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真实
龚伟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喜欢看电影了。
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看电影。
那时,小学校包场电影只要7分钱,中学生凭学生证买电影票1角2分。
可那也看得少。因为,没钱。
尽管那样,电影也没少看。因为,可以饿肚子,省下早饭钱,看电影。
记得清楚地那时看的《女篮五号》,谢晋导演,秦怡主演。还有赵丹主演的《海魂》、《林则徐》。孙道临主演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渡江侦察记》。《甲午海战》不记得谁主演的,邓世昌邓大人一脸麻子。
但是,却不喜欢看学生场。影院里,吵吵嚷嚷的,总有学生看不懂,总在问:好人坏人?
那时电影院有跑片的。就是一部电影有好多本(盘)胶片,放完一本立即派人骑自行车飞快送到另一电影院接着放。
后来当兵到部队,团电影组到连队放电影,都是露天的。战士们拿着小马扎坐在前面,后面摆好条凳给附近农村的老百姓坐着看,来晚的去自家搬来小凳一看或站着看。
不过,部队放的电影都是老掉牙的。
什么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八个样板戏,里面的台词都能背得滚瓜烂熟。
英雄人物高、大、全,实则都是假、大、空。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
党员牺牲,总要交最后一次党费,掏出染着鲜血的钱,说半天话:群众都转移了吗?大部队转移了吗?
看多了就觉得假得很,腻味。
要看新片,等到半夜,地方电影院放完了,师部放,师部放完才到团部放。到团部机关来的时候,已经夜半钟声了。记得一次看朝鲜电影《火车司机的儿子》,是凌晨2点,睡眼惺忪后,稀里糊涂起来看。一看,往往还提起了神。
1976年文革结束以后,解禁了一些老片子,像《刘三姐》,我在师部礼堂连看三场,为的是听刘三姐好听的嗓子,看十七岁黄婉秋漂亮的脸蛋。
没有美国进口大片。
进口片七十年代进口的是越南、朝鲜片。越南《琛姑娘的森林》,看了什么不记得,只记得片名。朝鲜《卖花姑娘》,只听得一片哭声。还是五十年代印度片《流浪者》好看,喜欢哼里面的《拉兹之歌》:“到处流浪,到处流浪,命运让我奔向远方,奔向远方······”
到八十年代,进口了日本电影《望乡》、《追捕》、《人证》,让人耳目一新。《追捕》的高仓健让女性们兴奋不已。《望乡》真实到乳房臀部都露了,这让受八个样板戏煎熬了十年的七亿中国人目瞪口呆。
还好,新的电影出来了,新一代导演也起来了。像当年法国的新浪潮。
《庐山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放到本世纪一十年代,整整放了三十多年,天天放,成为放映最多的电影,打破吉尼斯纪录。
《红高粱》红了,《红高粱》火了,火红的《红高粱》,把观众推向了高潮,也把导演和主演推到了高潮。张艺谋和巩俐的故事,从电影内演到电影外。从《红高粱》演到《大红灯笼高高挂》,演到大红大紫。终于演到婚变,演到联手,演到分手。
人们并不在乎明星们的私生活,而在乎明星们的作品。《摇到外婆桥》之后,巩俐再也没有和老谋子合作,老谋子却推出了新人。章子怡以《我的爸爸妈妈》一炮打响。人们喜欢那种真实淡雅质朴,喜欢章子怡东方女性的特质。
人们喜欢真实,不喜欢虚假。
尽管,电影是假的。电影是演的。
知道了电影是演出来的,曾经让鲁迅一度发誓不看电影,
可见,假的东西,也要像真的,才行。
这叫艺术的真实。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是不能脱离生活,脱离实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喜欢看电影了,甚至不看电视剧了。
就是因为假。
打日本,一打就死,小鬼子,一枪就完。
《举起手来》潘长江像小丑。你去演小品,拍电影干啥?浪费胶片,浪费观众时间。
不像电影,既不像悲剧,也不像喜剧,倒像闹剧。
中国假的东西太多,电影电视再假,那还看什么?
不看。
转而喜欢上了纪录片,因为真实。
那是历史。
《二战中的指挥官》、《苏联卫国战争》、《三大战役》都是历史记录,真实的,也是血腥的。
真实也许不美,但真实最美。
近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苦难辉煌》更是有大量历史珍贵镜头,有深思后的解说,有值得思考内涵。
希望电影艺术也能反映真实的历史,真实的生活。
所幸赵薇新近导演的《致青春》还比较贴近生活,票房7个亿,这就是观众的表态。
《泰囧》、《1942》都没看,没有发言权,但徐峥13亿的票房把冯小刚的《1942》都击败了。
原因在哪?恐怕也在此。
呼唤真实。渴望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