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山》2012-06-23
两年内唐山将告别震后危旧平房(包括原雷达十六团家属院)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为尽快安置受灾群众,我市迅速建设了一大批平房和低矮楼房。受当时财力和技术条件限制,这些平房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差。截至2006年底,我市仍有震后危旧平房536片、97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2.8万户。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安居之盼、乐业之需、舒适之愿,我市把危旧平房改造列为城市建设的“一号工程”。据统计,自2007年7月首批危旧平房改造工程开工以来,我市已累计拆除震后危旧平房805万平方米,建设安置住房1550万平方米,已有544万平方米新楼房竣工,安置居民10.17万户(入住居民4万户,临时过渡居民6.17万户)。
大规模的震后危旧平房改造没有先例,我市危改工作的经验做法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在危旧平房改造中,我市提出“统一规划,明确政策,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和“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异地搬迁安置、原址回迁及货币化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造,同时在房屋建设当中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最大程度降低建设成本。为突破资金瓶颈,我市确定了“地方政府出一点、原产权单位补一点、居民个人拿一点、金融和机构贷一点、市场运作融一点、中央投资补一点”的投融资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目前已争取到10亿元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用于16个震后危旧平房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避免居民因集中大批搬迁出现租房难、搬家难、支付较高租房费等问题,采取先建安置房再实施搬迁,做到“房等人”。
新建安置小区完全按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现代物业小区标准建设,并突出强调小区的绿化和景观建筑,一些小区的绿化面积将达到3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