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故事《老乡老乡》(中)
事物总是相生相克的。想家和因为想家产生的各种矛盾,以及各种矛盾衍生的思乡之情,自然也有它的天敌。那就是老乡。当过兵的都了解老乡的概念,是特指来自同一地域的战士。他们拥有共同的方言,一样的饮食结构,相同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晚上或周末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三五成群地去看看其他连队的老乡,找他们去耍耍,唠唠家常,以解思乡之苦。甭管你是来自工厂还是学校,也甭管你是来自乡村还是城市,只要大家入伍前同属一地,彼此就相处的那么自然亲近,那么莫逆,那么和谐。
灵丘场站75年的天津兵很少,因为我刚入伍的时候曾在北京门头沟的斋堂村北空通信团训练营学习,在那报务学习后分配到山西灵丘场站的,所以同来的天津老乡连我自己一共只有7个人。5个在连里当报务员,2个在通信营修理所当技工。慢慢地我们像当年的地下工作者一样,逐步发展着天津老乡的队伍,编织着这个如今被称作社交网络的圈子。
通信营修理所有两位天津战友,一个叫许宝琪,一个叫辛文政,宝琪是学生兵,好学上进,单纯朴实;文政当兵前是工人,老成圆滑,风趣幽默。这位大哥,神聊起来,天南地北,云山雾罩。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能马上入戏。身上虽带着几分江湖气息,但他的气场十足。
我最佩服的就是他的交际能力。他能在瞬间将生人变成熟人,又进而可以将熟人变成朋友,甚至能在较短时间内将朋友变成挚交。老辛的另一个过人之处是他的无敌气场。甭管多少人在场,他总可以先声夺人,瞬间即可博得在场的绝大部分注意力。当然,这位大哥的气场之高,除了他讲起话来声情并茂,绘声绘色之外,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夸大事实,将一说成十,十说成百。人性大概都是这样,当你听到一件事情等于一粒芝麻的时候,你可能会不屑一顾,但当你听到的故事相当于一个又大又甜的西瓜的时候,你肯定会兴趣盎然。当然了,经常夸大事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遭遇的风险就是穿帮。但辛大哥不惧穿帮,每每遭遇滑铁卢的时候,他的另一个过人之处 –自嘲,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自我作践一下,俨然一笑,自然“轻舟已过万重山”。
老辛探家比我早,临走时他来问我:“建平,你还想在部队接着干么?”跟他我从来都是坦诚直言:“我想早点回去,但家里恨不得让我接着干。”听我这么说,他眨了眨那狡黠的咪咪眼说:“我回天津给你铺垫下吧。”
老辛探家不久,我收到了老爸的来信。来信一开头就一反常态,同意我复员回津。我猜这大概是老辛铺垫的功劳。但究竟他是怎么铺垫的,一直是个迷。直到二个月后,轮到我探家的时候,我才了解了真相。(待续)(照片右1-2为辛文正战友和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