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清明
提起清明,清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先入脑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被传诵千年,堪称是清明诗中的绝唱。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通常是在农历三月左右,这时候已经接近晚春,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时常淫雨霏霏,如牛毛般细微的春雨飘飘洒洒,没完没了,给人的心情平添了份莫名的愁郁。
清明节气,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的习俗。每到这天,家族里的人都会聚在一起浩浩荡荡来到祖先们的墓碑前,拔净一方乱草,培上一锹新土,摆供品,点香烛,烧纸钱,以此祭拜那些远逝的先人,来表达自己对他们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说起清明扫墓的风俗,还有一个传说。话说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逼太子申生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受到牵连,为躲避追捕,四处流亡,吃尽了苦头。有次重耳饿昏了过去,随从中有个叫介子推的人,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煮熟了献给重耳吃,救了他一命。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国君,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重赏了当年与他同甘共苦的人,唯独忘了这个割肉救他性命的介子推。
很久以后的一天他想起介子推,心中很愧,立即派人寻访,并给他加官封赏。可介子推却谢绝了来人,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他来到介子推家时,介子推已背着老母亲躲进深山,难以找到。这时有人出主意用放火烧山的办法逼介子推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没有出来,最后大家痛心地发现他母子俩已经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在柳树洞里找到了一封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介子推母子俩厚葬在这棵大柳树下,并把放火烧山这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登山祭奠,发现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柳枝千条,随风飘舞。于是他们把这棵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此告诫天下权臣要谨记介子推的“勤政清明复清明”,做个对天下永无愧的为民臣子。
就这样,清明祭奠扫墓的习俗被人们沿用下来,大家都在这天扫墓上坟,祭拜祖先,缅怀先人,同时也追思过去,思考未来。清明节成为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