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标题:

云贵采风记(2)——城子古村    

发表时间:

2015-1-6 0:57:16 更新时间: 2015-1-27 12:06:55  更新者: 姚念龙

关键词:

诗词 文学 摄影     
作者: 姚念龙   [这是对本篇第 2089 次阅读] 阅读评论

 

云贵采风记(2)

 ——城子古村

 

两州三县鸡犬闻,飞凤高坡立古村。

东枕盘龙西屏玉,面临溪谷背倚金。

家家上下互庭院,户户贯通相眷亲。

纯朴民风长友善,和睦共处世为邻。

 

    12月28日(这天是我的生日),星期天,天气阴,有雾。早晨5点起床(这个季节这里日出时间应在7:40以后),5:30出发,在乡村公路上颠簸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云南泸西县永宁乡城子古村。虽说天已放亮,但还是没有看到人,只听鸡鸣犬吠,我们的到来,一下就打破了这座千年古村的宁静。随后就听到了几家吱呀的开门声,蹦星出来几个人,或牵牛下地,或背稻碾米,或就在村里漫步,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声无息,对于我们的到来,在他们看来好像已习以为常,对他们好像没有任何影响一样。而我们这二十多人,就像“鬼子”进村一样,一下车就三三两两散开了,各选各的点,各拍各的照,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几乎都没碰上面,直到到了上车时间才集合在了一起。

     城子古村,地处两州(红河、文山)三县泸西弥勒、丘北)鸡犬相闻之地,距泸西县城25公里,属泸西县永宁乡。整个古村坐落在200多米高的飞凤坡上,面积55.59公顷,东临龙盘山,西接玉屏、笔架山,北对芙蓉山(又名木荣山),后枕金鼎山,小江河蜿蜒流过。相传彝族白勺部的先民们选中这里,曾用一棵树的枝叶搭建了二十四间土掌房,住了二十四家人,于是便长久地居住下来,生生不息。明朝成化年间土知府“昂贵”,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衙门,改白勺(城子村旧名)为“永安府”,使这里的土掌房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形成府城格局,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这里的村民世代和睦相处,相亲相帮,形成了淳朴友善的民风。其原因不仅在于土掌房冬暖夏凉的实用特色,更在于土掌房建筑的不设防延生了人心的不设防。城子村往南1.2公里是老钟山,奇秀峻峭,内有白勺飞瀑,小江之水自此而入。百米之内,轰鸣之声可闻,一年四季,烟雾蒸腾可见,冬季尤甚。瀑布落差80多米,幅宽约20米,为两叠结构,在目前已知地下瀑布中,当为世界之最。在瀑口,“瀑卷流云”的奇特景象,如果机缘巧合,你也能偶遇。小江之水出于山南,宛见一村,名“小江寨”。村前河水悠悠,四周标青点翠,人家十多户,不知可为中国最小村寨?自此而下,豁然开朗的是“苗岭壮谷”的另类梯田风光。如果你痴迷于桃花源的传说,那么你到武陵源去吧;如果你是后现代主义,那么城子古村就是你梦语呢喃的世外桃源。

    相传村中一位叫阿嗄的彝家小伙,为改变村民住洞穴,栖树枝的原始居住方法,在飞凤坡顶,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后,到山中砍来六百六十六棵栗树,挑来九百九十九挑粘土,用土筑墙,墙上横搭木料,密铺木棍、茅草,再铺一层土,土皮头洒水,然后用石头一层层夯结实。就这样,一幢幢左右连接、上下相通的土库房,在飞凰山坡被建造出来。

    土掌房建好后,人们从此不再住山岩洞穴,也不再在树上栖息,都住上冬暖夏凉,牢固安全的土掌房,再也受不到风雨袭击,再也受不到野兽侵害。它反映了彝族先民从树上下来,从洞穴走出来,在这里起房盖屋及,从蛮荒走向文明的一个伟大历程。

    城子村是彝族先民白芍部的聚居地,之后,大批汉族迁入,此地民居便形成了彝汉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城子村背靠飞凤山,面向中大河,万顷良田铺陈村前,从村前望去,依山就势的城子村宛若一顶王冠,而山顶上的昂土司府遗址就是王冠上的明珠。山、水、田、树与土筑民居共同构成了城子村良好的自然山水景观。古村的村寨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

    9时许,我们集合上车,离开城子古村,奔下一个目的地红河州的元阳,到那里去拍梯田。一路下路多高速少,但预计的时间到下午4点多钟赶到还是没问题的,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车刚过个旧市,在前一个服务区有个搭车的武警战士要下车(这一带公安、武警查车非常严,都是荷枪实弹,不论大车小车都要逐一停车检查,不知道出了啥事故),谁知停车下人后,车就再也挂不上档了,看来是离合出了问题,一挂档要不就大喘气,要不就“跳踢踏舞”,司机只好搭了个车奔县城,带来了配件和修理师傅,装好后总算可以起步了。在司机修车期间我又即兴赋打油诗一首:

早起寅时奔古村,耳闻犬吠鸡唤晨。

拍完土寨西挺进,个旧城边起闹心。

大巴突跳踢踏舞,三穿两蹦头发晕。

师傅急得顶冒汗,只因夕阳不等人。

    谁知好景不长,不一会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不过有时慢慢地还能挂上,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急的个司机抓耳挠腮,直冒虚汗,越是这样就越不能激他,他也不想出现这样的问题。紧赶慢赶,本来预计4点多钟赶到第一个目的地——元阳的坝达梯田,直到6:30才赶到,好在这里天黑的晚(日落要7点以后),急急忙忙拍了几张个日落的片子,效果还算不错(元阳梯田的片子待下篇再发),总算这个景点没有白来。

    晚上住在景区内胜村的一家宾馆,晚饭后白如墨老师给讲解明天拍摄需要掌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白天倒是挺暖和,但夜间挺冷,也没空调,虽说床上有电褥子,考虑安全问题,睡觉前只开了一会就把它关了,一夜脚都没有暖过来。

 

 1、晨曦下的城子古村

 2、我家房顶你家院,你家庭院在我顶。

 3、上下贯通,家家相连。

 4、站在村子对面的山坡上拍照

 5、阴沉沉,雾蒙蒙。

 6、炊烟袅袅

 7、最上面的院落好像不一般,没上去看。

 8、走进古村,石板路、土坯墙相互映衬。

 9、老太太见我们给她拍照,很是配合。看这笑容多灿烂。

 10、房上到处都是凉着的玉米和南瓜。

 11、碾米去。因村里都是山路,交通工具基本上都是驴驮骡背。

 12、这是村前的小江河,可能还叫中大河。

     13、小息。这朋友可能是被我们打扰了,起的有点早,趁东家进院搬稻谷的空小眯一会。

 14、这是我发现的第一怪:孩子多是男人带。

     15、这是第二怪:老汉都端水烟袋。还有一怪就是:房子不论方向随意盖。

     16、开始我以为这是一家饭馆,今天传照片才发现这里是村民的文化活动中心。

17、这是抛锚的大巴在等待修理

 

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待续。

 

2015-1-5

 

 

 

  
 
评论(共 10 篇):

  评论者: 张玉武

发表时间:2015-1-9 20:57:28

   

 

外拍是辛苦活,念龙的韧劲出好片!   

   

  评论者: 蔡国富

发表时间:2015-1-9 13:17:02

   

 

哎哟!这姚大诗人成为摄影达人了,真让吾等长了见识,让罗兄一解释更能容易理解了。   

   

  评论者: 张志鹏

发表时间:2015-1-9 12:50:00

   

 

欣赏佳作!   

   

  评论者: 王进乐

发表时间:2015-1-7 6:43:38

   

 

这“城子古村”得好好保护啊!   

   

  评论者: 殷维明

发表时间:2015-1-6 23:50:47

   

 

一篇包含三种体裁,欣赏了!   

   

  评论者: 魏燕燕

发表时间:2015-1-6 21:13:19

   

 

念龙,这次出行也是一路辛苦。看到你拍回来的照片,那一层层的土屋看上去很是危险,肯定也不会暖和,南方雨水又多,我想象不出那样的屋子咋住。挺新鲜的。   

   

  评论者: 吴长海

发表时间:2015-1-6 13:17:12

   

 

欣赏了,期待,祝好。   

   

  评论者: 罗永志

发表时间:2015-1-6 9:29:54

   

 

今天看到念龙兄又飞到了云南,好快乐啊,你们去的这个村子很有特色,整个村子层层叠叠合为一体,老乡们过着与世无争的安静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这也是现代人们所梦寐以求的生活。 “7、最上面的院落好像不一般,没上去看”,这个院落可能是个寺庙。 “ 9、老太太见我们给她拍照,很是配合”,猛一看,这位老太太胸前有两条大辫子,仔细一看是她衣服的花纹,白色的花纹正好与白色的头发对应,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10、房上到处都是凉着的玉米和南瓜”,本来这里就比较干燥,加上现在又是旱季,没有雨水,所以老乡们得把粮食堆在房顶上面。 “ 14、这是我发现的第一怪:孩子多是男人带”,这个现象在云贵川三省较为普遍,男人和女人一样带孩子,基本上都是用这样的方式背在背上,因为这样背孩子可以方便劳动,女人也是一样带孩子的,女人也一样要和男人一样干活,我们这里山区的女人非常勤劳,有的背着三百斤东西还要爬山呢。 “15、这是第二怪:老汉都端水烟袋。还有一怪就是:房子不论方向随意盖”,这种水烟筒在云南极为普遍,它靠里面的水过滤烟子吸起来更加纯,在云贵川,人们把吸烟说成是“吃烟”,这种水烟筒一般是竹子做的,我还见过用40火箭筒做的,还有用炮弹壳做的。房子不论方向随意盖是因为这里多是大山,能够盖房子的地方往往都是因地而益,很不容易选到坐北朝南的地方,所以在云贵川山区盖房子是不论坐向的,房子朝什么方向的都有。    

   

  评论者: 周振恒

发表时间:2015-1-6 8:57:02

   

 

我说这段时间不见念龙友露面啦!原来又自驾车去游山玩水了。真羡慕你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活得潇洒,活得自在,活得有品味。羡慕大赞!   

   

  评论者: 付根利

发表时间:2015-1-6 7:36:12

   

 

这个好,一篇包含三种体裁,一博三栖。   

   
   

共 10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2 13:08:25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