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区级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其中要着力集中解决的两个突出问题。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就是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狠杀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克己奉公,艰苦朴素、勤政廉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笔者以为,归结到一点,这些都离不开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基本政治要求,即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享乐观。而要求和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正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的一个本质特征。
先忧后乐,形容的是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意思是忧虑在天下人之先,而安定在天下人之后。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开创了正确的道路,使中华民族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说,一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靠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人民的幸福出汗、流血,先忧后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从而争取和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道路,而没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革命年代冲锋在前牺牲在先,和平建设时期吃苦在前奉献在先,也就不可能动员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去实践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同志将此概括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其中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则是决定因素的核心。当然,随着客观社会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现在强调领导干部“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不是要求领导干部的生活水平和待遇条件应该永远落后于群众,否则党和政府也不会根据按劳分配的总体原则,制定出各级领导干部可以享受的生活条件和待遇标准,这就提出了领导干部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对待先忧后乐问题。笔者以为,提倡领导干部应先忧后乐与应享受的待遇条件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关键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是领导干部现实享受的待遇标准,不能过高超出身边群众现实生活条件这个实际。或者说,领导干部应以身边群众能够接受的实际待遇条件为原则。否则超出身边群众太高,势必会在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包括目前正下大力量解决的领导干部各类待遇超标问题。因此,要求领导干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精神实质上要求的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不能“享不思民”、“乐不思众”。一名领导干部总是政治上的威信高与生活、工作待遇中的要求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于一身的。因此,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除必须严惩违法乱纪的腐败分子外,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如何继续保持和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进性觉悟和勇于奉献的精神,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而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研究课题。
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规范的学习教育机制,使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始终能够保持在一个合格的层次上。二是要建立一种与此相适应的组织用人机制,即把那些甘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干部切实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三是要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即由身边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日常思想觉悟言行进行定期评价,或称之为“政治审计”。四是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即对违反规定,追求“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追究责任。
回顾历史,我们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是因为我们党有着一大批这样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各级领导干部。展望未来,小康社会能否全面建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能否成真,关键又看我们能不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这其中也必然包括一大批具备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民意至大,民志至高,民权至尊的各级领导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