部;那个曾经去偷过苹果的果园;那块晚饭后经常去劳动的小菜园;还有那个猪圈,全靠养猪种菜改善伙食,不仅是连队GDP的增长点,同时也是我成长和进步的地方。

也许是时间过去的太久了,许多记忆都淡了。

   雨后的北京,清爽了许多,一早来自于四面八方的战友们集合在苹果园的地铁口处。虽然过去了40多年,大家会被彼此期待的目光吸引,欢呼、拥抱,招来了路人的注目。

   团部的大客车载着一群忘记了年龄的女人们,挺进了西山。

  一路上,大家迫不及待的目光,在寻找着那条昔日熟悉,而如今很陌生的路。

   团部的大楼展现在面前时,已经不再是那座老式二层楼了,装饰一新的办公楼、礼堂、文化活动中心、餐厅,告诉我们历史已经过去,如果再不来看看,一切将不会存在了。  

 

                                           欢迎老兵回家的仪式

  如今的团部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中心,健身房、图书馆、团史馆、指导员之家、微机室、台球室、兵乓球室、室内篮球馆,舒适座位的礼堂,最令人吃惊的还有行头完备击剑馆,真是感慨万千。  

   想想那时,最怕高英政委讲话。冬天,一定要穿好棉衣、棉鞋、大衣,不然听完报告就不会走路了。现在有了礼堂,冬暖夏凉,就再也不用怕政委讲话了。

  年轻的团长安排的一桌桌丰盛的大餐,招待我们这些回家的老兵们。面对着一桌桌美食,已经找不到连队大锅饭的感觉了。

   记得那时,每天4角8分的伙食,选了一位河南兵当司务长,他很会过,要在这4角8分的伙食中,每天做两个菜。横着切“炒白菜”,竖着着切“醋溜白菜”,一吃一冬天,尽管缺少油水,但是司务长仍能够每天攥出“一两酱油、二两醋”。大家叫他“秦富”。这次我见到他,一头白发了,依然很“勤富”。

                                 电话连,我们终于来了。

                 还是那座二层楼,我几乎住过二层的每一个房间,人多的时候要打通铺。

                                  这座每天出操都要爬的山,似乎是矮了。   每当秋天来时,要自己打草苫子,做床垫;

   冬天未到,就要自己去找砖头盘炉子。每当开工前,连长要发动一次总动员:“同志们!冬天来了,没有炉子怎么办?就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自己解决炉子问题,但是要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有”!全连发出震天的吼声。

   天一黑,全连就分成几个小组推着车子出发了,目标是:白天战勤连刚刚在山后铺好的一条红砖路。

   山路崎岖蜿蜒,黑灯瞎火,行动迅速而隐蔽,一会儿就把砖头装满了车。

   胆子最小、体力最差的素琴,急忙抬把驾主辕,由于人瘦体弱,把装满一车的砖头翻到在地,招来了不远处战勤连哨兵大吼和拉动枪栓的声音,把一组人吓得卧倒在地。

“不要开枪,是自己人,我们是电话连的”。

   终于在黑夜中把砖头拉回了连队,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胜利的和成功的喜悦挂在脸上。

   糊泥、码砖,剪下一把头发当麻刀,装上一个瓷罐可以加热水,糊一个风斗,防止煤气中毒。

   当看到一缕缕青烟从一个窗口冒出来,一壶壶热水冒着蒸汽,暖和的房间中充满了笑声和歌声时,连长也和我们一样,自豪感、成就感无与伦比。

      此时,谁也想不起来战勤连那个哨兵是如何向连长汇报那天晚上的“敌情”了。

      背电话号码是最伤脑筋的事情,那可是电话连女兵们的基本功,1000多个号码要在新兵连训练结束时过关。虽然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都能在昏天黑日的“咏经”中毕业,“放单飞”。由于那时的“伤害”,造成了如今的“脑残”,以至于对数字有厌恶感,更不愿记住任何的电话号码。

           如今,姑娘们守着电脑,没有听到大喊大叫,优雅而温和的值机,很是羡慕。 

2500,一个特殊的地方,因机关办公楼的面积而得名,如今已经被一个个别墅占据了,但是那时的地形地貌依然深深地记忆在脑海中。

   别了,西山。以往的记忆不会消失,如今的记忆依然会留住。挥手告别了那个属于我们的年代,那片曾经奋斗过的热土,那些曾经的战友们,那些永存在记忆深处的青春印象。             

 

  
 
评论(共 19 篇):

  评论者: 闫民校

发表时间:2012-10-6 12:44:39

   

 

故地重游,快乐无限。祝双节快乐!   

   

  评论者: 鲁枫梅

发表时间:2012-10-6 6:02:51

   

 

老班的重情重义体现得最具体!   

   

  评论者: 史黎晴

发表时间:2012-10-6 1:29:43

   

 

太亲切了!西山的变化太大了!你说得对,电话连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祝福你,祝福电话连的战友们!   

   

  评论者: 肖伟强

发表时间:2012-10-5 11:03:29

   

 

1985年初在西山招待所学习一个月,几乎每天晨练都能看见通信团的官兵出操,那响亮的男兵女兵的队列喊号声,印象深刻。   

   

  评论者: 罗永志

发表时间:2012-10-4 22:33:25

   

 

老兵回老家的心情就别提了,那简直就像一首歌“甜蜜蜜”!   

   

  评论者: 徐同联

发表时间:2012-10-4 22:21:33

   

 

祝双节快乐。   

   

  评论者: 王永久

发表时间:2012-10-4 17:26:54

   

 

你照得太好啦!   

   

  评论者: 魏燕燕

发表时间:2012-6-18 16:45:58

   

 

力,上周五我给你发的邮件,你是否看到了?祝好!   

   

  评论者: 谢力

发表时间:2012-6-14 21:01:15

   

 

徐阿姨、燕燕:在通讯团我呆了六年,可以说是从哪里长大的,一次难得的机会与相隔40年的战友见面,大家都很兴奋,尤其是有的战友得了病,很希望有机会再相聚,所以小部分的68、69、70、71年的兵见了面,也麻烦了通讯团的领导们。时间紧,没有见你们,下一次一定会再见。   

   

  评论者: 魏燕燕

发表时间:2012-6-14 13:42:34

   

 

啊,北空通信团。看到桌上的美味佳肴,特别感谢部队的炊事员,我们下部队时,都是战士给做,现在的战士做饭可好呢,会蒸小包子,还会炸油条,做各种小吃,真不简单,还会腌咸菜,走时每人给装一瓶子,萝卜上刻的花特漂亮,让你舍不得吃,现在时不时的和朋友下部队去,看看战友,聊聊天,吃上口战士做的饭菜,感觉就是好,特亲切,想起战士烙的葱花饼,口水都要下来了,哈。。。。。   

   
   

共 19  篇,第1/2页 下页  末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2 13:59:25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