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许多战友纪念汶川抗震救灾的文章,很感动!在汶川和唐山的大地震中,我钦佩坚强的灾区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高尚情操和壮举,在我熟悉和不熟悉的人们中间,有一些事迹最让我心动,这就是——《不离不弃》
转载 来源:《中国邮政报》
一场唐山大地震,把美丽新娘砸成高位截瘫;一个只有5天的“蜜月”,转变为可能要终生面对爱与死亡的抗争;一位翱翔蓝天的飞行员,用机翼与轮椅划出执著的轨迹;一份对事业的追求,彰显了夫妻俩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快乐;一段苦难与浪漫凝成的故事,告诉世人只要有爱,人间总是四月天!
又是人间四月天,北京崇文门街头滚滚的车流挡不住满树新绿带来的春意,闫志国用轮椅推着妻子张胜兰从楼群中平稳地走出,去观赏正在盛开的桃花。如果不特别说明,没人会想到一脸忠厚的闫志国是既开过战斗机又开过民用飞机的“空中骄子”,也没人会想到服饰得体、面庞清秀的张胜兰已高位截瘫33年。
闫志国,中国货运邮政航空公司飞行技术部高级业务经理。多年来,他用至真至纯的感情,奏响了一部事业与爱情的交响乐。
1976,生命的坚强
历史,往往因一个突发事件被划分成截然不同的时期,闫志国和张胜兰的个人史也是如此。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把这对结婚仅5天的年轻夫妻从新婚燕尔的甜蜜中拉到一场为挽救生命而进行的争夺战里。
回忆起33年前的婚礼,59岁的闫志国依然感慨命运弄人。经历两年书信传情,时为北京空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的闫志国和福建某部队卫生队护士的张胜兰被一条红线拴在了一起。婚礼举办地没有选在福建,而是选在了闫志国驻勤的河北;没有选在部队所在的遵化,而是选在了唐山市区;闫志国没有在7月23日婚礼举办后就带着媳妇回老家拜见父母,而是把启程日期定在了7月29日。谁想到在大地的强烈震动之中,山墙倾倒在婚床之上。
被砸伤的闫志国,从砖石堆里把新娘扒了出来。张胜兰没有哭,没有叫,没有挣扎与抽搐,可这反而更可怕。因为,只感觉脖子疼的张胜兰从此胸部以下再也感觉不到疼痛及亲人的爱抚。此时,闫志国也感觉不到肩上、臂上的伤痛,只有一个念头———把新娘送到可以医治的地方。
一夜之间,数十万人死伤,闫志国带着自己的新娘从唐山赶回遵化,再奔向天津蓟县,为的是能有医生救救新娘。那一年的7月31日,张胜兰终于躺在了北京466医院的病床上。那时,她全身只有眼珠还在动,高烧40度,周身不能排汗,脚上被砸掉一块肉,伤口流着脓血,而且一时是大小便失禁,一时又是尿潴留。这些带给闫志国的负担已不算什么,因为医院检查后发现,张胜兰的第五、六节颈椎粉碎性骨折,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心脏搏动、血压、呼吸出现异常,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医生推测其生命在3个月内随时可能终止。
张胜兰严重错位的颈椎要依靠在颅骨打洞实施牵引术复位。在以后的40多天里,她头部被几十公斤重的铅块向后坠着,喝口水就像是倒灌进了颅腔。牵引终于抻拉开了错位的颈椎,手术后用钢丝固定。闫志国像照顾婴儿一样侍奉着张胜兰,闯过了3个月的生命限期。
可生命的警报并没有解除,医生给出的生命期限又调整为6个月。一日一日,为了挽救爱人的生命,努力让毫无食欲的她吃下食物;为了爱人少一些痛楚,一次次为她擦洗、翻身;为了爱人活得有尊严,及时处理排泄物……尽管开始时闫志国还不好意思,还笨手笨脚,但他用全部的爱搀扶着爱人再次闯过了又一个生命限期。
张胜兰是护士,当她推断出自己可能再也站不起来的时候,无异于在头脑中再次发生了一场八级地震。高位截瘫病人容易抑郁、狂躁,面对无法预知的未来,闫志国不断开导张胜兰,这成了她内心的依靠和坚强起来的理由。在四处求医问药的过程中,闫志国听到了这样一种说法:伤筋动骨一百天,而对于损伤的中枢神经而言,3个月只相当于一天。闫志国和张胜兰算了一下,按这样的速度痊愈需要25年,也许奇迹将在25年后发生,爱人的温存和这若明若暗的希望鼓舞着张胜兰。
万米高空,歼八战斗机,仅一个转身,闫志国就可以从河北承德的群山之上飞掠过渤海。1969年开始驾驶歼击机的闫志国,在飞行中以灵活、机敏成为“空中骄子”中的佼佼者。1985年,中国空军首次进行飞行员等级评定,他成为第一批特级飞行员中的一员。而在生活中,闫志国却并没有灵活转身,而是开始了“负重飞翔”。
1977年之后,经过多次手术,张胜兰病情日渐稳定。那时,闫志国身边的朋友善意地提醒他,该做的已经做了,是否考虑一下重新组织家庭。闫志国知道,不是贴心的朋友不会对他说这样的话。的确,作为歼击机飞行员,需要一个能支撑他事业发展的家庭;作为农民子弟,家庭注重传宗接代……即使不放弃张胜兰,依然有一种变通的选择——在唐山大地震后,出现了不少三人组合的特殊家庭,这些承载着苦难的家庭并没有受到人们指责。此时,张胜兰也提出:“志国,你对我已尽到了心。你还年轻,又是搞飞行的。为了你今后的生活,为了你的前途,我不能再拖累你……”
闫志国却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考虑,飞行的日子围着云彩转,休息的日子就围着妻子转。
2009年3月的一天,记者与头发花白的闫志国坐在一起,听他讲述着自己的心路历程。他说:“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没有什么不可以坦率讲的。谁不想过更好的生活?当年,面对朋友的建议,想想自己的未来,我动摇过。但当我看到胜兰那无助的样子,想着大难不死后日益加深的感情,我心甘情愿和她相守一生。为什么?因为胜兰是在航空兵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和飞行员结婚‘苹果好吃,寡妇难当’的话从小就听过。在领结婚证的前一个月,她战友的丈夫在一次飞行事故中牺牲了,但她依然选择了我。人要换位思考,如果在地震中瘫痪的是我,胜兰会怎样选择?如果瘫痪的是我,我最依靠谁?我并不比谁崇高,只是我割舍不下爱我的人。”
选择了坚守,就意味着要不断与苦难斗争。张胜兰4/5的身体没有感觉,不能运动,僵硬、萎缩、畸形。生活中,她一切都要从头学起,甚至要从学抓挠开始。
为了给张胜兰补充营养,在那个市场供应紧张的年代,闫志国托熟人、想办法搞到各种肉食和水果;为了让无法自理的张胜兰感到舒适,闫志国要求自己和请来的保姆“自己怎么样舒服就要让胜兰怎样”。33年来,张胜兰身体上从没有出现过瘫痪病人极易出现的褥疮。为了恢复张胜兰身体的机能,闫志国一遍遍地为她按摩麻木的肢体,一遍遍地扶着她拉吊环练力气。终于,1980年,张胜兰的双臂能抬起来,几个手指能动了!张胜兰喜爱文学,闫志国就给她借来中外名著,鼓励她进行创作。张胜兰用双手夹住笔,开始在纸上像刻印章一样写字,最终写字的速度达到每分钟二三十字。1991年,当年企盼的奇迹并没有在张胜兰的身体上发生,但精神上的奇迹早已发生——闫志国和张胜兰仿佛武侠小说中的侠士,向死而生,笑傲苦难。
在崇文门附近的部队干休所里,记者面前的张胜兰仪态端庄,比她57岁的年龄显得年轻很多。她对记者说:“我活着就靠一口气,也就是所谓的精气神,这都是志国给我的。”
闫志国推着张胜兰出门,不熟的人当年以为是弟弟推着姐姐;33年后,以为是哥哥推着妹妹。谈恋爱时,张胜兰曾因闫志国满脸稚气感到心里不踏实。如今,岁月的风霜没有改变历久弥新的爱情,却改变了闫志国的形象——与张胜兰细腻的肌肤相比,闫志国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每一道皱纹里都埋藏着一段外人难以体会的辛劳与苦涩。
“我和女同志交流似乎有障碍,包括单位的女同事,除了公事没什么话可说。”闫志国随便说出的一句话,却让记者体味着其中的含义——他把心交给了张胜兰,便把心门紧锁了起来。
如今,张胜兰和闫志国已经不再计算奇迹出现的时间,而是计算着携手闯过33年后,再闯一个33年,那就是他们无憾的一生。
一生,理想的坚持
“志国是为飞行而生的!”张胜兰骄傲地说。闫志国先后执飞的歼六、歼八飞机都是当时我国空军最先进的飞机。他33岁升任飞行团长,是当时我军唯一能够驾驶歼八飞机的政工领导干部,且驾驶歼击机飞行2700小时无任何失误,曾荣立三等功6次、二等功1次,1978年被授予“雷锋式干部”称号。
张胜兰的话非常准确。1995年,当闫志国因年龄限制不能再驾驶歼击机时,他转业到了中国货运邮政航空公司。事业是闫志国生命的支点,对于业外人士,驾驶飞机是冒天大风险的难事,而对于闫志国来说却是解脱压力、让心灵自由的乐事。只要一进飞机驾驶舱,他所有的痛苦、悲伤、担忧都会随风而去。
张胜兰也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文学创作。1984年,她用双手夹笔一字一字“雕琢”成的7000字的自述性文章《她心中的歌》在《空军报》头版发表。从1986年开始,她在空军报社社长金为华的鼓励下,用4年时间写出了长篇自传体小说《忧愁河》,小说在1987年创刊的《中国空军》杂志连载,并于1991年由蓝天出版社正式出版。
不仅有面向各界读者的创作,这对夫妻还开始了只为彼此的创作——从张胜兰重新学会写字开始,夫妻俩共写了400多封信,交流感情,彼此鼓励。也许正是这些信让闫志国对邮政产生了感情,转业后,他选择了收入并不高的邮航,开始驾驶运八飞机送邮件。在邮航,闫志国从没有因为家事调整过飞行计划,而这背后是张胜兰的支持。她患上了肾盂肾炎,因心动过缓安装了起搏器,住院治疗等都瞒着闫志国。2002年,闫志国成为邮航飞行部副经理,从2004年起担任飞行部党总支书记。他,还在不停地飞着。
如果不是一个意外,闫志国7000小时的安全飞行纪录还要延续下去。2005年,闫志国被查出患有陈旧性心肌梗塞,2006年4月,邮航领导出于关心,将他调整到压力相对较小的飞行技术部,负责飞行员的技术标准制定和培训,培养邮航新一代飞行员。
上世纪80年代,张胜兰羡慕别人都有孩子,闫志国就从街上买回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布娃娃,在床上、书柜上组成一支“童子军”,但记者采访时却看不见了。现在在他们家的书柜里摆放着各种类型的飞机模型,这是张胜兰在最近几年培养的新爱好——她因闫志国的事业开始收藏飞机模型。
当闫志国告别飞行,开始可以每天按时回家时,他推着轮椅陪张胜兰散步的时光也越来越多。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对夫妻如迁徙的候鸟,比翼齐飞,从人生的寒冬奔向理想的暖春。满树桃花下,张胜兰刚刚念完英国诗人艾略特的名句“四月是最残酷的月份”,随后又吟出女诗人林徽因的诗句——“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33年来,当残酷与温柔、苦难与坚忍、无望与希望、事业与家庭、世俗与坚贞等一系列矛盾杂糅在一起时,闫志国和张胜兰奉献给彼此、呈现给世人的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的四月天!(来源:《中国邮政报》 记者 霍仲滨 |